北京•东城•雍和宫位于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大街12号,雍和宫地铁站F东南口步行250米,地坛公园前。

北京古代文物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东城雍和宫)(1)

北京•东城•雍和宫是清代中后期全国规格最高的一座藏传佛教皇家寺院,始建于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竣工,距今已有270余年历史。

北京古代文物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东城雍和宫)(2)

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康熙帝在此建造府邸、赐予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亲王府。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改王府为行宫,称雍和宫,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雍正帝驾崩,曾于此停放灵柩,因此,雍和宫主要殿堂原绿色琉璃瓦改为黄色琉璃瓦,黄瓦红墙,与紫禁城皇宫一样规格。

北京古代文物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东城雍和宫)(3)

北京古代文物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东城雍和宫)(4)

因雍和宫出了雍正、乾隆两代皇帝,乾隆帝诞生与成长于此,成了“龙潜福地”。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雍和宫改为藏传佛教皇家寺院,特派总理事务王大臣管理其事务,并成为清政府掌管全国藏传佛教事务的中心,是清代中后期全国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

北京古代文物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东城雍和宫)(5)

雍和宫于1957年10月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3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2月作为宗教活动场所对社会开放;1983年被定为全国重点寺院;1995年雍和宫藏传佛教艺术博物馆挂牌成立。2022年7月19日起雍和宫恢复开放。

北京古代文物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东城雍和宫)(6)

北京•东城•雍和宫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6400平方米,有殿宇千余间。建筑风格非常独特,融汉、满、蒙等各民族建筑艺术于一体。整座寺庙的建筑分东、中、西三路。讲经殿、密宗殿、时轮殿和药师殿“四大扎仓”的设立,标志着雍和宫是座藏传佛教的完整学府。

北京古代文物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东城雍和宫)(7)

北京古代文物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东城雍和宫)(8)

北京古代文物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东城雍和宫)(9)

北京古代文物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东城雍和宫)(10)

北京古代文物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东城雍和宫)(11)

大经堂法轮殿顶的“一大四小”五座藏式天窗,深含佛教“须弥山”被四大部洲簇拥环绕的寓意。

北京古代文物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东城雍和宫)(12)

法轮殿正中供奉宗喀巴大师,东部经架上供奉207部续藏丹珠尔大藏经,西部经架上供奉108部甘珠尔大藏经。殿后是用紫檀木雕刻的五百罗汉山佛龛,佛龛前陈设乾隆帝出生三日所用的“洗三盆”。

北京古代文物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东城雍和宫)(13)

最高建筑万佛阁及楼内耸立着的巨大“迈达拉佛”,寓意着“当来下生佛”与“兜率天宫”的圣境景象。

北京古代文物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东城雍和宫)(14)

北京古代文物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东城雍和宫)(15)

北京古代文物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东城雍和宫)(16)

北京古代文物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东城雍和宫)(17)

北京古代文物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东城雍和宫)(18)

作者:Alec融通东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