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饭碗要端在自己的手中,要装着自己的粮食。”

——袁隆平

全球有多少人面临粮食危机(全球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1)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也许很多人会凭直觉地认为,今天科技水平如此发达,粮食还会不够吃吗?

2020年联合国发布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中指出,2019年全球饥饿人口约为6.9亿,而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2020年饥饿人数至少新增约8300万,甚至可能新增1.32亿。未来10年内全球饥饿人口还会增加,到2030年这个数字可能达到8.4亿。也就是说,到2030年,全球可能会有超过10%的人口面临粮食短缺的危机。

去年全世界的粮食危机,是50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受到疫情冲击,全球粮食生产与需求都遭受到重大波及,东非的蝗灾先后席卷中东、东南亚地区,导致各国争先抢购、限卖,国际粮价直线飙升。

全球数个产粮大国纷纷禁止粮食出口,包括越南,印度、泰国、菲律宾、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13国叫停粮食出口。

2020年粮食价格上涨凌厉,多家投行预测,2021年粮价还将上涨。高盛发布研究报告认为2021年农产品市场将迎来持续多年的结构性再定价牛市行情。今年1月8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宣布去年十二月全球粮价指数连续第七个月上涨,刷新2014年11月以来的新高。

全球有多少人面临粮食危机(全球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2)

▲世界粮食产量与总人口变化(1961—2018年)(来源:王宏广等,《中国粮食安全:战略与对策》)

1、中国是如何储备粮食的

1949年,4.5亿人口的中国面临严重的饥饿威胁。直到1998年,当中国人口达到12.5亿时,中国政府宣布农业进入新阶段,困扰中国人数千年的饥饿问题基本解决。2019年,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了470千克,超越人均400千克的粮食安全线。中国毫无疑问是世界上解决吃饱问题最成功的国家,不是之一,而是第一。

在中国的历史上,立国之初,对“深挖洞,广积粮”这样的战略奉行不已。元末明初的时候,朱元璋初步站稳脚跟,手下谋士建议他“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

新中国建立之后,中国跟苏联交恶,为了防止苏联人的核打击,毛主席提出“深挖洞,广积粮”的战略口号。

由此可见,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储备粮食”的传统习惯。

中国有着全世界最完备的粮食储备体系,主要分为两级: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

2000年,国家成立了对储备粮实行垂直管理的中国储备粮食管理总公司,后更名为现在的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储粮)。

据公开资料显示,中储粮直属企业仓(罐)容总量达到1800亿斤,直属库分布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在重要粮食生产区、物流节点、重点销区布局。中储粮的主要仓型包括高大平方仓、浅圆仓和立筒仓三种。

中央储备粮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整个国家在遇到重大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等情况下从全局性、战略性解决我们的粮食供给。

在三种情况下会动用中央储备粮:第一,全国或者部分地区粮食明显供不应求或者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第二,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事件需要动用中央储备粮;第三,国务院认为需要动用中央储备粮。

除了中央的大型储备粮,中国各个地方还有地方储备粮,地方储备粮主要是指省、市及以下政府储备的粮食。地方储备粮主要是用于调节本地区的粮食供应,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事件的粮食危机。

虽然中国储备粮的具体数量并未公开,不过根据国新办发布的《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中国的粮仓总容量在2018年已经达到了9.1亿吨,即便只装满1/3,也足够14亿人每人领回家400多斤。

目前中国的储备粮中大约7成属于稻谷、小麦等原粮,此外还有大米、面粉等成品粮。

那么,这些粮食究竟能在仓库里囤放多久呢?

根据《中央储备粮油轮换管理办法》,稻谷和豆类的最长存放年限分别是3年和2年,而小麦和玉米在北方最长存放5年和3年,在南方则要少一年。

这些粮食并不会被囤到过期然后白白扔掉。实际上,这几亿吨储粮每年都会有 30%左右的轮换更替,也就是说,把一部分即将到期的粮食投放市场,然后再采购储备新粮。通过这种常年购销轮换,保证粮食常储常新。

至于存放时间实在太久,已经达不到食用标准的储备粮,则更多地用作动物饲料或工业原料,不太可能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

除了粮食外,食用油、食盐、糖、牛肉、羊肉、猪肉、甚至是活猪,都有相应的国家储备。但由于储备成本和生长周期等原因,储备肉还远没有达到储备粮的规模,但足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市场肉类短缺。

2、中国面临的粮食问题

据海关总署的数据,去年一到九月份,中国累计进口达到10206万吨,同比大增25%。前三季度,肉类、粮食分别进口1626.5亿元和253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7.3%和20.7%。其中对外依赖性比较大的油脂油料如大豆、豆粕、菜粕、豆油、棕榈油等等波动巨大。

2020年1到9月中国大豆进口量为7452.9万吨,比2019年同期增加15.5%。2020年全年的大豆进口接近1亿吨水平,创下中国大豆进口数量历史新高。

作为14亿人口的大国,中国一直被称为“全球第一大粮食进口国”。虽然中国的口粮自给率达98%以上,但需要进口的粮食相当于近9亿亩耕地的生产出来的作物。

中国粮食主产的品种是大米和小麦,而玉米和大豆需要大量依靠进口,尤其是大豆中的油料自给率仅为30%。

在2019年,中国大豆产量只为进口量的五分之一,中国从美国、巴西进口大豆占大豆进口总量的84%。主要是因为大豆对于种植土壤要求较高,中国适合种植大豆的耕地面积较少。对中国来说,自己种大豆的成本要高于进口。

根据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宏广的判断,近年来,“中国粮食隐性自给率只有70%”,也就说,大概有30%的粮食(包括畜牧业以及其他领域对粮食需求)需要依靠进口。

全球有多少人面临粮食危机(全球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3)

▲中国粮食自给率变化情况(来源:王宏广等,《中国粮食安全:战略与对策》)

除了部分农产品需要大量依靠进口之外,耕地面积不足也是影响中国粮食安全的主要问题。

一直以来,中国用不到世界10%的耕地,养活将近世界20%的人口。在去年12月16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要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5年,中国的粮食总产迈上6.6亿吨台阶,连续5年保持6.6亿吨的水平,但是粮食播种面积由2015年的11896.3万公顷下降到2019年的11606.7万公顷,下降了2.5%。

另外,中国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小农户占农业经营主体的98%以上。小农户经营的耕地面积占70%。由于缺少大规模的集约化农业生产,制约了农业种植过程中的高科技应用和技术突破。

3、粮食增产的各国实力以及关键要素

人口专家预测全球人口在本世纪就有可达到100亿,目前全球人口已经达到75亿。有科学家测算,如果全球人口像美国人一样消费,那么需要7个地球来承载。

综合考虑人口增长、农业资源变化以及生物能源等因素,到2040年,全世界粮食总产潜力可能达到41亿吨。每一亩耕地的单产量虽然阶段性波动,但总体呈现增加的趋势,有望增长1.66%;由于生产支持政策力度的加大,粮食种植面积增长潜力可能达10.29亿公顷。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近60年来,推动世界粮食增长的国家是人口大国、农业技术强国。粮食单产对粮食总量增长的贡献率达73%,土地面积的贡献率为27%。随着粮食播种面积增长速度放缓,粮食单产基本决定着未来粮食产量的增长空间。

从粮食增产排名前10位国家来看,主要包括中国、美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印度尼西亚、阿根廷、乌克兰、加拿大、孟加拉国,粮食合计增产达184651万吨,占全球粮食总增产的76.7%。以10年为一阶段,长期稳定在粮食增产贡献前10位的国家主要包括中国、美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等。

中国、美国及印度是前三位对世界粮食增产贡献最大的国家。从1961到2018年,中国对世界粮食增产贡献达21.2%,是对世界粮食增产贡献最大的国家。

全球有多少人面临粮食危机(全球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4)

▲世界主要国家粮食增产变化情况(来源:王宏广等,《中国粮食安全:战略与对策》)

粮食产量的多寡,取决于三个因素:耕地面积、技术水平、气候条件。耕地总面积最终是有限的,人口在增加,对未来的全人类来说,粮食危机是巨大的。

全球的耕地面积虽然在增加,但是增长缓慢。从长期来看,耕地面积的总量是有限的,在世界上绝大部分地方并不是适合农业种植。美国耕地面积世界第一,占到了土地总面积的18%。所以美国也是世界粮食第一出口大国。

印度耕地面积世界第二,占领土面积的51.6%。中国的耕地面积世界第三,150万平方公里,占到了领土总面积的16.1%。中国的农业耕地主要集中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与成都盆地。

全球气候变暖,也会影响粮食的产量。据研究,温度每升高1℃,全球小麦产量平均降低5.7%,目前,全球小麦年产量超过7亿吨,产量下降5.7%即意味着全球每年损失近4000万吨小麦。

气候变暖还会导致水平面上升,海水向内陆倒灌,盐碱地也向内陆扩展,沿海地区的农作物生长也会随之受影响。所以说全球如果真的变暖,长期看来可能是个麻烦事。

排除耕地面积和气候原因,技术突破成为粮食增产的最有利武器。

关键技术包括,优良种子的培育,水利建设完备,机械化耕种。良种化、水利化、机械化是近60年来粮食增产的核心技术。近年来,农药、地膜覆盖、生长调节剂、滴灌、无人机等技术也得到广泛使用,对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4、马铃薯会成为拯救人类的希望吗

为了世界稳定,人类必须去思考如何降低饥饿人口数量,解决全球性粮食危机问题。“谁”堪担此重任?不是小麦,不是水稻,也不是玉米,而有可能是马铃薯

全球有多少人面临粮食危机(全球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5)

马铃薯会成为解决全球性粮食危机的主角吗

对于中国人来说,马铃薯只是副食,顶多吃个薯条、土豆饼或者搞个红烧肉炖土豆什么的。把马铃薯当主食,好像难以接受。

但是,马铃薯主粮化已经在悄悄行动,把马铃薯加工成适合中国人消费习惯的面包、馒头、面条、等主食产品。马铃薯会作为我国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之外的补充,逐渐成为第四大主粮作物。

马铃薯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广,种植起来更为容易,属于“省水、省肥、省药、省劲儿”的“四省”作物,开发利用南方的冬闲田扩种马铃薯的潜力很大。马铃薯的理论亩产可达8吨,而目前我国平均只有1吨多。

从节水角度来看,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利于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马铃薯生长需水较少,其最低蒸腾系数(需水量)只有350,而小麦、水稻分别是450和500。在年降水量350毫米左右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马铃薯不仅能正常生长,还能减少水土流失。

除了在种植上的优势之外,马铃薯的淀粉含量非常高,人吃了之后很容有饱腹感,十分耐饿。

而且马铃薯营养成分也不错,蛋白质含量高,拥有人体所必需的全部氨基酸。马铃薯是所有粮食作物中维生素含量最全的,含量相当于胡萝卜的2倍;B族维生素是苹果的4倍。

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好处是:马铃薯耐储存,比小麦、玉米、水稻都更耐贮存,马铃薯全粉可以贮存15到20年不变质。

在未来,如果人类真因为重大的自然灾害,或者全球范围内的战争等因素,导致全人类吃不上饭,那时候,多储存一些马铃薯,是不错的选择。

5、结束语:智慧农业的未来想象

在未来,5G 、AI、大数据、云计算、IoT等数字技术可以让农业作物监测、精细化育种和环境资源按需分配成为现实,农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再“靠天”吃饭,人类也许正在进入智慧农业时代。

比如说,在种植地,智能传感器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给附近的植物浇水或添加肥料的时间和用量,必要时再与主要的云平台同步。再比如说,云计算平台针对农作物生长过程,智能化设备可以完成实时监测预警、水肥一体自动灌溉、病虫害防治和灾情评估等,从而大幅度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极大地降本增效。

总而言之,未来的智慧农业可以帮助各类农业生产场景朝着集约化、智慧化的方向发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收益,推动整个农业生产流程以数据感知、智能管理和全产业链智能决策,实现农业全场景的联接互通。

虽然智慧农业前景无限,但并不意味着人类可以彻底解决吃饭问题。

去年八月份,指出,珍惜盘中餐,狠刹浪费风,全国各地要积极行动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要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粮食永远都是全人类的必备资源,而且从世界范围内来看,这个必备资源并不富裕。当你吃不下饭的时候,在这个地球上的另一个角落,还有无数的人在忍饥挨饿。

海子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参考资料:

1、中信出版社,王宏广等,《中国粮食安全:战略与对策》,2020年11月出版

2、中华粮网,《如何为14亿人储备粮食?中国的储备粮够吃多久?》,2020年11月19日

3、央视新闻,《关注 | "土豆君"翻身将成主粮 专家:只有它能拯救人类》,2015年1月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