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梦游天姥吟留别高考背诵内容?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梦游天姥吟留别高考背诵内容(梦游天姥吟留别赏读)

梦游天姥吟留别高考背诵内容

原文: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赏读:

这首诗是以梦幻仙游的方式,发出对人生如梦,神马都是浮云的感慨。“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瀛洲,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东海仙山。天姥山,道家七十二福地的第十六福地。诗人以听说开篇,听海外来的游客说人们所传说的那个仙山在烟波浩渺的茫茫大海之中,非常遥远,很难找到,又听从越地来的人说天姥山,高耸入云,时隐时现,有时能看见,有时看不见。梦幻般的开篇给人一种神秘之感勾起人的好奇之心,不免产生遐想,让人产生一探究竟之冲动。接着又将天姥山的高奇险峻进行了一番描写。天姥山高耸入云与天相连,横着伸出了天外,它的高峻山势超过了五岳,赤城山都被它遮挡了,就是高达四万八千丈的天台山,面对它都给人一种向东南倾倒的感觉。

接下来开始进入他的梦幻仙游。他想梦游到越人(越地即今天的浙江)说过的那个地方,一夜就飞渡过明月照耀下的镜湖,湖光月色照着我的身影,把我送到了剡溪,谢灵运曾经住过的地方今天还在,清澈的湖水碧波荡漾,不时传来清亮的猿啼之声。我的脚上穿上谢灵运当年特制的那种登山的木鞋,开始攀登那高耸入云的山峰。上到半山腰的时候就看到了从海上升起的太阳,空中传来了天鸡报晓的啼鸣之声。让人有一种天上人间之感。无数的山岩层叠,山路曲折盘旋,变化多端。迷人的奇花异草,令人陶醉,就在倚靠一下岩石那么一瞬间,忽然发现已是黄昏了。熊的深吼,龙的长鸣,岩中泉水的震响,不绝于耳,让深林颤栗,让层颠惊恐。黑云沉沉,似有山雨欲来之势,水波动荡,生出迷离烟雾。电闪雷鸣,山峰欲为之崩塌。忽然一声惊訇传来,仙府石门大开,真是别有洞天。蔚蓝的天空广阔无际,全部是金银打造的宫阙熠熠生辉。将彩虹做成衣服,把风当做马来乘骑,众位仙人纷纷从云层上下来,老虎敲着鼓弹着琴,鸾鸟驾着车,多如密麻的仙人们排列成一队一队的。忽然之间魂魄被惊动,猛然从梦中惊醒。禁不住长声叹息,身边只有枕席,梦中那些云烟霞影早已不见。诗人以仙游的笔法描述了理想的美好与现实的残酷,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将现实与理想的落差真实的呈现在读者面前。

接下来一句“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道出了人生如梦,时光短暂。又以“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表达了放下执念,寄情山水的心愿。不在卑躬屈膝的去侍奉权贵,让自己没有开心的笑颜,正应了那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从前篇的《蜀道难》到这篇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无不看出李白那既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敢,又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洁,还有“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的高贵的品格和豁达的人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