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21日在美国上映的冒险电影《荒野生存》,以一个孤独凄美而又发人深省的故事感染着很多人。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里,很多人按部就班地过着被提前计划好的人生:毕业工作,娶妻生子,每个人的人生轨迹几乎是重合的。而在影片中男主人公克里斯托弗却选择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人生,在荒郊野外度过了自己短暂而又惋惜的一生。这又是一部取材于真实事件的电影,故事的原型是1992年发生的阿拉斯加之死,讲述的是超现实主义者和冒险主义者的主人公只身一人勇闯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地区,最后因误食毒草死在一辆废弃巴士的故事。该片获得第65届金球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奖,虽然获得的奖项是其他方面的,但是电影给我们带来的心灵的洗涤是非常成功的。

电影荒野求生观后感400(电影荒野生存观后感)(1)

冰天雪地,肩背行囊、手提一双雨靴,形单影只,这是男主人公克里斯托弗初涉阿拉斯加荒野时给我们留下的背影。他向往无拘无束的生活,崇尚快乐冒险的精神,这样简单的补给和装备就扎身于茫茫雪地,这是否有点太武断了。他不知道他要面临大自然的严酷环境和食物短缺带来的生存危机,我们现实中有一些跟他这样过于追求刺激冒险的驴友在装备简陋的情况下冒险进入荒野,得到的下场都是很悲惨的。

电影荒野求生观后感400(电影荒野生存观后感)(2)

作为一个追求自由的背包客,他西东横跨整个美国的举动还是让人倍感倾佩的。扒火车、搭顺风车、更多的还是步行。这一路上他遇见了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并通过自己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影响别人。他经历很多,得到的是宝贵的人生阅历。他一路上也在思考自己这次徒步旅行的意义,放弃通往人生巅峰的道路而选择通向阿拉斯加边缘地区的千山万阻。当他觉得人生的意义所在,再多的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

电影荒野求生观后感400(电影荒野生存观后感)(3)

他浪迹于美国中西部的各种小城镇,流浪与街头。尽管外表和精神与真正的流浪者相比起来无异,但是内心却充满了对自由和大自然的渴望。他甘愿过着这种居无定所,风餐露宿的生活,越是生活的磨练,越能激发他勇往直前的信心。有多少人会有他这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在遭遇困难时更多人想到的是去逃避或退出,而他选择继续向前大步迈进。

电影荒野求生观后感400(电影荒野生存观后感)(4)

这个编号为142的废弃巴士成了他自我救赎的终点,也是他的葬身之地。生命在此终结,误食毒草带来身体无尽的伤痛在全力地折磨他。他无力地仰望着天空,看天空拉着白烟的客机,他多么希望这一刻能有人拉他一把。他此时浮现了父母和自己快乐地生活在一起的画面,或许他此时最想念的是他的父母,是自己的年少轻狂让自己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给父母带去无尽的伤痛,他这么做究竟有什么意义?在我们生活周边,驴友轻装上阵不顾劝阻横穿荒野和大漠,最后不幸丧生的新闻屡见报端。真心希望向往自由之行的人掂量一下自己这种行为的后果,为自己的生命负责也为这个社会对于他的殷切希望负责,管好自己的脚步,三思而后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