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为天文爱好者肖先生的投稿作品。他试图解释黄赤交角的形成。内容如下。

黄赤交角假说

春暖花开,百鸟争鸣,秋风扫落叶,遍地黄金。黄赤交角的存在形成四季的更替让人间多姿多彩。黄赤交角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地球重心偏北引起黄赤交角。

地球黄赤交角为什么是23度(黄赤交角对地球影响很大)(1)

黄赤交角(又名:黄道交角)是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面)与赤道面(天赤道面)的交角,也称为黄赤大距。地球的黄赤交角为约为23°26'。黄赤交角并非不变的,它一直有微小的变化,但由于变化较小,所以短时间可以忽略不计。

太阳拉动地球在银河系中奔跑,它的轨道相对来说是一条半径很大的弧线,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相对很小,如图(二),呈平面螺旋形,从图中可以看出,太阳拉动地球在它的轨道方向上运动起主导作用,一个公转周期,地球回转的时间占比很小,且太阳引力作用点在地球重心,而地球重心偏北,故地球北方偏向太阳轨道方向而不是一直偏向太阳。由于偏心不是很多,故偏一定角度后在太空阻力的作用下就处于平衡状态,而不是像天王星那样偏心很多横躺着自转。当然由于太阳引力不是一直在地球正前方,只是在这一方的引力起主导作用,故这个偏角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地球的公转轨迹也与自由落体有些相似。

地球黄赤交角为什么是23度(黄赤交角对地球影响很大)(2)

综上所述,地球重心偏北引起黄赤交角。实际上,天体的重心恰好在几何中心的情况很少,多少都会有些偏心,甚至偏心很大,偏心多少决定了自转轴偏角的大小。

作者简介:青山绿水(网名),原名肖慈华。男,汉簇,1974年生于四川富顺县乡村家庭,高中学历,天文物理爱好者。现在家种地,也主要从事电工,机修工作。自主研发出耕地的耕地机。

补充知识说明: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了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范围,即南北回归线的纬度,也决定了地球上五带的范围。若黄赤交角变大,则热带和寒带的范围变大,温带的范围缩小。

地球黄赤交角为什么是23度(黄赤交角对地球影响很大)(3)

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着各地昼夜长短的比例。以夏至日的北半球为例,当黄赤交角变大时,北半球的昼变长夜变短(有极昼现象的地区除外),也就是昼夜的差距扩大了;当黄赤交角变小时,北半球的昼变短夜变长(有极昼现象的地区除外),也就是昼夜的差距缩小了,即:各地一年中昼长的年变幅随黄赤交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由于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在一年中作有规律的变化,产生了四季的更替,并影响着五带的范围。

地球黄赤交角为什么是23度(黄赤交角对地球影响很大)(4)

黄赤交角除对地球运动的意义产生影响外,还深刻影响着与其紧密联系的其他自然地理现象。如:黄赤交角变化→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变化→五带范围变化和气压带、风带移动范围变化→气候带分布范围变化→自然带分布范围变化等。

灵遁者评价:生命在于运动,更在于探索。肖先生的思考出发点是非常好的,关于南北极质量不均的这种思路观测,还是很有新意的。但行文还不够严谨。大家共同探讨,互相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