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如何理解《道德经》“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经文:夫唯大,故似不肖。 因为道是至大,所以无法像肉眼可见任何一物。大是道的别名。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焉。”(二十五章)四大中,道是大中之大,第一大。这里引证二十五章的四大教理。

称作大也是勉强的,大也不足为称,语言中没有确切称名的,道也是强字之,不是真正的名称。所以说:“道常,无名”。道的本体是无名的,只有实修实证,用妙心玄照,不可言传,更不可比喻。言传、比喻都要超越再超越,放下再放下,这样才可以接近道。

我有三宝道德经解析(道德经我有三宝)(1)

经文:若肖,久矣其细也夫!道如果像肉眼所见任何一物,哪怕是虚空法界,都立即缩小了。如同黑洞的坍缩,巨大的恒星立即缩小为一粒芥子。“久矣其细也夫”,老子知道道一显形就会像黑洞般坍缩,不是真正的道了。

王弼解读为“失无入有”,无是无边无际,无形无相,一旦显形成为万物,实际上就十分渺小了无是妙,有是徼。无有无数变化的潜力,徼只有一形,牛是牛,马是马。在妙的状态,牛是马,马是牛,可以穿越,毫无障碍。这里的大只是比喻,道之大,不是体积之大,而是造化力之大细不是体积之小,而是造化力之小

我有三宝道德经解析(道德经我有三宝)(2)

佛教说:“坐微尘里转大法轮”,即使是微尘(无分微尘),只要是妙,就能够转大法轮,把整个宇宙都装进一个无分微尘里,这在黑洞理论发现以前,世人都认为是天方夜谭。大与小是凡夫的语言,本来是虚妄不实,没有凡夫的大,也没有凡夫的小

大与小都是凡夫的肉眼所见,其中的造化力是肉眼无法看见的。所以说凡夫妄称大与小,根本不知大与小的真实义凡夫所有的名也是如此,没有真实义(但有某种近似义,近似程度与应用环境有关,有时完全相反)。

我有三宝道德经解析(道德经我有三宝)(3)

所以《道德经》第一章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名只是假名,近似名(有时完全相反);老子说“道隐,无名”,(四十一章)无名才是本质,无名才是大实话。老子区分无名和有名如此认真,是因为看到名都是近似,是假名,不可执著。

这是华夏智慧的超越性所在西方哲学没有展开无名和有名区别的探索,也不知道区别的伟大意义。这是西方认识论的明显缺陷。现代语义哲学的兴起,才发现语义与真实之间有巨大区别,有时足以误导世人的思维。

我有三宝道德经解析(道德经我有三宝)(4)

第二段经文: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我道大”有究竟地和现实地的区别现实地的“我道大”是指前几章的谦下不争。所以这里说“我有三宝”,有现实所指,在世人看来谦下不争无法企及的。三宝是:“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佛教的三宝是指佛法僧,但翻译中的三宝名称来源于《道德经》此句经文。三宝、四大都是借用老子的术语体系

我有三宝道德经解析(道德经我有三宝)(5)

一曰慈。老子把慈悲心列为三宝之首,说明老子深知凡夫不是真凡夫,凡夫的内心深处蕴藏了慈悲心,这颗慈悲心是可以唤醒的。慈悲心又称大悲心,观世音菩萨以大悲心深入佛教徒的心中,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是称颂最广的名号。

可见慈悲心、大悲心是最深刻的人性,是生命力的基石。铁石心肠被视为人性丧尽。庄子着重宣说悲心。“嗟乎!我悲人之自丧者,吾又悲夫悲人者,吾又悲夫悲人之悲者,其后而日远矣。”

我有三宝道德经解析(道德经我有三宝)(6)

(徐无鬼篇)为丧失自我而悲伤者是世之贤士,为贤士而悲伤者是修道士,为修道士而悲伤者是大宗师。庄子三悲是贤人悲、圣人悲、真人悲。真人是大圣人。老子慈,庄子悲,慈悲不二。老子的慈含有悲,不能单解读为慈。

老子说“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三十一章)面对人世间战场的胜者和败者,老子只有悲哀,只有哭泣。这是对生命的悲哀,对生命的哭泣。丧礼处之,只有哀悼阵亡者的灵魂才能稍稍宽慰。

我有三宝道德经解析(道德经我有三宝)(7)

此处经文的“慈”是三十一章的“悲哀泣之,丧礼处之”的延续,是重宣此意。《道德经》是一位无心道人的教理,清静自守,语言含蓄,但三十一章无疑是悲心大爆发,能够听到大宗师的嚎啕大哭。这是慈悲的哭声。

到了本章,老子的心已经恢复清静,语气平缓的说出三宝教言,三宝中慈悲无疑是第一的。庄子说:“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亦次之矣”。没有慈悲心的生命就是心死的生命,这是最可悲哀的慈悲心是生命活着的第一特征。

我有三宝道德经解析(道德经我有三宝)(8)

二曰俭。王弼注:“节俭爱费,天下不匮,故能广也。”俭被释为节俭,是儒家理念之一俭与啬同,“有而不用”。啬是啬法,特殊修行方法。华人家族有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唯有啬法可破。今天华人已经富裕起来,啬法尤其珍贵。

俭即啬法,勤俭持家是儒家几千年的传统,可见也是道家的传统,道家的啬法超越普通的勤俭持家,是从心上弃绝欲望,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是“欲无欲”,这样持家则万代不绝(祭祀不辍)。老子把欲望当做罪恶,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四十六章)这与此段经文的“俭”是同一教理。

我有三宝道德经解析(道德经我有三宝)(9)

俭,帛书乙本作检,那个是正字?由于帛书出土,产生更多的文本争议,但也获得了不少古典的原始信息。老子时代离甲骨文造字时代并不远,大约500年-1000年。造字时代的用字特征依然十分显著,即同音假借和一字多义,那个时代的文字引申义比现代更广。

文字引申义有内在规律,文字引申学需要专业研究。这门学问可以列入大学教刚】从帛书《道德经》得出一个结论,假借不仅是因为文字缺少,而且是一种修辞手法,善用假借是秦以前文化精英展示才华的一种方式。

我有三宝道德经解析(道德经我有三宝)(10)

汉代以后文字趋于稳定,假借现象几乎绝迹,留下少量几个(假借二字就是例证)。知道文字语言学的这一发展规律,可以更好的看待《道德经》的不同文本的异同和老子真实义之间的关系。钱穆指出“厌”(七十二章)是双关语,实际上《道德经》中双关语不止一处,而是多处。

从语义引申学可以得知,俭与检是双关语,是老子的修辞手法。俭是本字,但暗含检义。检即自律,以俭自律。因此不能说俭错了,也不能说检错了,但俭是本字。

我有三宝道德经解析(道德经我有三宝)(11)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概括说即“谦”或谦下不争。此句经文是总结第七章“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六十一章“大国者下流”、“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六十六章(上章)“圣人欲先民,必以身后之”的谦下不争教义。学人疑惑上章圣人有“欲”,此章立即予以清晰定义。

“不敢为天下先”一句把前文的疑惑彻底破除,老子不给后人一点疑惑处。严遵本“天下乐推而上之,而不知厌”的文本与此句经文珠联璧合,天衣无缝,文意极佳。经文是对现实地君王争夺天下的呵斥。

我有三宝道德经解析(道德经我有三宝)(12)

三宝“慈、俭、谦”与儒家理念似曾相识。南怀瑾反复说华夏文明的特征是儒道同源德经部分老子关注命题与儒家关注命题越来越一致,尤其从五十四章开始,这显然是有意安排,是《道德经》的宗旨之一。

道与德二大主题,道是究竟地,德是现实地。凡夫心不能感知道的存在性,但可以感知德的存在性。马祖道一说:“借心显色,借色显心。”老子是借德显道,借道显德,最后道德互显,道德不二,究竟地和现实地完美结合。

我有三宝道德经解析(道德经我有三宝)(13)

五十四章以后,关注老子所用名相(术语)与儒家何其相类。帛书严遵坚持要把德经置前,也是想从现实地起修。但不符合“既知其母,复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的根本教义。

慈与仁慈的关系。慈是慈悲,也是仁慈,儒家更赞同仁慈,佛家更赞同慈悲。三宝以慈为第一宝。河上公注:“慈,爱百姓若赤子。俭,赋俭若取之于己也。执谦退,不为倡始也。”河上公以仁慈解读老子的慈,后文“不敢”句注:“以为仁,故能勇于忠孝也。”

我有三宝道德经解析(道德经我有三宝)(14)

此句完全把慈与仁慈、勇于忠孝合解,显然河上公此注更多的融入了后期儒家思想。但从老子“天地不仁、圣人不仁”(第五章)、“绝仁弃义”(十八章)等经文看,慈与仁不相等。老子的慈显然以慈悲为宗,不是以仁慈为宗。

从“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经文看,慈就是慈爱和悲心。仁慈并不是老子的三宝,更不是三宝之首。仁慈依然是上位者恩赐的慈悲,不是人人内心本具的慈悲。

我有三宝道德经解析(道德经我有三宝)(15)

此章虽说三宝,但中心就是一宝:慈悲。其他二宝是从属于第一宝的,俭和谦下不争是护卫慈悲的,如同二大护法。慈悲在主神位,左右是俭和谦下。谦下不争是前几章一直宣说的正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