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物本来就是美的,但是我们却很难把自己眼前的美景记录下来。三招,让你笔下的景物“活”在眼前。

写景的五大技巧(三招让笔下的景物)(1)


那要怎样抓住景物的特点呢?四把钥匙让你抓住景物的特点。

  1. 定点换景法。

定点换景法就是先找到一个观察景物的立足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不同方位的景物的描写方法。但是,在描写的过程中,一定要记住不要改变观察景物的立足点,这样描写出来的景物才会层次分明,让景物“活”在眼前,如人亲临。

那么,说到写作顺序,我们可以从时间和空间来进行划分。时间顺序就是指描写一个景物按照从早上到晚上、从一月到十二月、从春天到冬天的顺序来。空间顺序又有以下几种:从整体到局部、从高往低、从远到近、从左到右、从东到西、从里到外或从外到里。

如,巴金的《海上日出》就是在一个固定的观察景物的立足点上看日出,先写“天空变成了浅蓝色”,再写是“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过了一会儿,“就出现了太阳的一小半”,接着,“慢慢儿一步步地努力向上面升起来”,最后,“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水面”。立足点不变,而景色不断地变化。

写景的五大技巧(三招让笔下的景物)(2)


2. 移步换景法。

移步换景法和定点换景法大同小异。移步换景法区别于定点换景法在于这一点,移步换景法的观察景物的立足点是变化的,通过变化的立足点来改变景物画面。这种写法比较适用于游记。

但是在写作中,有两点一定要注意。第一点,要抓住有特色的景物来描写,不要把自己看到的景物全写进去,避免出现流水账。第二点,要抓住一个中心来描写景物,所有你描写的景物都要围绕这个中心来写,避免出现支离破碎的画面,让读者感到云里雾里。

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文章是按照作者的游览顺序来写的,先写发现小石潭,然后描写潭中的景物,再写小石潭源流及潭中的气氛,最后记录了同游者,使全篇游记结构完整。

写景的五大技巧(三招让笔下的景物)(3)


3.五觉结合法。

这里的五觉指的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我们在写作时,要学会调动自己的感官,可以用眼睛看美景,用耳朵听声音、用鼻子闻香味、用舌头品尝美食、用自己的手去触摸万物。

如,每天潮来的时候,听见海涛冲击岩石的声响,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暮烟似的飞沫升落,有时它带着腥气,带着腥味,一直冲进我们的窗棂,粘在我们的身上,润湿着房中的一切。

通过自己的五觉来描写景物,让景物更加的活灵活现。

写景的五大技巧(三招让笔下的景物)(4)


4.动静结合法。

万事万物都不是绝对的静止、绝对的运动。我们在描写景物时,可以抓住自己看到的自然景物、动物、人物的动态和静态来描写。

那么,静态要如何描写呢?我们可以抓住景物的形态来描写,比如,颜色、大小、长度等等。

动态又要怎样描写呢?我们可以描写动物和人物的一些活动,比如,嬉戏打闹等等。其实,自然景物也是有动态的,比如,微风吹过,小草弯了弯腰。

写景的五大技巧(三招让笔下的景物)(5)


记住,一篇好的文章,情和景是互生的。我们笔下的山山水水皆是我们心中的山山水水,这些山山水水经过我们感情的渲染,也就带上了我们自己的鲜明的个性。

如,月亮弯弯,相思的圆月瘦成了小船;小河弯弯,漫漫的柔情抚摸着两岸;小路弯弯,把爱的风景看遍;思念弯弯,转来转去总转不出思念。爱,温馨而浪漫!

情景交融,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景物上,把景物染上自己的感情,让文章更有内涵。

写景的五大技巧(三招让笔下的景物)(6)


描写景物,用词造句都要优美,才能够引人入胜。那要怎样做,才能够做到呢?我来支招。

恰当运用修辞手法,我们常用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几种: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借代、反复、引用、对偶等等。

如,雨天,我漫步在人行道上。小雨点滴在雨伞上,却不肯顺着雨伞滑落下来,反而在伞面上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瞧瞧,运用上修辞手法,文章是不是美多了?

写景的五大技巧(三招让笔下的景物)(7)


景物本就如此美丽,掌握了以上的方法,还怕笔下的景物不美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