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在位之时,魏征、马周二人皆因敢谏直言,成为一代历史名臣。虽然,流芳后世的千古君臣楷模是李世民与魏征。然而,李世民心目中真正的第一谏臣却非魏征,而是马周。

那么,这又是何故呢?

俗话说:“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下面,从魏征、马周的所作所为,我们不难发现二人间颇有差距。

一、魏征“易主”相随,马周“四请”方就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秦王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李建成、李元吉被其当场诛杀,成为了政变的胜利方。事后,李世民听闻,在此之前魏征常劝谏李建成谋害自己。所以,遣人将魏征诏至前来进行质问:“你为何要离间吾兄弟之情?”

当时,魏征回道:“太子若按吾计行之,怎会有今日之祸。”见此,宽容大度的李世民不以为恨,反以为喜,认为其耿直敢言,随赦免其罪,封为詹事主簿。到此,魏征正式从原太子李建成的阵营投到了李世民的麾下。

其实,在“玄武门之变”之前,魏征可是李建成太子党中的首席谋臣,核心嫡系重臣,二人间的关系,如同汉之刘邦与张良、蜀之刘备与诸葛亮、明之朱元璋与刘伯温等。可见,魏征当初在太子党中的地位之重。

唐太宗为什么不杀魏征(为何唐太宗对魏征恨到死后毁碑悔婚)(1)

魏征

然而,当主子李建成被诛后,李世民任命魏征官职之时,他却连半点“忠臣不事二主”的愧疚之心都没有,更没有诸葛亮对刘备般的半分知遇之恩,就这样心安理得走马上任。

同时,在公元619年(唐武德二年),魏征随李密归唐,并在其麾下任职;同年9月魏征被窦建德所俘,用为起居舍人;公元621年(唐武德四年)5月,李世民先后打败王世充、窦建德,魏征再次降唐,太子李建成看重其能,封其为太子洗马,礼遇颇厚。

由此可见,魏征是到哪降那,在忠、节、德、操、义等品行上,是存在一定缺陷的。可以说,魏征确实有大能,但是这类人只忠于强势的主子,忠于能有个人作为的主子,一旦主子势败,也极会易弦更张,另觅新主,是个隐藏的不定时炸弹。

但是,马周就不同了。

公元631年(贞观五年),李世民曾令文武百官畅议朝政得失。当时,太中大夫、延州刺史常何当堂阐述了20余项时政弊端与整顿举措。李世民及诸大臣听后,在深为叹服的同时,不免心生疑虑。因为,常何本是个粗通文墨的武将,不可能一下就对时政如此精通。所以,诏何常进行询问。常何不敢相瞒,随告知李世民,之前的陈述是他家中家客马周所拟。

李世民求才心切,当即令人前去常何家中召见马周。但是,李世民对于人才渴求的迫切程度,丝毫不下当初曹操感召关羽、刘备三顾诸葛亮时的心情。也不管马周是否能来,又接连派出三批内官前去相诏。

当李世民见到马周后,一番交谈,深服其才,遂令其于门下省值班侍奉。从此,马周开始了唐朝名臣的启航之旅。

二、相比之下,魏征之谏有点“低小俗”的韵味,而马周之谏却充满“高大上”的恢弘

从魏征所谏200余策来看,基本上都是针对一些局部的具体人和事。据史料明确记载的有:

公元627年(贞观元年),李世民登基之初,驻扎于河北一带,原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的旧有势力,人人恐慌,心下忐忑。因此,令魏征前去安抚。途中,遇到太子千牛李志安、齐王护军李思行将被押解京城治罪。魏征遂做主,令将二人释放,并官复原职。这一举动,顿时令河北原太子部属心下安定,接着又尽皆赦免众人之罪,多数官复原职,至此河北安定。

此举,对于李世民刚刚即位的不稳局面,起到了稳定作用,勉强算大功一件。

之后,谏言对古籍分为四部,并进行校定(有助后世文化传承);谏言选才,先才、再德、后喜好(存在太多考量之处);谏言长乐公主出嫁的礼数不可特殊(仅维护了皇家的礼数公平);谏言李世民不应因陕县丞皇甫德参上书相触而惩处,反而应当鼓励,才会调动所有官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此谏颇有可取之处);上奏《十渐不克终疏》,谏言李世民善始善终,坚持克勤克俭(针对帝王,直指利弊,有一定的可取之处)等。

再来看看马周的政治举措,不难发现相互间的差距所在。

唐太宗为什么不杀魏征(为何唐太宗对魏征恨到死后毁碑悔婚)(2)

马周

一是谏言李世民以身作责,倡导孝道文化。一方面,认为太上皇李渊所居大安宫,太过简陋,虽是其崇尚淳朴,但却有损皇威,更有损李世民不孝之名,令天下如何效仿;同时,由于太上皇年事渐高,应当早晚照看其住宿起居,以尽人伦孝道。另一方面,谏言祭祀,以传孝心哀思之意,以教化万民百姓。(传承孝道文化于后世,极为可取)

二是谏言废除世袭制度,施重恩于死去臣子,量才授职于后代,既可免于其因才能不足犯过失被惩,又可激励百官积极上进。(超前的用人激励机制)

三是谏言严明赏罚,营造清明的官场风气。(极为必要)

四是谏言倡行节俭、与民休息、减役剥差,福泽百姓。(民为水,君为舟;水可载舟,也可覆舟。)

五是谏言约束藩王,可绝身后隐患。曾言“贫困的人不用学习,自然节俭;富贵的人不必学习,自然奢侈。而诸藩王自然而然就那样了。所以,江山的长远之计,当早定措施,以令世代遵行。”(人之性,威重则难治,治之则易反,祸之源也)

六是谏言选拔良吏,治理地方。原由,各地方刺史、县令才能品行的好坏,关系一方百姓的休养生息。所以,朝廷官员的升擢,应当多从地方一线官员中选拔。(国家发展的长久之计)

相比之下,魏征、马周之能自当一目了然。

三、想到魏征之过,其虽死李世民仍然一怒之下毁碑悔婚;想到马周之功,当其死后为全思念之情欲作法显灵相见

公元642年(贞观十六年),李世民深知太子李承乾不学德业,难以教授,朝廷内外议论纷纷。为此,李世民对众大臣讲“魏征忠诚正直,没有人能比过他,如果让他去辅佐太子,天下怨言当会消除。”然而,当李世民任命魏征为太子太师,且其原来的职位依旧时,其却称病推辞,不愿承担这样的困难差事。

后来,又是魏征极力举荐的侯君集,曾被李世民依为重臣,然而其却教唆太子李承乾欲图发动叛乱,再次来一场“玄武门之变”。

因此,这时的魏征虽然已经死去,但李世民依旧怒气难消,随后令人将魏征的墓碑砸毁,并取消了衡山公主同其子魏叔玉的婚约。

对于胸怀大肚的千古帝王李世民来说,能气到这个份上,绝不是偶尔之气,而是旧怨累积叠加后的结果。

公元648年(贞观二十二年),马周临终之际,一把火将所有谏言陈奏草稿尽皆烧毁。当有人问他为何如此?马周回言,这些本就是自己的职责所在,现在自己将去,留之何用。身后功过,后人自会评说。

但是,公元643年(贞观十七年),魏征临终之时,却将自己曾经的200条余谏言陈奏底稿,汇编成册,留之于后,用于传名。如:某年某月陈言何事等。

如此相较之下,德操强弱自见分晓。

也因此,当马周死后,唐太宗李世民曾一度思念成疾,欲令道士作法,求其显灵见上一面,以全思念之情。

唐太宗为什么不杀魏征(为何唐太宗对魏征恨到死后毁碑悔婚)(3)

正所谓:公道自在人心。马周后世之名虽不及魏征,但是其所作所为,皆有利于国家的富强,皆有利于百姓的福祉,皆有利于天下的安定。将身后功过,留给后人评说,则更加的令人暖心。然而,魏征所作所为,皆以个人身后清名为重,以留名后世为志,对于百姓幸福、国家大局并无多大裨益。

所以,做官更应学马周,在其位谋其政,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份内之事,只求无愧于心,足矣。

图片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