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贵阳市教育局传来好消息,云岩区、修文县日前通过县域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及“两项督导”省督导评估验收至此,贵阳市在全省率先实现教育“新两基”目标,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贵州基础教育的两基是指什么 贵阳在全省率先实现教育?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贵州基础教育的两基是指什么 贵阳在全省率先实现教育

贵州基础教育的两基是指什么 贵阳在全省率先实现教育

近日,从贵阳市教育局传来好消息,云岩区、修文县日前通过县域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及“两项督导”省督导评估验收。至此,贵阳市在全省率先实现教育“新两基”目标。

“七个优先”,保障各类教育均衡发展

贵州省提出从2015年起,用3到5年时间实现教育“新两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和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同步推进教育“两项督导”(县级政府教育工作及党政主要领导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督导评估)。为此,贵阳市坚定不移实施“教育立市”战略,提出用2年时间率先在全省全面完成教育“新两基”和“两项督导”工作目标。

为确保目标顺利实现,贵阳市落实“七个优先”,即落实教育发展优先规划、教育投入优先安排、教育用地优先保障、教育人才优先引进、教师待遇优先落实、教育问题优先解决、教育设施优先配备。

在学前教育方面,实施了第一轮、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学前教育普及进程明显加快,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实现全覆盖,社区公办幼儿园的覆盖面提升。“十二五”末,全市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已达到88.6%,超过省定的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中学前教育85%的指标。

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方面,打出实验区、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系列“组合拳”,以强带弱、强强共进、软硬齐抓,实现优质资源有效整合,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出台了《贵阳市新建改建居住区教育配套设施建设管理规定》,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农村营养改善计划全面实施,惠及学生12.9万人,基本保障所有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加大“控辍保学”力度,普及程度明显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达到93.6%。同时,贵阳市实施了高中阶段教育突破工程和“9 3”计划,坚持普职协调发展。普通高中注重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多元发展,新课程改革稳步推进,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步伐,推进了清镇职教城建设,进一步整合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改扩建一批中职学校。“十二五”末,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已达到90.47%。

提质提速,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

在本月初召开的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国家督导检查反馈会上,贵阳市南明区、花溪区、清镇市、修文县、开阳县一致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国家督导检查验收。到目前为止,全省88个区(市、县)有37个通过国家督导检查验收,而贵阳市10个区(市、县)全面达标通过检查验收,全市提前两年率先在贵州省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

据悉,2014年、2015年,白云区、云岩区、观山湖区、乌当区、息烽县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国家督导评估验收;而南明区、花溪区、清镇市、修文县、开阳县等5个区(市、县)是作为2016年贵州省推出的18个县(市、区)参加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督导检查验收的区域。此次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分3个小组到贵阳市开展督导检查评估。检查组采取随机抽查学校和教学点等方式深入5个区(市、县)的学校进行实地考察督导评估;采取召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校长、教师、家长座谈会,网络问卷调查,随机访谈等方式进行公众满意度调查。

在反馈会上,国家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姚喜双对贵州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给予充分的肯定。对贵阳市南明区全面实施“大数据 教育”,建成南明教育大数据中心,实现教育管理模块化,教育资源共享化,教育应用数据化,在全省率先实现校园数字广播全覆盖;清镇市探索“3P”模式建设学校,组建教育集团优化资源,“邀名家.引理念”开门办学,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花溪区、修文县实施责任督学定点包校,指导学校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销号制度;修文县完善教师交流奖励机制,采取县域内每交流一名教师,县财政补助经费5000元的方法,促进师资均衡;开阳县近三年超比例拨付教师培训经费591万元,超出部分占教师培训经费的44.3%等做法给予表扬。

通过督导检查评估,南明区、花溪区、清镇市、修文县、开阳县5个区(市、县)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均达到国家评估认定标准,通过国检组验收。至此,贵阳市用三年的时间,提质提速,提前两年率先在全省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 (相关报道详见03、04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