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论仁五则其中2则的感想(乐读论语里仁第四)(1)

【原文】 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译文】 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修养仁德,就不会有邪恶了。”

【评析】 本章紧承上一章,谈及仁德对人生向善的影响。

如果将上下文连贯起来,“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就会发现前一句是讲价值观的问题,后一句话则是讲人生观的问题,即态度和志向。古人崇尚明志,夫子除了表达“有志于学”之外,也提倡“有志于仁”。认为一个人的修养达到仁的境界,就不会再有邪念,也不会离经叛道了。那么,为什么说有了仁德就没有邪念了呢?这是因为他将有更大的胸怀、更高的追求、更为重要的事情去做。有关于这一点,《泰伯·第八》篇里,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意思是读书人不可以不弘大刚强,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仁德担在自己的肩上,难道责任还不重大吗?为之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道路还不遥远吗?”曾子的这段话,说的慷锵有力,掷地有声,这既是士的使命,也是仁者的呐喊。

“仁”是夫子思想的核心之一,也是儒家修养的最高境界。整部《论语》中,“仁”出现了109次,可见其频率之高,分量之重。然而,夫子从未给“仁”下一个精确的定义,是因为“仁”所包含的内容方方面面,长久阔大。他总是试图通过事理的本质或人物的臧否来阐述仁的道理,“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这样,对于“仁”的思考不仅具有主观能动性,也使得理想人格更加全面也更加宽泛。正所谓“仁者,人也。”一个有仁德者,才能称之为人。本质上有问题,思想上有邪念的人是不可能达到“仁”的境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