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商h哥,是个典型的传统商人,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他一直秉承着同行是冤家的概念,而且把这个当成了人生信条。一旦有客人进了他的店,他就把卷帘门拉下来了(感觉很像电视里演的那个什么~),一次两次我们可以理解为小范围秘密商谈,但是光被我就碰了十来八回,这就不是什么秘密商谈了,直接可以理解为惧怕同行。此怕非彼怕,是怕同行进去后乱嚼舌根破坏他的生意。

品石之路57章(品石之路第四十四章)(1)

【天宝堂】王利杰(藏)

h哥卖蒙天珠的套路很多,最经典的是他利用蒙天珠通货的属性(各种纹饰错综复杂),来进行他所谓的买卖,虽然一直在外地跑,但是又很少跑石头展会,而是专门挑那种每个城市固有的文玩一条街,摆地摊。

品石之路57章(品石之路第四十四章)(2)

甜蜜使者林林(藏)

今年有一回我去了一趟呼市团结巷,他正好也在摆摊,他把从东北批发回来的几十元一根的通货天珠一一装在好几种档次的小袋子里,而且是十根十根分批装,这十根一根一根的装在金边小红袋里,那十根又一根一根的分开装在白布袋子里,还有十根又分开装在那种小木盒里,以此来划分东西的档次。

品石之路57章(品石之路第四十四章)(3)

海礁珠宝(藏)

逛地摊的人里呢,总有那么几个喜欢装有钱人,上来就喜欢问有没有好货,h哥是坑这帮人的同时又是满足这帮人的,那些分开装的通货天珠都是给这类人准备的。一是这类人看不懂,二是这类人喜欢装阔佬,喜欢不懂装懂。好,你敢装逼,我就敢让你掏钱。

品石之路57章(品石之路第四十四章)(4)

折枝摘梅送伊人(藏)

h哥对这类人的心态拿捏的真是到位,那些分开装的通货天珠,按照袋子的区别,价钱也分好几个档次,但是总的来说都不贵。一口一个什么这个总、那个总的胡乱瞎叫,一口一个这个哥、那个姐的,叫的不亦乐乎,关键是这类人被这胡编乱造的名称叫的那是要多舒服有多舒服、表现出一种很享受的表情,居高临下的指这个指那个的,动不动还习惯性的挑个毛病,这个尴尬又虚幻的场面,显得很出戏。

品石之路57章(品石之路第四十四章)(5)

云杰(藏)

总觉得这些人淘的不是石头,而是快感,是那种当一回人上人的快感,从桌面上的石头聊到白色布袋上,再到金边小红袋,最后到小木盒,基本上都被这个看似简单又有效的套路给套住了,没一个能跑了的,之前卖一万的东西现在卖二百了,一通洗脑神话如暴风雨般攻击着他们的脑神经,迫使他们花了钱又很高兴,简直就是如诗如画般的场景,你好我好大家好,仿佛谈了一场几千万甚至几个亿的买卖一样酣畅淋漓。

品石之路57章(品石之路第四十四章)(6)

昱景天石(藏)

这时候过来一个中年妇女,上来就说:小h,今天给姐拿出个像模像样的珠子来,少一万的就不要拿出来了,懒得看。h哥的表演时刻正是来临,首先拿出金边小红袋,说,这些就不用看了,都是小几千的货。其次在拿出小木盒子,说,姐您看看这些个,之前都是一根儿要价三万多的,您看对哪个今天全给您放漏,女人左挑右挑挑了三颗,拉着h哥到了一旁,俩人叽叽喳喳说了半天,最后又放回来一颗,成交两颗,成交价:人民币六百元。

品石之路57章(品石之路第四十四章)(7)

裕(藏)

毫无疑问,这些人事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在特定的环境和时间内,在我们平时看不见又听不着的地方上演着。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底层认知的相互碰撞,虽说也是一种碰撞的演绎,但是瑕疵过大,免不了给人一种掩耳盗铃的感觉。

品石之路57章(品石之路第四十四章)(8)

和玉缘(藏)

孩子害怕黑暗,情有可原;人生真正的悲剧,是成人害怕光明。

品石之路57章(品石之路第四十四章)(9)

Q仔(藏)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