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探案重复案例(1974年的唐人街探案)(1)

​“她是我妹妹,也是我女儿!”

费·唐纳薇在说出这句台词的时候,困惑和震惊一泻千里。

经过这个“第二个转折点”,《唐人街》拉开了令人绝望的第三幕。

唐人街探案重复案例(1974年的唐人街探案)(2)

杰克·尼科尔森扮演的私家侦探Jack Gittes试图揭开一桩命案背后的真相,他已经知道了真正的幕后凶手是谁,正当观众期待着他像柯南一样给予罪恶当头一棒的时候,现实却像个巨人一样站了出来。

Jack脸上涂满了茫然和无奈,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微薄的力量根本无法与之抗衡。观众不由得想起一句“网络用语”——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忘了它吧,Jack,这里是唐人街。”

唐人街探案重复案例(1974年的唐人街探案)(3)

曾在唐人街一起工作的前同事劝告Jack,叫他不要再纠缠下去。

电影始终没有明说Jack曾经在唐人街发生了什么事,是什么事情直接导致他离开警队。

观众只能从他和费·唐纳薇扮演的水利局局长夫人Evelyn的对话中一探究竟。

Evelyn觉得Jack这样玩命追查下去,只会招惹一些不必要的麻烦。Jack却说他其实很久之前不是这样的,也就是在唐人街做警察的时候。

“尽量什么都不做。”

Jack的这句台词其实是来自于现实,是编剧罗伯特·汤和一个唐人街警察的谈话中得到的,是整部《唐人街》电影的灵感来源。

唐人街探案重复案例(1974年的唐人街探案)(4)

不是电影中Jack设定成这样,而是现实中的警察本来就是如此。了解过这段幕后故事的观众就更加了解“唐人街”对Jack的影响了。

为什么身为警察却不管事?

因为会起到反效果。

西方人不懂华人的文化,他们出手办事的话,很多时候很难分清楚行动到底是在制止犯罪还是在协助犯罪。

Jack是一个有原则,有追求的人,根本不适合当一个袖手旁观,混吃等喝的警察,不适合这个似是而非之地。

他本以为离开唐人街之后,就能够通过自己的才能,主持正义。

于是他把自己打扮地非常体面,对员工要求严格,自信认真地处理每一单业务。

唐人街探案重复案例(1974年的唐人街探案)(5)

《唐人街》剧本的其中一个优异之处在于,第一幕就将主人公Jack塑造了起来。他的个性是什么,是做什么的,即将要做什么事,那些看似毫无关联的微妙关系将整个故事成功建置。

整个故事都围绕着Jack来进行。每一个镜头,每一个信息,无论看起来多么微小,都揭示着剧情相关的某些事情,直到与第三幕形成对应,整个剧作形成了一个完美的整体。

建置部分,办公室内景,展示Jack的日常工作状态。

在开头处理完Curly的妻子出轨案之后,催化事件接着下一页就到来了。

一个穿着很讲究,戴着碉堡式帽子的贵妇自称丈夫出轨,坚持想要Jack帮忙调查。

Jack看着她如此坚决,便开始了对目标对象——水利局局长Hollis Mulwray的调查。镜头转向市政厅,Hollis的形象,故事的大背景,同时被带了出来。

唐人街探案重复案例(1974年的唐人街探案)(6)

和Jack在唐人街当警察的“前史”一样,故事的大背景也是取材自现实中的真实事件。

1900年,正在迅速发展的洛杉矶市面临严重的水荒。一些“有识之士”看到了赚钱的机遇,打算把距离洛杉矶最近的水源——欧文斯河(地域)给买下来,修建输水管道,然后再转手卖给洛杉矶市。

1906年大旱灾爆发,为了让密谋的“债券计划”顺利进行,本来可以缓解灾情的淡水却被引到了大海之中。等债券计划一被通过,洛杉矶市民便很快得到了清澈的水资源。

但是,欧文斯河所在的山谷却枯萎干涸了,金钱活生生地榨干了这片原本山清水秀的土地。

唐人街探案重复案例(1974年的唐人街探案)(7)

罗伯特·汤把这一历史事件的时间改为1937年,并巧妙地把Jack这个追求正义的角色拉了进来,试图诠释“有钱可以为所欲为”的观点。

那些“有识之士”,包括政客、商人、名流,甚至是黑帮,他们希望把大坝建起来,以此来牟利,却遭到了水利局的头子Hollis Mulwray的反对。

为了能修理这个不识时务的人,幕后黑手利用Jack挖出了他的婚外情丑闻,加重抹黑。

Jack是有感到自己被利用的,他感到不爽,因此他想要反击。一开始他是带着愤怒去查的,后面慢慢转变成了内心对真相的渴求。

找出真相,就能实现正义。

大多数侦探电影都是这样的,但经历过一场惨烈悲剧的导演罗曼·波兰斯基不认为是这样的,他决意要把《唐人街》拍成黑色电影。

郁抑不申,阴冷彻骨,腐朽晦暗的气息弥漫全片,那么,罗伯特·汤原来设定的“符合观众预期的结局”,就有些格格不入了。

唐人街探案重复案例(1974年的唐人街探案)(8)

罗曼·波兰斯基在筹备阶段和罗伯特·汤为此争论不休,前者认为黑暗的结局更加震撼人心,后者认为电影要考虑到市场因素,观众的需求。

可能是出于对罗曼·波兰斯基痛失爱妻的体谅,罗伯特·汤最后选择妥协。

1969年的8月9日,罗曼·波兰斯基的妻子莎朗·塔特在洛杉矶的家中惨遭虐杀,在她腹中已经有8个月的胎儿一同遇害。这就是著名的曼森杀人案,昆汀·塔伦蒂诺把这一事件改编成了《好莱坞往事》

唐人街探案重复案例(1974年的唐人街探案)(9)

悲痛欲绝的罗曼·波兰斯基不愿再回洛杉矶,选择前往欧洲释怀心情。70年代初,杰克·尼科尔森找到他,说有一个很好的剧本看他有没有兴趣。

《唐人街》的剧本实在是太出色了,即便故事地点是在洛杉矶,出于一个电影人的本能,罗曼·波兰斯基无法拒绝。

伤痛还未完全释怀,他只好把自己的情绪都投入到电影之中。

唐人街探案重复案例(1974年的唐人街探案)(10)

1969年12月1日,洛杉矶警察局长宣布经过8750个小时的工作,曼森杀人案终告侦破,查理·曼森被捕。

1971年,查理·曼森和另外4名嫌犯被陪审团认定有罪,法官如无意外地全部判处死刑。然而第二年美国联邦法院废除了死刑,5人自动改判为无期徒刑。

对于罗曼·波兰斯基来说,是难以接受的。这也影响了他后面的创作,压抑与黑暗笼罩了他的许多作品。

1974年上映的《唐人街》无疑是受影响最为严重的。

正义是什么呢?

经历惨案后的Jack和罗曼·波兰斯基失去了答案。

唐人街探案重复案例(1974年的唐人街探案)(11)

某些人要花很长时间才能认识自己。——《唐人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