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技巧(高考语文)(1)

1.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查内容

新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技巧(高考语文)(2)

2.论述类文本需要注意的几个误区

明确此类题目是在玩文字游戏,命题者改造原文设置错部分定语或状语(复句的部分分句),从而改变句意。

设误的常用五种方法:

添:添加定语或状语,删:删除句子而改变句意。换:换用别的的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调:调换词语或句子顺序,从而改变句意。凑: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杂糅凑合而造成错误。

仔细辨别干扰项逻辑错误,特别关注选项中处于定语或状语位置的类似词语是否等值转换:

1、偷换概念:通过漏字,添字,改字,换序等方法扩大、缩小或转移概念。尤要注意代词的指代。

2、以偏概全: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重点关注:

a.表数量多少的词语(少数,部分,几个,大多数);

b.表范围大小的词语(凡,全,都,所有;部分等);

c.表程度轻重的词语(特别,十分,稍微等);

d.表频率高低的词语(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

3、混淆时态:(已然与未然)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等;

4、混淆模态:(可能与必然)一定,必将;可能,估计,如果,未必等

5、正话反说:即肯定和否定颠倒。

6、顺序错乱:时间先后错位,逻辑事理先后错位,空间位置错乱。

7、颠倒因果:“因”与“果”错位;或“条件”与“结果”错位。

8、强加因果:即两件事无因果关系,却强行说成有因果关系。

9、无中生有:即原文无此信息。

10、答非所问:即选项回答的不是题干中的问题,或没有答全题干中问题的几层意思。

另外,别让以下几点成为答题盲区:

(1)记住:不能只看选项本身的错对,注意选项是否答非所问;

(2)记住:题干中有“根据”、“证据”、“原因”等字样,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因果关系;

(3)记住:有的选项要选最佳答案,而非正误选择;

(4)记住:题干涉及几层意思,选项中则要答全几层意思.

可以参考下图:

3.论述类文本题目常见设题陷阱

新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技巧(高考语文)(3)

4.论述类文本题必备锦囊

基本知识网络

精细研读一些典型文章、典型试题,储备一些“母题”,构建关于论述类文本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基本知识网络。

1.论点与论据

论述类文本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部分:论点、论据。任何论述类文本,作者都会有自己的观点(论点),也会有用来说明自己观点的材料(论据)。把握了这两个方面就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论点就是作者的观点、主张,当然有时候作者会用一个关键性的句子明确地将其揭示出来,有时候会将其隐含在对材料的引用分析之中。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

2.主要的论证方法

论证方法

特点

论据类型/特点

举例论证

列举事例证明论点

具体事例、统计数字、亲身经历等

引用论证

引用人类已知的科学原理、名言警句等证明论点

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或名人的观点,人们公认的科学原理、定理、公式,某些经过时间检验的、广为流传的谚语、格言和成语等

比较论证

包括类比论证和对比论证

类比的对象为具有相同或相似属性的同类事物;对比的对象为具有相反或相异属性的事物,比如大与小、强与弱等,可以是不同对象之间的比较(横向比较),也可以是同一对象自身前后不同阶段之间的比较(纵向比较)

比喻论证

以比喻者作论据去论证被比喻者(论点)

①以一般事物进行比喻论证,比喻应当贴切自然,要能恰到好处地说明被论证事物的特点,比如可以把老师比喻成蜡烛、春蚕,却不能比喻成抹布、扫帚。②以寓言或者神话作比喻进行论证

因果论证

通过分析事理,提示论点和论据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

①分析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②分析问题产生的多重原因,一层一层地追究下去,一直到显示出最终的原因为止。③分析异因同果、同因异果和互为因果等现象

其他论证方法还有:

①引申论证:是反证法的一种,又叫归谬法,是由反面论点引出错误结论来说明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先假设对方错误的论点是“正确”的,然后从对方的论点中导出一个荒谬的结论来,从而证明对方的论点不能成立。

②归纳论证:也叫“事实论证”,它是用列举具体事例来论证一般结论的方法。

③演绎论证:也叫“理论论证”,它是根据一般原理或结论来论证个别事例的方法,即用普遍性的论据来证明特殊性的论点。

3.论证的结构

一般来说,议论文的整体结构属于总—分—总结构,在分说部分,往往会采取并列、层进、正反的结构模式。驳论文,一般会采取先破后立或边破边立的结构模式;驳论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驳斥对方,即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4.论证的逻辑性方法,然后由此确立自己观点的正确性。

论述类文本的逻辑性要求比较强,表现在三个方面:①一篇文章的论点是一个体系,文章中的所有观点结论都应该紧紧围绕一个核心观点展开;②观点和材料之间契合度要高;③论述类文本的语言要具有严密性,如下定义要精准,做判断要有分寸。

精准答题

一、找得准

要想找得准,正常情况下只要根据选项内容就能找到原文段落中对应的语句,且对应的语句最多三句。但个别题目要找的范围不限于该段,有时会跨越段落。针对这种情况,要特别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特别注意信息前后间是否存在因果或条件关系,仔细辨析有无强加关系或颠倒关系的现象。

另外,要找得准,还有个快速诀窍,就是题号是与原文段落顺序对应的,选项顺序与段中语句顺序相一致。如第一道题目往往对应的是第一段,A项对应的是段中的前几句。当然,命题总有意外的。

二、比得狠(比对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是否一致)

(一)比对词语,看它与原文中的词语在其内涵与外延上是否一致。

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因此,比对的第一层是词语比对,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下列表中的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

比对词语

比对方法

设题陷阱

范围、程度词

比对选项句中和原文中的一些表范围、程度的关键词,如:全部、都、全、一些、部分、相关、所有、人人,必须、一定、严重、非常、可能、似乎等。

混淆范围

以偏概全时间词

比对选项句中和原文中的一些表示时间、结果的关键词,如:已经、将要、完成、成功等。

混淆时态

指代词

比对选项句中和原文中的一些代词,如:之、其、此、这、那、哪等。

偷换概念

是非词

比对选项句或原文中往往会出现含有肯定和否定的关键词,如:没有、每、无、无非、拒绝、妨碍等。

混淆是非无中生有

(二)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

句子之间常见的逻辑关系有并列关系、因果关系、条件关系、假设关系、目的关系、转折关系等,句间的语意关系,制约着句意的表达,关系的改变意味着句意的改变,即理解与作者看法的不同。

考试中常遇到的句间关系及比对方法见下表:

关系类型

比对方法

设题陷阱

因果关系

选项句与原文相似,比较:

1.选项句中的“因”与“果”在原文中是否在同一位置;

2.一些改换因果关系的关键词,如:之所以、是因为等。

关注三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因”的语句错断为“果”,“果”的语句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是因果关系;三是选项与原文的结果一样,但选项把原因给换了。

因果颠倒强加因果变换原因

假设关系

注意假设的前提及在这个前提下产生的结果,注意关键词,如:假设、如果、若等。看命题人是否把假设前提下产生的结果,或变成了现实,或变换了假设前提;或把假设关系变成其他关系。

无中生有不合逻辑

条件关系

注意原文是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注意关键词,如:只要……就……,只有……才……等。看命题人是否把两个分句间或是把充分条件换成了必要条件,或把必要条件换成了充分条件。

递进关系

注意前后句所在的位置及所表述的内容。注意关键词,如:不但(不仅)……而且(并且)……等。看命题人是否转换了前后两个句子间的关系,不符合逻辑;或把递进关系变成其他关系。

并列关系转折关系

注意表并列关系、转折关系的关键词,如:一……一……、不是……而是……(表并列),虽然……但是……等。看命题人是否把并列关系或转折关系的前后语句转换成了其他关系。

比对关系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比选项中的“因”和“果”与原文相比是否一致,有无倒置现象。

(2)对比选项中的改变因果关系句表达的语意与原文相比是否发生了变化。

(3)对比选项中的条件、假设、目的关系等,与原文的语法关系、表达意义是否相同。

(三)比对依据与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

1、看所述原因或条件在文中是否有依据

2、看所述结果(结论)在文中是否有依据

3、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

考场四“记住”

(1)记住:留意分散信息。有的选项信息涉及文章中不同的地方,甚至彼此间相距甚远。故要找足找全信息。

(2)记住:不能只看选项本身的对错,注意选项是否答非所问。

(3)记住:题干中有“根据”“证据”“原因”等字样,选项与题干之间一般要能构成因果关系。

(4)记住:有的选项要选最佳答案,而非正误选择。

5.论述类文本题常见考点

考点一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是阅读理解论述类文章的基础。所谓“文中”,一是指理解重要概念时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上把握全文;二是指理解时根据重要概念的具体语境来把握。所谓“重要概念”是就概念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常常与文章的整体内容和要传达的主要信息密切相关。理解“重要概念”主要包括理解“重要概念”的内涵、属性和外延。

【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幸福悖论”,指幸福增长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不一致问题,即通常所说的更多财富没有带来更大幸福。随着能源危机、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趋严峻,与生活质量相关的幸福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西方国家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就开展了幸福指数的相关调查研究。

1974年,美国南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理查德·伊斯特林发表了著名论文《经济增长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人们的快乐》,提出收入增加并不一定导致快乐增加,这一论点被称为“伊斯特林悖论”,也称“幸福悖论”“幸福—收入之谜”。国家之间的比较研究以及长期的动态研究表明,人均收入的高低同平均快乐水平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

“幸福悖论”问题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理论根源和切实的经验依据。传统的经济学认为,增加财富是增加幸福的主要方式。

“幸福悖论”并不是真正的逻辑悖论,其之所以作为悖论而引起人们的关注,恰恰体现了人类生活的丰富性、复杂性和统一性,同时也提示我们,人类对幸福的认知仍处于启蒙阶段。

(摘编自冯春芳、刘爱莲《“幸福悖论”的道德反思》)

下列关于“幸福悖论”相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B)

A.“幸福悖论”指人在获得更多的财富后,没有得到与财富增加相应的幸福快乐的增加。

B.“幸福悖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战争与社会道德滑坡,公众在动荡不安的国际战争中和平凡的社会生活中感受不到幸福指数的提升。

C.“幸福悖论”最早是由美国伊斯特林提出的,这个概念也可以表述为“幸福—收入之谜”。

D.“幸福悖论”不是真正的逻辑悖论,它能引起人们的关注,体现出人类生活的丰富性、复杂性、统一性。

解析对“根本原因”的解读错误,于文无据。

理解重要概念的含义解题技巧

1.“投石探波”定区间

在审清题干的基础上,在原文中找到被考查的概念最先出现的位置,以此为圆心,上下查找,确定信息区间。相关信息多数出现在文章前半部分的某个段落,但有的文章则分散在不同的段落。

2.文题对比细排除

找到各个选项与原文对应的文字,一一比照。一是比照选项与原文所阐释的角度是否一致,如原文说的是原因,选项变为结果;二是比照说法,看说法是否改变,若改变了,应判断是语言形式的改变还是语意的改变;三是比照选项与原文所阐述的概念的本质特征是否一致。

3.标志词语助判断

利用文中一些标志性词语解读文本,有助于作出正确的判断。标志性词语主要有:①角度性标志语——“角度”是指从哪个方面发表对问题的见解或介绍对象的特点。如“为什么、怎么样、如何、认为”等,即使有时没有这些语句,也可以根据句子、层次、段落等内容来概括,且题干、选项也会有所体现。②结构性标志语——即表明层次、段落、角度、内容等照应、转换、提起、总结的语句,如“首先、其次、此外、不过、但是、那么、所以、不仅、又、如前面所说的、在这种情况下、也、同时、因此、总之、由此看来、综上所述”等。③表示范围、性质、程度等的词语。如“更加、主要、所有、特别、可能”等。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中华是礼仪之邦,礼是中国文化之心。流传至今的儒家“十三经”中有三部礼学经典,习称“三礼”,一部是《仪礼》,记述周代冠、婚、丧、祭诸礼的仪式;另一部是《周礼》,记载理想国的官制体系;还有一部就是《礼记》,是孔门七十子后学阐发礼义的文集,凡四十九篇,虽以思想隽永、说理宏通见长,但亦不乏细节描述。《礼记》全书主要有语录、条记、议论等形式,内容贴近生活,文字相对浅近。

今人读《礼记》,至少可以收获礼仪规范。礼在社会生活层面属于行为规范,因而具有鲜明的可操作性的特点。《礼记》记载了许多言谈举止方面的细节,尽管时代不同了,但其中不少内容依然可以继承。例如《礼记》提到礼仪场合中的仪容仪态时说,“足容重”,步履要稳重;“手容恭”,拱手要高而端正;“目容端”,目光不可睇视;“口容止”,嘴形静止不妄动;“声容静”,不咳嗽、打喷嚏、哕咳;“头容直”,头部正直,不左右倾斜;“气容肃”,不喘大气;“色容庄”,神色庄重。《礼记》还提及各种礼仪禁忌,如“毋嗷应”,不要用号呼之声回应对方的呼唤;“毋怠荒”,体态要整肃,不可懈怠;“坐毋箕”,坐着,不可将双腿向两侧张开;“暑毋褰裳”,即使是暑天,也不要将裳的下摆向上撩起。这些都是文明时代民众必备的知识。

(摘编自彭林《〈礼记〉是我的案头常用书》)

下列关于《礼记》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D)

A.《礼记》是流传至今的儒家“十三经”中的三部礼学经典之一,另外两部,分别是《仪礼》和《周礼》。

B.《礼记》是一部阐发礼义的文集,总共有四十九篇,并非一人创作,而是孔门七十子后学的集体创作。

C.《礼记》一书思想内容隽永,说理宏通但不都是抽象枯燥空洞的议论,其中亦不乏具体的细节描述。

D.《礼记》全书都采用分条记述的语录体形式,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内容贴近生活,语言相对浅近。

解析“全书都采用分条记述的语录体形式,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错,原文第一段最后一句说:“《礼记》全书主要有语录、条记、议论等形式,内容贴近生活,文字相对浅近。”

考点二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重要句子”是就其在文中的表达作用而言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从作用上说,指那些能点明主旨的语句,或能显示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即人们常说的“文眼”。

(2)从语句特点上说,指那些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对文脉的推进与转接有关键作用的句子。

(3)从内容上说,指那些内涵较为丰富而且具有提示或引导作用的语句。

(4)从表达上说,指那些比较含蓄的有深层含意的语句。

(5)从结构上说,指那些结构比较复杂、对理解文意有直接影响的语句。

此外,从出现的频率上说,反复出现的句子也是重要的句子。

【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尚书》云:“德自舜明。”《史记》载:“天下明德皆自虞帝(虞舜)始。”舜帝是“德”的化身,简言之,舜文化就是舜帝身体力行所创造的道德文化,它是一种原生性的道德本体文化。因此,舜帝是中国道德文化的鼻祖。

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继承性。我们说孔子是儒文化的创始人,然而,孔子的功绩在于集文化之大成;儒家文化实际上只是孔子对舜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纵使是儒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仁”,也只是孔子在总结商周文化基础之上的画龙点睛。儒学三重道德——人伦道德、社会道德、宇宙道德的源头来自于舜帝的道德文化。楚简中的《唐虞之道》写道:“爱亲忘贤,仁而未义也;尊贤遗亲,义而未仁也……爱亲尊贤,虞舜其人也。”由此可以证实,儒家三重道德的基本构架就是发轫于舜帝所创建的道德文化。

以农耕文化为内涵的炎帝文化,以政体文化为内涵的黄帝文化,以道德文化为内涵的舜帝文化,这是中华文化的三块里程碑。农耕文化、政体文化、道德文化是中华远古文化的源头。又特别以舜文化为博大精深,它涵盖了社会、自然两大学科,其内容包括了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艺、民族关系等各个领域。舜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源头。__

(摘编自《舜文化》)

下列对文中“舜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源头”一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舜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源头。

B.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核心。

C.儒家文化脱胎于舜帝所创造的舜文化。

D.儒家文化是舜帝创造的舜文化的核心。

解析“儒家文化是舜帝创造的舜文化的核心”理解错误。原文第二段中说的是“儒家文化实际上只是孔子对舜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且句中讲的是“舜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源头”,与选项表述不一致。

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解题技巧

1.从句子本身入手

(1)解读关键词语

句子的含意常常由几个关键词语来承载,它们或表明对象、原因、方式、途径等,或有起承转合的作用。领会了这些关键词语的含义就能有效解读句子的含意。

(2)进行语法分析

(3)借助修辞分析

对于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弄清运用的修辞手法,就可能破解句子的含意。譬如比喻句就要理解喻体的含意并找出本体,而引用,就要弄清引用句子本身的含意以及引用的目的。

2.从句子位置入手

句子所在的位置不同,理解其含意需要搜寻的信息点的位置也不同。

句子的位置

信息搜索区间

起始句

答题区位在其领起的部分

收结句

相关信息宜从上文考虑

过渡句

相关信息要审视上下文

关键句

要关注与其相邻的上下句,联系文本中心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儒家的“天下”包含有两层含义:一,指与形而上意义上的“天”相应的一切形而下世界的总和,包括了普天之下的自然万物和人文世界生发存灭及其联结互动的具体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而人在天地之间,其行为要合于天道,才能尽天命之性,化育万物。二,指中国与四方的总和,包括地球上所有国家和人民。“凡在天下九州之民者,无不咸献其力,以供皇天上帝。”(《礼记·月令》)因此,人们都应遵从上天的旨意与命令。

儒家的天下观旨在构建理想的“天下”秩序。在儒家看来,拥有崇高德性的“圣王”上承“天命”,作为“天子”来执政天下。就是说,“天命”只落实在“天子”的位置上,而不是具体人上,“天子”保持有“天命”的唯一办法就是“敬德”。孔子指出,治理天下国家者,首先要修养自身、尊重贤人、爱戴亲人、尊敬大臣、体察群臣、爱护百姓、招来百工、怀柔四夷、安抚诸侯。如能依此九项而为,则天下归服。

要使“天下”有序,就要“协和万邦”。《尚书·尧典》中记载,帝尧家族内部关系融洽后,又先后在各部落以及更远的外邦间次第推行德治与仁爱,使各部落以及外部邦国和平有序。显然,儒家把“和”看作是处理中国与外国关系的思想准则。“和”是天下通行的道理,是天下各安其所的交往方式。而“和”的本质是“仁”,这是儒家所倡导的“忠恕”之道。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不仅适用于人际关系,也适合于国家间的关系。为此,孔子还从“仁”的普遍伦理确立了人际关系的两原则,“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这两条原则,就是要求自尊和尊人,把自我与他人同等看待,承认他人与自我的相同心理需求。从这个“推己及人”的过程中,体现了一种崇高的宽容和尊重精神。《左传》作者曾将这种“仁”推及国家间的关系,认为“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儒家崇尚和谐,强调“和为贵”。如何达到“和为贵”?其中的重要途径是“和而不同”。孔子曾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就是说,君子追求和谐,不但承认差异,而且尊重并容许有差异;而小人却是强求一致而造成相互之间不和谐。“和而不同”,在处理国家间的关系上,就是要允许、承认并尊重各国间的文化、信仰和制度的不同,求同存异,从而实现和谐共处。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尽管儒家主张“天下一家”,但后世儒者却多主张“王者不治夷狄”。他们旨在阐述,“中国”帝王不要去直接统治“夷狄”,应与“夷狄”各守其境,和平相处。显然,这也显示出“和而不同”的原则理念。所以,即使是明朝派遣郑和率领庞大水军巡游东南亚以及印度洋诸国时,他们也是秉持着“圣王”对于“夷狄之邦,则以不治治之”的坚定理念,来处理与这些国家间的政治关系。

(摘编自陈尚胜《中国古代的涉外理念》)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儒家所说的“天下”既包括普天之下的自然万物和人文世界生发存灭及其联结互动的具体空间,也包括地球上所有国家和人民。

B.从历史典籍来看,儒家认为“和”是处理中国与外国关系的思想准则,“和”是天下通行的道理,是天下各安其所的交往方式。

C.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不仅适用于人际关系,也适合于国家间的关系,孔子认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原则就是自尊和尊人。

D.在处理国家间的关系问题上,儒家认为要允许、承认并尊重各国间的文化、信仰和制度的不同,求同存异,从而实现和谐相处。

解析“孔子认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原则就是自尊和尊人”说法错误。根据原文第三段可知“自尊和尊人”是孔子确立的人际关系的两条原则,《左传》将其推及国家间的关系。

考点三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筛选信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经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整合信息,则要对筛选出的信息重新进行组合、归纳,使之符合考题要求。

文中重要的信息主要有:①文中的基本概念和新的知识;②对重要概念的解释和阐述(特别是有关特点、原因、表现等信息);③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④文中的标题、概括句、过渡句、文后的注释。

【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中国建筑似乎一直在追求着曲线的性格:汉魏古拙,唐辽遒劲,两宋舒展,明清严谨,其间还有地方风格的差异。本来中国建筑的木结构是以逻辑结构和艺术构图的严整规划来显示其理性精神的,但就在结构最要紧的屋顶上又突出显示了奇特的浪漫情调。这一现象非常生动地表现出那种理性中有浪漫的传统美学精神,它说明精神可以注入物质,审美可以运用逻辑这样一种人的能动力量。同时也说明了中国人对诸如圆通、婉转、湿润、缱绻等风神品格的追求,总是在可能借助的审美对象中着意加以抒发,屋顶曲线就是审美意识的借题发挥。

理性与浪漫的交织,最典型的莫过于园林艺术了。中国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种种引人入胜之处早已蜚声世界。这里着重要说的是在所谓模拟自然、咫尺山林的诗画意境中的审美主导精神,传统园林不乏奇特而浪漫的造景题材:汉武帝的上林苑、建章宫,设牵牛织女象征天河;西汉梁孝王兔园中有百灵山、落猿岩、栖龙岫、雁池、鹤洲……清圆明园“移天缩地在君怀”,集中了江浙名胜;避暑山庄概括了江南塞北、长城内外的雄奇景物。私家园林虽没有这种气派,但也力求在不大的空间内表现出多种意境,经常在匾联中加以阐释。题材如此驳杂,画面如此变幻,但最终还是清醒地在理性指导下创作。所谓意境如果没有游赏者参加共同创造,单纯的花木山水亭阁实在活力不大。它必须调动一切可能调动的因素,创造出诸如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涉门成趣、曲径通幽等多变而流动的画面,把游览者置于时间的推移序列过程中,达到“步移景异”,才能触景生情。造园的手法很多,《园冶》的作者声明“造园无格”,不过“得景随形”“俗则屏之,嘉则收之”而已。

与日本园林相比,这一点就更加清楚。日本园林受佛教影响很深,常常追求静观内省的意境,精巧而素雅,富有出世感。中国园林则以《园冶》总结的“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说得最透,它体现了入世的进取力量。日本园林可居可悟,而中国园林更多的是可赏可游。这种入世的理性,以康熙皇帝御制《避暑山庄记》谈的最为切实:“度高平远近之差,开自然峰岚之势。依松为斋,则窍崖润色;引水在亭,则榛烟出谷……至于玩芝兰则爱德行,睹松竹则思贞操,临清流则贵廉洁,览蔓草则贱贪秽,此亦古人因物而比兴,不可不知。”

一切诗情画意,寄情托性,还得观赏者审美心理的再创造。这种积极进取的,既是理性分析的,又是浪漫想象的生动交融,才是中国园林的主导精神。因而充分调动一切自然的、人工的条件,尽量创造丰富而流动的画面,提供可供驰骋想象力的广阔场地,才是中国园林的主要手法。

(节选自王世仁《理性与浪漫的交织》)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中国建筑与园林艺术都有各自的建造理念和不同的审美表现,但理性与浪漫的和谐统一却是其共同的追求。

B.中国传统园林艺术非常强调游赏者在园林意境美创造中的作用,一个园林缺失了游赏者的再创造,就会变得枯燥乏味,失去活力。

C.日本园林深受佛教影响,常常追求静观内省的形式,注重居住环境的精巧和素雅,强调人在其间获得的出世体验。

D.中国园林既是理性的,又是浪漫的,既注重自然环境的特点,也强调人工创造的能动性,充满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解析“追求静观内省的形式”一句偷换概念,把原文中的“意境”换成“形式”;“精巧和素雅”指的是园林的特点,而非“居住环境”。

【知识储备】

筛选信息往往与整合信息联系在一起,作答时要注意:

1.同一信息。文章往往在表述同一内容时会变换不同的说法,但这些不同说法体现的信息是一样的;或者命题人在设置选项时故意变换一种说法,其实这种说法和文本中的说法是一个意思。判断信息是否同一是整合信息的一个难点。

2.遥远信息。在一篇文章中,解说同一观点的材料可能不集中在同一段落或相邻的段落,可能相距较远;或能支持某观点的句子、名言、例子相距较远,这些信息不聚在一起,但解说的是同一观点。阅读时要善于寻找遥远的信息,并把它们拉近,使其聚在一起。寻找遥远信息是阅读文章,特别是阅读论述类文本经常遇到的问题和难点,也是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重点之一。

3.潜在信息。“潜在”或是言在此意在彼,或是有隐含的意思,亦即话外之音。如果离开具体的语境,该句就不再是这个意思了。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解题技巧

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信息的基础。具体来说,论述文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

第二步:确定筛选信息的区间。信息筛选的依据主要是题干和文本。做题时,认真分析题干,明确命题的指向至关重要。明确题干要求后,就要回到文本上来,迅速找到筛选区域,找准与试题的选项对应的原句。

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这里需要了解命题者命制试题干扰项时常用的方法:①删减原文中的某些修饰、限制成分,从而造成原文意的减损或扩大;②改变原文中某些词语或句子的顺序,从而导致原文语句含意的变化;③改变原文的说法,将未然说成已然,部分说成全体,个别说成一般,主观说成客观,诸如此类;④在保留原文基本内容的前提下,看似不经意地漏掉原文中的某个词语,实际上是“暗藏杀机”;⑤在拼凑原文某些语句时,命题者常常无中生有地加入自己的“私货”,从而造成干扰。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部中国文学史究竟应该从何时说起?这看起来是个简单的问题,但是要说清楚并不容易。从理论上讲,我们可以把艺术的起源追溯到与人类的起源一样久远。从后世的文献记载出发,我们也可以作出适当的想象性描述。如《礼记》所载的《蜡辞》,《吴越春秋》中提到的《弹歌》,还有先秦两汉文献中留下的关于炎黄大战、大禹治水等的神话传说。我们自然不能轻率地将这些历史的记载否定,然而所有这一切都属于后世的记忆,暂时又难以得到实物的证实。然而幸运的是,我们发现了大量殷商时代的甲骨卜辞,发现了铜器铭文,我们有在传世文献中保存下来的《盘庚》和《商颂》,还有在先秦两汉传世文献中有关殷商时代的遗文遗诗与神话传说。它们之间互相发明、互相印证,共同构建了殷商文学的历史。从此,中国文学脱离了传说的时代,步入了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新的时代。

甲骨文带给殷商文学的意义,从文学的角度来讲,我们首先要考虑它的文字载体意义。这有两点,一是这些文字数量庞大,结构完整,说明它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二是这些甲骨卜辞的文字书写已经具有了相当的叙事条理,甚至有了基本的文例程式,一篇典型的甲骨卜辞会同时包括叙辞、命辞、占辞、验辞等四大部分,有着完整的叙事结构,辞汇丰富,语言简洁,体现了叙事文的初步技巧,因而我们可以将其纳入早期文学的范畴,它本身就构成了殷商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与甲骨文相提并论的是铜器铭文。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制造,到殷商时代达到了一个高峰,出土器物中有些相当精美,其中有些器物上也刻有文字。将殷商铜器铭文上的文字与甲骨文字进行比较,会发现二者在字形结构的组合上有许多共同之处。但是作为铸造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因为其书写工具不同,方式不同,记述功能不同,二者之间又有不同的文字特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殷商铜器铭文中,几十字以上的铭文很少见到,大多数只有几字,而且好多字是合体字,具有鲜明的图案特征。因而,铜器铭文代表了殷商文字书写的另一种情况。

商代社会是否还曾经存在过其他的文字书写形式?是否还有其他文体的文学?当然有。何以知此?这是由甲骨文与铜器铭文的特殊用途考知的。我们知道,占卜在殷商王朝的生活中虽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它毕竟只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在青铜器上铸字的活动更是如此。那么我们自然就会想到,当时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无数重要的事情,又记载在哪里呢?《尚书·多士》曰:“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多士》为周初时文献,是周公训诫殷商旧臣的记录。可见,“册”与“典”乃是殷商时代更为重要的文字文献。

(摘编自赵敏俐《殷商文学史的书写及其意义》)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A.甲骨文带给殷商文学的意义,首先是文字载体意义。因为甲骨文是相当成熟的文字,在已发现的殷商时代的甲骨上,甲骨卜辞文字数量庞大,结构完整。

B.甲骨卜辞的文字书写叙事条理清楚,甚至有了基本的文例程式。叙辞、命辞、占辞、验辞,是一篇典型甲骨卜辞的构成部分。

C.甲骨卜辞是殷商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早期文学的范畴,它辞汇丰富,语言简洁,有着完整的叙事结构,体现了叙事文的初步技巧。

D.代表殷商文字书写另一种情况的铜器铭文与甲骨卜辞相较,书写文字较少,大多是合体字,具有鲜明的图案特征,这缘于其书写工具不同,方式不同,记述功能不同。

解析“首先是文字载体意义”曲解文意。原文第二段的表述是“甲骨文带给殷商文学的意义,从文学的角度来讲,我们首先要考虑它的文字载体意义。这有两点,一是……二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