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就是指制定教学计划,包括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通常说的备课一般是指准备课时教学计划的教案,备课的内容很多,主要有:学习课程标准、熟悉教材、熟悉学生、编写教案,并在此基础上具体地确定教学方法,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物理教师备课公众号?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物理教师备课公众号(物理教师备课指导)

物理教师备课公众号

备课就是指制定教学计划,包括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通常说的备课一般是指准备课时教学计划的教案,备课的内容很多,主要有:学习课程标准、熟悉教材、熟悉学生、编写教案,并在此基础上具体地确定教学方法。

一、备教材

教师在备课前首先应该吃透课标,课标中有详细的针对每部分知识的目标及要求。在吃透课标的基础上吃透教材,即把教材变成自己头脑中活的东西,把教材上的文字,变成自己的语言,用自己的语言讲课、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才能听的懂。为此应该作到以下三点。

(1)通读是基础

上课前要通读教材,明确教材的逻辑系统,分清主次,区别出重点和一般,使教师能总揽全局,居高临下地处理教材。

弄清教材中五个方面的问题:

1. 全教材的编写意图。

2. 全教材内容的大体安排顺序及特点。

3. 各部分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4. 教材内容的知识结构体系。

5. 各部分教材内容的知识类别。

(重点知识、重要知识、一般知识)

(2)单元备课是桥梁

教师备课时要通盘考虑全章,理出中心线索。掌握这一章、节的层次结构,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明确教材的来龙去脉。做到前有铺垫,后有照应。如果讲一节、备一节,胸无全局,就很难掌握住知识的重点和关键。

实习生在备课时就常出现这类问题。在讲“滑轮”一节时,动滑轮是教学难点,它也是突破下节滑轮组这一难点的关键,然而实习生只分析了动滑轮的特点和实质,而没对这些特点做进一步的引伸分析,省力一半是由于两根绳子承担重物重力的原因。

所以备课时要通盘考虑全章,理出中心线索。

例如:“浮力”这一章内容可归纳为:

一个重要概念——浮力;

一个重要原理——阿基米德原理

两个重要条件——物体的沉浮条件、物体浮在液面上的条件

其中阿基米德原理是重点,浮力是贯穿始终的重要概念,只有弄清浮力的概念,才能正确掌握阿基米德原理,而学好了“两个条件”又能起到巩固阿基米德原理的作用,根据以上分析即可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的、重点、课型和教学方法等。

(3)精读是关键

精读:就是深入钻研教材,达到全面掌握以至精通教材。为此应该做到“懂”、“透”“化”。

“懂”:就是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对每个习题、每个实验甚至每个字,都弄清楚。

“透”:对教材熟练掌握,运用自如,做到举一反三。

“化”:把教材内容化做自己的语言,讲给学生。

把知识分解为:

已知——通过复习就可以解决的。

半知——通过教师启发学生就可以自己理解。

不知——通过教师的启发式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

好处:分解知识就是把教材中的知识纳入到学生已知的知识系统中,使学生学到的知识越多,越感到学习物理轻松有趣。

二、备学生

(1)备学生的内容

对初中学生:

学生来源(城市、农村、小学实验师资条件);

知识基础(数学、实验、小学自然常识或科学课程、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等);

非智力因素(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

男女生比例及个性上的差异。

对高中学生:

学习物理的兴趣心理;

层次差异;

对原来知识掌握情况等。

(2)备教法

教师不仅需要在课前了解学生的具体学情,更应该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教法学法,依据课题,教师可以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A.怎样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B.如何深入浅出地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如何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怎样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C.每次学生学到这里会出现什么毛病和倾向?如何预防?哪些是学生容易模糊的?如何讲清前后有关知识的区别?

D.如何突出重点?怎样突破难点?怎样抓住学好这节课的关键?

E.做什么演示实验?学生应配合做那些?如何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如何边讲边演示?如何得出结论?

F.如何精讲多练?讲练结合?

G.如何通过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3)新教师备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新教师存在的问题是:备课时,广注意知识的传授而把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抛在脑后。我们学习教学法这门课的目的就是要求大家把这些理论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去,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首先,教学原则是共性的东西,是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每一节课都要贯彻这些原则。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个性的东西,为了贯彻教学原则,不同的章节我们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并不一样。在备课时就要强迫自己考虑这节课我应当选用哪些方法和手段去贯彻这些教学原则。

比如:压强和功都要贯彻激发兴趣启发思维的原则,但是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并不同。

压强的教学可以通过演示小桌的桌腿和桌面在沙子里陷入的深度不同引入压强这一概念或讲述按图钉也可以通过讲生活实例,例如,人在泥地里行走等等。

“功”比较抽象,怎样使学生形成这一概念,我们可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感受理解。

又如:怎样贯彻巩固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速度、密度做一些习题就可以了。对于压强、功、焦耳定律,首先归纳总结,再做题。对于更难的知识,液体内部的压强,需要上习题课才能巩固所学的知识。

另外,教学方法不能乱套。对于容易的内容,基础好的学生可采用阅读、讨论法。对于难的内容,如:功、能量、磁场就应以启发式讲授为主。

其次,教师应把握好课堂每个环节的时间。引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需用多长时间,备课时都要考虑到,避免课讲了十几分钟就完了。

最后,对于教案书写需注意的是:要写明重点、难点、时间安排、严格按课本要求写。有的学生写的过细,这样也不好,这样讲出的课发死。

以上是针对新教师在物理学科备课中需注意的一些事项进行了适当提示,物理学科是一门自然科学,因此备课中一定要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相联系,体现出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考教师就关注微信公共号17学堂!

考证考编视频课全都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