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冬天很冷,尤其是今天,喝完豆浆,毛孔刚刚张开,等车时,风簌簌地吹过来,吹个猝不及防,眼泪一下就来了。


老还珠格格小燕子入住漱芳斋(还珠格格小燕子)(1)


流眼泪这件事,没有不良情绪,单纯只是用眼过度,然而之后便神清气爽。冬天的大北京隐藏起它所有的美好。仿佛一只巨兽,隐蔽在它的硬壳下,让人寻不到它的味道。如果不是旁人说话时带的那熟悉的流氓气又慵懒的京腔,谁会料到此刻身在北京啊!

老还珠格格小燕子入住漱芳斋(还珠格格小燕子)(2)


国博宝贝让人眼花缭乱,如下这件,便是钧窑出产的玫瑰紫海棠花盆。


老还珠格格小燕子入住漱芳斋(还珠格格小燕子)(3)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这就是钧窑 。


钧窑烧制相当有技术含量,烧制温度1300度,上下不能超10度。高于10度颜色会愈浅至无,低于10度则深至黑。


古人没有精准测量仪,要精确到10度以内,他们怎么做到的?需知蜡烛两三百度,煤气三四百度,到升一千三百度,颜色必然是一片惨白,误差十度这么精确,肉眼很难区分。


有人说,手拿茶壶,喝口水,喷窑炉里,看他蒸发快慢就可以测量,这种说法有待考证;又有人说,拿火照和瓷器一起烧。火照身上有孔,测温度时,用长勾把火照勾出来。烧窑需要多次测量校准,而每个火照只能用一次,所以在初入窑炉时,会随带多个火照。这种看火候的窑工被称为把桩师傅,十年才能培养出一位。


制陶方法和蒸馒头手法类似,蒸馒头时,要先拿一块面试碱度,合适了才会放馒头下锅蒸。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花盆是用来干什么?种花吗?您错了,这是用来拜石的。说到拜石,不得不提一人,就是著名书法家米芾。


米芾书法造诣极高,性格古怪,还有洁癖。他爱石如醉如痴,曾多次为石头荒废公务,上司气的牙痒痒。


有一次,他看到一块怪石,喜欢的不得了:这石头应该拜。遂换官衣官服,转头便拜。又一次看到一块丑石说,石兄啊,想你想了二十年,爱你爱到骨头里。还有一次,偶遇一块如山峰般的砚石,抱着睡了三天三夜。


听说涟水县盛产奇石,米芾特地申请去当地做县官。好友苏东坡取笑他:你呀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石头也。


老还珠格格小燕子入住漱芳斋(还珠格格小燕子)(4)


拜石花盆产自宋朝。上两道釉,里青蓝外紫。盆底刻8字,寓意不是您想象的发发发,而是指,这是同批出产的第八个盆,花盆曾被摆放在故宫重华宫,也就是小燕子住所漱芳斋是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