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衙署馆藏文物——

城门匾额:记录绥远城的岁月沧桑

为什么以前每个城市都有城门(记录绥远城的岁月沧桑)(1)

承薰门匾额

为什么以前每个城市都有城门(记录绥远城的岁月沧桑)(2)

镇宁门匾额

□文/图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李蒙

在呼和浩特这座现代都市中,藏匿着三百年前的历史与遗迹,如果仔细探寻,就会发现蛛丝马迹,说不定在一处不起眼的废弃石堆中就可以发现珍贵文物。您别不相信,就在将军衙署博物院内,可以佐证清朝政府建设“绥远城”的重要文物——“城门匾额”,就是被人们在废石堆中发现的。作为历史上重要的军事驻防城之一的“绥远城”,它城门之上高高悬挂的匾额极具特殊意义,接下来就听记者娓娓道来。

一座城市的记忆

走进将军衙署博物院内,四堂一楼展厅摆放的2块大汉白玉石门匾格外引人注目,它们规格尺寸相同,均长154厘米,宽73.5厘米,厚25厘米,正立面分别用满、汉、蒙三种文字写着“承薰门”和“镇宁门”。书体浑厚苍劲,文采奕奕,正文四周饰以卷草纹。两匾风格古朴、敦实,这就是当年清朝绥远城南门和北门的门匾,国家一级文物。这2块匾额犹如“绥远城”剩下的碎骨,从中依稀可以看到当年城池的轮廓。

雍正十三年(1735年),清廷在归化城东北五里处勘定一处新址,作为右卫城北移屯兵之用。乾隆二年(1737年)始建,乾隆四年(1739年)告竣,清廷赐名“绥远城”。作为北部边疆非常重要的军事驻防城,清朝政府非常重视,清朝入主中原后,大多沿用明代城池的设计,城内街道整齐、布局合理。以钟鼓楼为中心,分出通向东南西北四城门的四条主干大街。四座城门分别为:东门“迎旭门”、南门“承薰门”、西门“阜安门”、北门“镇宁门”,这四块城门名额都用满、汉、蒙三种文字雕刻着。出于防卫考虑和风水讲究,城内东街和北街在东门、北门处设置直弯,形成“东西门不对,南北门错开” 。各城门前有半圆形瓮城,上有箭楼,各两层三楹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座城市原本的建设结构、布局等等已经从地面消失,现代人很难一睹真容,但唯独这遗留下的两块匾额,成为肉眼可见的古城遗迹。

乾隆亲题匾额

清政府出于军事和政治上的需要,于乾隆四年(1739年)建成绥远城。绥远城四个城门匾额都是乾隆皇帝亲自命名并御笔亲题,东门曰“迎旭”,南门曰“承薰”,西门曰“阜安”,北门曰“镇宁”,镶嵌于城楼门额之上。从几座城门的名字,我们也可以看出大清统治者对于绥远城的兴建所给予的期望。东门称“迎旭”,取迎接东方旭日之意。这里也将京城暗指为旭日,意为绥远城像被朝阳照耀一样,接受皇恩的普照;南门称“承薰”,薰指的是一种香草,暗指朝廷对绥远城的恩泽,仿佛绥远城就沐浴在大清统治者的恩泽中;西门称“阜安”,有国富民丰、安居乐业之意,这与我们今天的“富民强区”战略如出一辙;北门称“镇宁”,北方是清廷国防要害之所在,镇宁即有镇守稳定北方疆土的含义。由这几座城门的名字,可以看出朝廷对于绥远城的重视程度。

两个匾额幸运遗存

4块匾额伴随着绥远城经历了中国北部边疆200多年的沧桑巨变。时光弹指一挥间,随着时代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绥远城逐渐发展扩大为今日的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期间,一些旧有的设施或被拆除或在拆除中丢失,4块门匾就是因为被忽视而湮没消失。但幸运的是,1983年,在内蒙古大学校园一处偏僻的石堆里,南门城门匾额“承薰门”被内蒙古大学教授、满学研究者佟靖仁发现,并及时加以保护;2003年,北门城门匾额“镇宁门”被呼和浩特市年逾七旬的老人王占义从一处建筑工地发现。现在,两块城门匾额均收藏在将军衙署院内,成为馆藏一级文物。

如今,我们只能从“承薰门”和“镇宁门”匾额,感受当时绥远城的巍峨和庄严。从“承薰门”和“镇宁门”于乱石堆中被发现来推测,当年各城门拆除过程中,4块城门门匾未被重视而随意丢弃,所以另外2块“迎旭门”和“阜安门”匾额可能至今依然静静地躺在呼和浩特某个角落,等待某一天,突然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