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传清韵廉洁树新风作品 张时代风尚弘(1)

张弘 《沧海寻古》

翰墨传清韵廉洁树新风作品 张时代风尚弘(2)

张弘 《广州地铁之二》

翰墨传清韵廉洁树新风作品 张时代风尚弘(3)

张弘 《岭南印迹系列之四》

作为很早就崭露头角的人物画名家,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张弘却极少举办个展,总是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创作和教学中。尽管如此,在各种大型主题性展览上,他的作品往往会在芸芸诸作中跳脱出来,让人眼前一亮。

譬如,在刚刚结束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览”中,张弘的作品《沧海寻古》,就显得很贴近时代又很新鲜,让人忍不住停下来驻足欣赏;去年,在“大潮起珠江——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上,同时于中国美术馆展出的、时隔34年的两张作品——《新港》及《广州地铁》,不仅引来观众热烈“围观”,新华社等媒体更做了专题报道。

从艺四十年来,张弘是如何做到在创作中既“张”时代风尚,又“弘”笔墨新意的呢?这就随记者来走近他吧。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江粤军

触角敏锐如新闻记者

1979年,张弘以武钢工人的身份考入了广州美术学院。因为有着鲜活的生活体验,本科毕业创作时,他画了有关武钢的一组工笔作品,拿到了班上的高分,作品被学校收藏了,他也得以留校任教。在美院当老师的第二年,第六届全国美展来了,当时主抓科研教学的副院长杨之光,鼓励新人一定要认真准备,积极参赛。张弘与同班留校、工笔画非常好的同学马文西,一起合作了《新港》,并因为题材独特、面貌新,一举获得了全国美展的优秀奖;去年,在“大潮起珠江——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上,也再次获得了高度关注和评价。

“当时虽然还没什么大数据分析,但我们根据能够找到的一些画册,发现大家基本还是集中于表现农村题材、少数民族题材等,我想我们要画就画城市题材、工业题材,而且要彰显广州的发展变化。那时候,广州的马路上不时能看到拉着集装箱货柜的大卡车,车厢五颜六色,非常抢眼,我们打听到是来自黄埔新港,就决定去实地采风。”

到了现场,码头上成百上千个的集装箱,还有不远处停靠的万吨巨轮,更是让他们热血沸腾,由此而诞生了非常具有时代气息的《新港》。

在全国美展上获奖,使得张弘确定这条路是走得通的,也容易跟别人拉开距离,有所不同。而作为杨之光老师最后一批入室弟子中的一员,老师的创作取向、岭南画坛的风尚,也给张弘以影响。

在广美读本科的时候,杨之光就是国画系主任。后来张弘考取了中央美院的研究生课程班,又跟着田黎明学没骨人物画,当时中央美院也请杨之光为他们授课。“他经常让我们上他家里去,有一次他说自己年纪大了,不会再收学生了,我们这几位就是他最后一批入室弟子。杨老师的作品我太熟悉了,每一个重大历史时期他都有代表作。记得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给他办了一个展览,题目就叫‘扬时代之光’,真是太贴切了。”

张弘的艺术触角,也常常敏锐地伸到时代最前沿。像他2008年创作的《东方寻梦》,在题材上已经涉及海上丝路。早在2005年哥德堡号来到广州时,他就对此很留意。“通过《广州日报》收集了不少素材。”张弘笑道。本次广东省美展参展的作品《沧海寻古》,也是他早在4年前就创作了的。对打捞沉船的事,他一直就很关注。现在他正为国家大型美术创作工程创作一个草图,便涉及到了一个不太为画界留意的题材,在北京与相关专家探讨选题与画面构图时,他介绍得一清二楚,中国文联的领导都不由得点头称道:“这画家还真是做了功课的。”

“作为一名艺术家,我觉得一定要关注当下,了解社会变迁。画历史题材需要借助很多文字资料和过去一些影像,局限性比较大,我还是更愿意画我眼中所见,心中所想。所以,别人开玩笑说我都有点像新闻记者了。”张弘再次笑道。

笔墨求新 调整永不停

就读广美国画系之前,张弘既没接触过国画,也不怎么喜欢国画。他是从西式素描开始进入绘画领域的。启蒙老师曾在中央美院进修油画,素养挺高,常常跟他讲莫奈、马奈等大师,强调印象派打破了之前“固有色”思想,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那时候他能接触到的国画精品也极少,了解得不深,就觉得国画面貌太相近了。到了国画系以后,随着视野的开阔,张弘才日渐感受到传统绘画的博大精深。但启蒙老师对创新的强调,已然在他心中播下了种子。因此,在笔法、构图上,他总是有意识地追求形式感;在色彩上,也更追求高级灰,或者用些浅淡的敷色,有点像浅绛山水的味道。“不过传统浅绛山水用的是花青和赭石,也程式化了,我一般调很多颜色,可以说是将浅绛山水色彩的通透和西画色彩的微妙变化相结合。虽然说墨分五色,但我在画中总会用一点颜色,这些细微处理,更符合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审美眼光。”

当然,早些年,张弘在用色上会更浓烈些,对笔墨韵味讲得少些,后来接触传统的好东西多了,就更偏向水墨了,用笔上也更讲究了。“艺术家在不断的选择与调整中,才能避免在手法上过早定型。”像《东方寻梦》,在构图上,张弘参考各角度的照片,把三维立体的船头“压扁”,变成平面的,这样在视觉上就容易产生当代感觉,在船的桅杆和风帆上,讲究线条,突出写的味道。

因此,对于很多人探讨该不该“画照片”,张弘认为这是个伪命题。“照片对画家是有帮助的,关键看你怎么用。完全照本宣科,肯定有问题,但作为辅助形式还是很有效的。艺术家脑海里一定要有画面感,而不是简单直接复制照片。”

譬如《沧海寻古》,照片也给他提供了基本的沉船结构参考。在构图上,张弘动了更多脑筋。“经常一张画要画十几个构图,反复调整,感到较满意了才下笔。”这件作品里,张弘没有用一点白颜色,但有灯光的温润感觉,完全是靠留白制造出来的,而这考验的便是功力了。

“艺术一词中就包含着术,国画也不例外。要讲构图,讲黑白灰,最后笔墨还要把控得得心应手。最近我让一个研究生将一张人物画的背景画重,她说那样画人的脸可能就被‘冲’没了。我便给她演示,隔着脸部很远的地方下笔,墨慢慢渗透,渗到脸的边缘就基本停住了。她问我怎么做到的。这其实就是经验,要用心去把握笔性、墨性。写意画还要做到能粗能精,就像齐白石的花卉,画得很泼辣,昆虫则极为精妙。放的过程要收得住,这才是真正地驾驭笔墨。”

善于观察速写不离身

尽管在创作上张弘可谓一路凯歌,但他从不讳言考入广美时,素描、色彩分数特别高,创作却不及格。正是这一短板,激发了他要在四年里面将创作补上来的动力。

“当时的教学安排比较合理,每一年都有一门跟创作有关的课,训练得比较多。我自己也喜欢思考总结,所以到毕业时创作成绩已在班上名列前茅。”

留校当老师以后,张弘非常重视学生们的创作练习,强调观察、提炼的重要性。特别是第六届全国美展获奖,第七届全国美展他又有两件作品入选,有段时间系里曾把张弘专门从国画教研室调出,组建了一个创作教研室。他负责全系绘画类的创作课,协助教育系其他老师做好创作教学。这段经历能让他集中时间研究创作的基础规律,对其日后的艺术发展也极有帮助。

因此,张弘渐渐养成了时刻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也一直跟学生们强调要多画速写——一方面是练手,一方面是锻炼概括、组织画面的能力。在他看来,所有生活都是可以入画的,关键怎么去表现。“各种规格的速写本我都有,在不同场合遇到能打动我的场面随手就会勾画一张。”

所以,张弘既能画重大题材,更能画城市里的芸芸众生。备受称道的《广州地铁》,展现的人物便是普通上班族、学生、老人、外国游客,而这最后呈现的25名乘客,是他从收集的上百个人物素材中提取的。

正如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张幼云所谈到的:“就传统写意画而言,画家所写之‘意’,本来应包含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一为自然对象之‘生意’;二为画家主观之‘情意’……(张弘)始终坚持在写生基础上进行创造,通过敏锐捕捉生活中能让他眼睛一亮的生动形象,进行提炼概括和意匠经营,最终通过笔墨语言的凝练表达,升华为富于生活情趣的艺术作品。”

通过画册我们就能看到,无论是晨练的老人还是打门球的宿将,无论是跳街舞的学生还是玩滑板的儿童,无论是机场卫士还是潮流发型师,在张弘笔下都成为充满活力的城市代言人。作品中体现城市的温度,正是张弘在艺术上的一贯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