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60余天的淮海战役,发生了很多令人难以想象的事。国军中有这样一位将领,他是杜聿明、邱清泉麾下的悍将,淮海战事打响时,他只是个师长。然而,战事结束前的半个月,他却官运亨通,连升两级。先是被提升为副军长,很快又被提升为军长。不过刚提为军长仅四天,便被解放军生俘。

他就是国军悍将邓军林。

杜聿明其实挺厉害(他是杜聿明爱将)(1)

杜聿明邱清泉麾下师长这一级,他是打仗最狠最猛的悍将之一。

邓军林作为黄埔五期生,属于“根正苗红”。他的成名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在任第5军新编22师65团团长时,参加了著名的昆仑关抗战,曾三度突入昆仑关口,率军攻克昆仑关主峰,荣获二等宝鼎勋章。在缅对日作战期间,曾“率部支援戴安澜师安全撤离同古城,并率部在同古至司瓦一线,重创日军第18、55军团”。

解放战争开打后,邓军林在邱清泉麾下的5军任旅长,后任70军96师师长兼第1快速纵队司令。可以说,他是跟着邱清泉打满了内战的大半场,先后“在苏中战役、定陶战役、巨野战役、丁里长大战等战役中,多次与人民解放军交手,有得有失”。

总的看,作为杜聿明、邱清泉麾下的悍将,邓军林以猛打猛冲、不怕死而闻名。抛开政治不谈,只从职业军人角度讲,邓军林在国军中军、师这一级悍将方阵中,排名应该还是很靠前的。正是基于此,他一直深受杜聿明、邱清泉的器重。这也为他在日后的淮海大战(国民党军称之为徐蚌会战)中突击连续提升埋下了伏笔。

国军徐蚌会战中炮制的“潘塘大捷”,他是最出风头的悍将之一。

淮海大战中整体来讲,国民党军尽管兵力上占有优势,但在招法上却处处被动、乏善可陈。唯有“潘塘大捷”,虽有被国民党军大肆炮制吹嘘之嫌,但不管怎么说,在这场潘塘的遭遇战中,由于最后解放军主动撤出阵地,还是被国民党军抓住不少由头而大做文章。

而大做文章之中,必定要有主角。原本上杜聿明和邱清泉主要是派74军(在孟良崮战役被消灭后重新组建的)攻打潘塘的。由于担心该军在与韦国清的苏北兵团对决之中有所不支,邱清泉便将邓军林的96师主力加入到潘塘之战中来。

杜聿明其实挺厉害(他是杜聿明爱将)(2)

见到国军在潘塘不断增加兵力,粟裕要求韦国清率苏北兵团主力主动撤退。也该邓军林出风头。当他发现解放军有撤退征兆时,便率部越过74军防线展开猛烈追击。在追击过程中,邓军林的部队“俘虏解放军苏北兵团XX纵队战士20多名,缴获‘八二’迫击炮3门,轻机枪1挺,步枪10多支”。这些俘获,也成为国军炮制的“潘塘大捷”的主要战利品,被广为展示和吹嘘。

无疑,“潘塘大捷”使邓军林出尽了风头,甚至其风头盖过了主打的74军军长邱维达。

大决战中半个月内竟连升两级,他是官运最为亨通的悍将之一。

杜聿明率三个兵团撤离徐州不久便被包围于陈官庄地区后,就在决定准备突围之时,于12月19日,杜聿明、邱清泉破格于战时将邓军林升为第70军副军长兼96师师长。

在解放军的包围圈中获得这样的晋升,邓军林心知肚明,杜聿明、邱清泉的用意无非是在紧要关头要他邓军林卖命。不过,作为职业军人的邓军林,依然还是“受宠若惊,增强了拼命顽抗的决心和勇气”。

1949年1月6日,华东野战军对包围在陈官庄地区的杜聿明集团发起了最后的总攻。是日,70军军长高吉人被解放军的炮弹炸成重伤。在这关键时刻,杜聿明马上命令邓军林接任第70军军长,将高吉人调充第二兵团副司令。

此时的邓军林,虽也觉得大势已去,但战时意外的连升还是令他很是兴奋。用他自己的话说,更加激发了他对杜聿明“感恩图报”的心情,甚至还觉得70军依然掌握在手中,仍可作为最后一拼的资本。只要能够侥幸突出重围,兴许还有重建部队,东山再起的可能。

显然,此时邓军林的视野窄了许多。稍有一定战略思维和见识的将领都已能判断出:淮海大决战的大势早已大定。半个月内的连续两次升迁,只是要他为国军最后的残喘卖命而已。官运亨通的背后,是明眼人一下都能看明白的极大讽刺与可悲。而他最终被解放军生俘,更是为这种讽刺和可悲加了一个生动的注解。

杜聿明其实挺厉害(他是杜聿明爱将)(3)

主要参考文献:《淮海战役》《淮海战役:原国民党高级将领的战场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