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制过程

59-2A式中型坦克是众多59式中型坦克改进型中的一种。1984年底,解放军总部机关下达了研制59-2A式中型坦克的任务,要求有关科研单位参考和吸取59-2式中型坦克的改进经验,突出解决59式中型坦克火力和火力机动性的薄弱环节,并要求防护、机动以及使用性能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最终这一任务落在了当时已经具备59式坦克生产能力的一拖厂身上。

59式中型坦克是我国自行仿制生产的第一种主战坦克装备。但由于历史原因,从1950年代末期研制生产到1980年代前基本未进行过较大幅度的改进,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后,参战的59式坦克暴露出火控系统落后、防护能力较弱等缺陷。为此,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我国开始对59式坦克进行首次改进设计,产品代号WZ-120A,1984年正式定型命名为59-1式中型坦克。59-1式中型坦克主要改进了火控装置,安装了红外夜视驾驶仪、激光测距仪和自动装表简易火控系统等,但在火力上未做改动。与59-1式坦克研制同时进行的还有改动幅度更大的WZ-120B坦克项目,该项目主要采用引进的国外先进技术,结合国内成熟科研成果进行再度改进。其重点是用仿制的英国L7型105毫米线膛炮替换老旧的100毫米坦克炮(后定型为79式105毫米线膛炮),同时在夜视系统、电台和灭火抑爆系统上有所升级。该型号后定型为59-2式中型坦克,成为第一种能够与国外第二代坦克在火力上相抗衡的59式坦克,目前仍然在役。

参观实车

1986年5月,一拖厂先后研制了3辆59-2A式中型坦克正样车,也是首次在研制过程中按照车族思路发展的国产坦克型号,这些坦克样车从外形上看与老59相比令人耳目一新,安装了105毫米线膛炮、首下推土铲、抛射式烟幕弹发射装置、炮塔尾部屏蔽隔栅等,给人以现代主战坦克的美感,战斗全重36.5~37吨,乘员4人,车长(炮向前)9.22米,车宽(带裙板)3.32米,车高(至炮塔顶)2.4米。

上述样车在完成相关定型试验后,又回到了一拖厂陈列在厂区不同位置,成为见证这段历史的实物。三辆车中保存最好的就是位于农耕博物馆中的那辆59-2A式坦克,在炮塔、舱盖、车体多处可见“85-XX”、“86-XX”等铸造铭文,因此推测该样车应属于80年代中期新车改装而来。而厂门处还有一辆59-2A式坦克样车,厂内停车场也有一辆59-2A式扫雷坦克样车和一些杂乱的旧底盘。通过这些坦克和底盘我们能够初步勾勒出59-2A式坦克系列的线条。

强化火力 从正面看去,该坦克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一门带轻型热护套的81A式105毫米线膛坦克炮。这门炮的渊源,要从1979年12月中国和英国签订的“三七工程”引进合同说起。当时从英国引进了105毫米线膛炮、火控系统、电台、烟雾弹发射器、自动灭火抑爆系统等装备,主要用于老坦克改进和新坦克研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这门英制L7型105毫米/51倍径线膛炮,该炮是德国莱茵金属L44型120毫米滑膛炮出现前北约坦克的标配,可以说是105毫米线膛炮的巅峰之作。原装英国L7型105毫米线膛炮仿制后命名为79式线膛炮,在此基础上自行生产了无热护套标准型81式线膛炮、带轻型热护套81A式线膛炮以及加长身管的83式/83A式线膛炮。

59-2式中型坦克实战(共和国的动员兵)(1)

该炮身管采用自紧技术,炮膛抽烟装置位于炮身中央,射程和威力都比59式的老式100毫米线膛炮大幅提升,弹种包括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高爆穿甲弹、高爆榴弹。其中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炮口初速达1 600米/秒,能击穿2 000米距离外的150毫米厚、倾斜30度的均质钢装甲,最大射速7发/分。该炮安装有轻型热护套,下方清晰可见不少开孔,可以有效防止炮管因日照等因素引起弯曲,从而大大提高了火炮射击精度,这也是与59-2式中型坦克上79式105毫米坦克炮光秃秃炮管的主要区别。为了安装这门105毫米线膛炮,工程技术人员还对炮塔前部进行了整形。从炮塔上方打开的舱门可以看到反后坐装置驻退机和复进机并列布置在火炮上方,战斗室前部的弹药架也非常显眼,该炮共备弹37发,分别储存在战斗室和驾驶室内。而在59-2A式基础上研制的59-2A式指挥坦克增装了1部CWT-176型坦克电台,相应地减少了3发炮弹。

在辅助武器上,该坦克与59式其他型号一样,也是安装了一挺12.7毫米高射机枪(备弹500发)和2挺7.62毫米机枪(分别是并列机枪和航向机枪,备弹3 000发)。

59-2式中型坦克实战(共和国的动员兵)(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