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平县十大名吃(谈文县)(1)

平山县,河北省直管县(财政体制) ,隶属河北省石家庄市。地处河北省西部、太行山东麓、滹沱河上游,东接鹿泉区,西邻五台县、盂县。南连井陉县,北界灵寿县、阜平县,总面积2648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平山县下辖12镇、11乡。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平山县常住人口为423333人。

春秋为晋蒲邑,战国赵置番吾地。西汉置蒲吾县,隋置房山县,唐至德元年改为平山县。 平山县是中国革命圣地--西柏坡所在地 、两个务必诞生地、华北人民政府在平山县成立、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双拥模范城 、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环京津、环渤海开放县、中国小水电试点县。2018年9月29日,河北省政府批准平山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2020年,平山县地区生产总值248亿元,年均增长5.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7亿元,年均增长17.8%,比2016年增长92%;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5.3%;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4181元、11229元,年均增长7%、11.4%。 【以上摘自百度百科】

一、平山“油鬼”

“油鬼”,是平山最独具特色的风味小吃,堪称平山一绝。它是一种油炸食品,色泽金黄,吃起来清脆喷香回味无穷。

“油鬼”制作技艺在平山民间俗称“炸油鬼”。相传起源于宋代,“炸油鬼”乃油炸桧之意,南宋时期,秦桧投敌卖国、陷害忠良,当时人们痛恨秦桧卖国,便将两块面团儿抻长了做成奸相秦桧和其妻王氏,互相缠绕做捆绑状,下油锅烹炸而食。后来,人们又别出心裁地将“油鬼”中间折叠而炸,炸熟后呈跪状,更加形象地表达了世人对秦桧的痛恨,从中折射出百姓善恶分明,忠义爱国的品格。最早从杭州流传,渐渐地人们把它作为一种食品,广为传播。

明清时,平山老北街的炸油鬼曾作为贡品送往京城。每逢大典和重大祭祀活动,知县都要亲自坐上马车送往皇宫,天黑启程,早五更赶到,要让皇上吃到香甜酥脆的油鬼,以后北京人就想方设法吃平山油鬼,做平山油鬼,但终究没有平山老北街的味道。

抗战时期,有一次八路军打了个大胜仗,老百姓做炸油鬼慰问八路军,聂荣臻同志恰好赶到,他品尝后伸出大拇指赞不绝口:“真香!” 后来,党中央从陕北来到平山县西柏坡,平山人民用炸油鬼招待中央首长,毛主席、周恩来、任弼时异口同声地夸:“真好吃!” 。

千百年来,平山“油鬼”一直深受城乡百姓的青睐和喜爱,历代曾作为礼品馈赠亲友和宾朋,声名远播。

阜平县十大名吃(谈文县)(2)

二、水渣沟腌肉

传统特色食品,产于平山县水渣沟村一带,水渣沟位于平山县西部山区,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水源丰富、水质良好,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为黑猪散养创造了条件。黑猪山坡散养,不喂饲料,不喂添加剂,主要吃农家谷物及野生植物、青草,生长周期在一年以上,因而猪肉肉质细腻、口感纯正。

中国农村自古以来就有杀猪过年的风俗,在北方每年腊月春节前夕,各农户杀年猪时,将猪肉割成若干条块,传统工艺制作,经分割、清洗、预煮、老汤煮制,油炸、裹盐、装罐、密封、腌制等工序制作而成。农户家腌制的腌肉可供半年甚至一年的食用,不但是一种上乘佳肴,又是传统的食肉储存妙法。其独特的风味成为逢年过节家人招待贵宾亲朋好友的一道地方特色佳肴。

阜平县十大名吃(谈文县)(3)

三、古月李记豆腐

平山传统特产食品,由古月镇中古月村豆腐奇人李文学师傅按照传统工艺创制而成,李记豆腐选用优质黄豆,天然山泉井水,按照传统制作要求,经过选豆、泡豆、磨豆、泼沫、过大箩、煮浆、出浆、点卤、包豆腐、静置等工序,采用人工压榨分离的技术,利用卤水点制而成,不含任何添加剂,是天然绿色食品。

2009年,李文学师傅的豆腐被平山电视台《走遍平山》专题部制作专题节目,并被纳入平山食品文化之中,被誉为“有钱难买”的豆腐,在2011年他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被收入《大美平山》画册,使其作为传统文化广为流传。

2013年由全国25家电视台共同发起的探寻中国各个城市美食味道,联制联播大型美食记录片《城市的味道》——淳厚石家庄,主要记录了正定八大碗与古月李记豆腐,把古月李记豆腐作为石家庄特色美食推向了全国。

阜平县十大名吃(谈文县)(4)

四、茶面粥

地方传统风味食品,也叫炒面粥,在平山当地,农家都有炒茶面喝茶面粥的习惯,多在冬季或春节期间食用。茶面粥的主要原料是炒熟了的小米面和芝麻。当一锅茶面粥煮沸后,一揭锅盖,扑鼻的香气令人垂涎欲滴。古人认为,粥为养人之最,而茶面粥则为粥中之最。

阜平县十大名吃(谈文县)(5)

五、抿蝌蚪

传统地方小吃,又名疙豆儿,亦称抿絮,因状如蝌蚪而得名抿蝌蚪,创制年代不详。主要出产于平山、井陉等县。抿蝌蚪需用专门器械,即抿絮床,或称蝌蚪槽。白面、玉米面、豆面、高粱面均可为原料。一般做法是以玉米面掺和豆面,或以白面掺和玉米面,用温水和成软面,用抿絮床抿于开水锅里边抿边煮,煮熟后捞出,视个人口味不同,浇入各种荤素卤汤搅拌后食用,味道鲜美。其特点是内虚外筋,别具风味。烹制卤汤较为讲究,汤料不同,其味各异。以肉炸酱为卤汤,柔和香软;炒酸菜卤汤,酸滑利口、西红柿卤汤色鲜味美、如果在开水锅里滚白菜、菠菜或萝卜片,喷上葱花(油喷)味道更好,也有在咸饭锅里抿蝌蚪。

阜平县十大名吃(谈文县)(6)

六、炸小河虾

炸小河虾是平山当地一道特色菜品,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高蛋白低脂肪的美食,颇受消费者青睐。

主料是小河虾、淀粉(适量即可),辅料是盐、料酒、胡椒粉。岗南水库水产品比较丰富,周边的农家院的炸河虾比较普遍,是颇受旅游者受青睐的一道特色菜。香酥可口,味道极好,很受广大游客的好评!河虾的吃法一是香炸,二是爆炒加点韭菜味道一绝!

阜平县十大名吃(谈文县)(7)

七、缸炉烧饼

平山县的缸炉烧饼,称得上是中国北方面食中的一绝。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根据地的老前辈们说起平山,都会说“缸炉烧饼油炸鬼,那可是平山的特产”。现在,那些“老革命”回到平山,都要点名找缸炉烧饼吃。

平山人不叫烤烧饼或是烙烧饼,而叫“打烧饼”。烧饼“打”上不多一会儿,那热乎乎的香味就从炉膛里冲出来,直往鼻腔里拱,拱得你馋涎欲滴。顾不上烫,伸手进去抓一个出来,“嘎巴”咬一口,整个烧饼的“芝麻皮”便脆生生地爆裂开来,酥酥落下。所以,这种缸炉烧饼需要用双手捧着吃,要不,那香喷喷的“芝麻皮”全洒落掉那就太可惜了。

现在平山古月镇、小觉镇一带的烧饼,尚遗存着正宗的风味。仔细看,那烧饼略呈长方形,扁扁的,一面沾了芝麻,一面烙着微黑的糊印。在城市见惯了圆烧饼,已经吃得有些腻的游客,第一次看见四四方方的烧饼,心里不免产生许多好奇。趁着热,双手捧了送到嘴里咬一口,焦、脆、香、酥,色香味一应俱全!

阜平县十大名吃(谈文县)(8)

八、铁锅炖杂鱼

平山境内的岗南水库水产丰富,洁净的水资源使得水库中的鱼类更加鲜活。而对于岗南水库中的鱼类,平山老百姓也衍生出多种多样的吃法,这一锅野生杂鱼炖的可是肉鲜味美,鲶鱼的细致,鲫鱼的香美,嘎鱼的醇厚……如此等等,都荟萃于这一锅之内,其味道实在是妙不可言。尤其是那嘎鱼,夹起一块,肉嫩汁厚,再加上大厨精心烹调而成,完整的保留了鱼肉的鲜香美味与丰富的营养,不腥不腻,口感细滑,鱼鲜汤浓,原汁原味,葱香、花椒香味浓厚,食后令人回味无穷。

阜平县十大名吃(谈文县)(9)

九、杀猪腥菜

过去,在农村杀年猪是一件大事,在农村过年时家家户户都杀猪,把肉腌好存放起来,然后把煮肉汤取出一部分放入干萝卜干炖煮成一道带有肉腥味的菜,当时生活较穷,肉在过年当天才能吃到,平时根本吃不上,闻不到一点油腥味,只好用煮肉汤做成菜来解馋,感觉特别香。

阜平县十大名吃(谈文县)(10)

十、羊油茶

地方传统风味食品,麻辣酥烫,鲜香可口,油而不腻,营养丰富,是冬季早茶食用之佳品。平山山区牧草丰富,品种优良,这里的农民素有养羊习惯。羊肉肉质特别细嫩,膻味也不重,其中羊油茶也是特色美食之一。

将羊油煎熬,放白面搅拌,至色微黄为熟,冷却成块,吃用时,将其切成碎末,放入开水锅中搅拌即成。

羊油茶,是过去有钱人家冬季早餐中最常见的汤食之一,配以麻叶、馍、饼之类的干食,既有营养,又甘旨适口。平常人家大多喝面茶,即以白面或高粱面炒熟,放点食盐,糊为汤状,稍煮即成,平日间称“暖肚汤”。《饮膳刚要》中有关油茶的描写:“羊油又作油茶,以油煎滚,用面粉炒黄搅之,佐以椒盐葱桂之类,以凝冷成团。每摘少许,煎汤饮之,冬日最宜,体温而可口。”

阜平县十大名吃(谈文县)(11)

以上美食来自网络收集而得,当然当地美食不仅这些,如果不足或遗漏之处,请各位看官多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