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00后老师开始撕伞了”登上热搜点开一看,是一群正在考试的小学生,将课本放到了过道上什么意思?伞在哪里?如今互联网上让人看不懂的热搜越来越多,折射出互联网“梗文化”对日常语言表达的影响,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00后老师开始撕伞了吗?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00后老师开始撕伞了吗(00后老师开始撕伞了)

00后老师开始撕伞了吗

近日,“00后老师开始撕伞了”登上热搜。点开一看,是一群正在考试的小学生,将课本放到了过道上。什么意思?伞在哪里?如今互联网上让人看不懂的热搜越来越多,折射出互联网“梗文化”对日常语言表达的影响。

原来,这是一个“网络梗”——“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给别人撑把伞”曾是网上热门的“心灵鸡汤”,这些00后老师们念书时曾想过、用过的作弊手段,比如偷看课本等,在他们当上老师后能见招拆招,让现在的学生无法作弊,等于将自己撑过的“伞”撕了,让如今的学生只能“淋雨”。

原来,绕了好大一个圈子,想要表达的跟“伞”完全无关。这样的表达方式在互联网上还有不少。比如有人自称“秋高”——意思是被人“气爽”了。又比如有人劝你做一朵“秋天的菊花”——意思是“可以想开了”。

有专家曾分析过网络梗背后的文化,认为人们以一种戏谑解构的姿态自嘲解压,创造了很多网络梗,不少进入流行语之列,在网络话语中拓展了自我表达的方式。但问题是,有多少人会知道“撕伞”到底是什么意思?固然,“很多‘梗’就是在网络上表达的,在现实中没有人会这么说话。”然而,现在的线上和线下,还有什么截然两分的边界吗。

而既是语言文字,总是用于表达意思、交流感情的工具,总要让人明白,比如“00后老师开始撕伞了”,即便是95后老师,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更遑论不在一个年龄层次的网民。实际上,网络词汇使用场合和对象本来就有限,一旦网络词汇脱离了网络这个语境,往往让人不知所云。而当现在如“撕伞”这样的“梗文化”越来越随心所欲,也必然更加制约了语言功能。

不可否认,语言是活的、变化的,充满活力的网络文字,有一部分经过时间的过滤,约定俗成后被网民接受,并逐渐流传到网外,有不少已为人们所熟知,甚至已经出现在正式的文本上。这些充满“网络梗”的流行用语,有人认为符合年轻人的表达特点,有着让人“会心一笑”的能力,不影响语言的正确使用;但也有人认为这类现象属于“语言污染”,应该杜绝。

对于“梗文化”固然可以见仁见智,但于网络语言却从来都有一条底线,那就是不能影响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而作为老师,有着引导规范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责任,与网络词汇应该拉开适当的距离,由此来看“00后老师开始撕伞了”,就难免让人担心。

(东方网·东方快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