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清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北京那个胡同吗?请跟我去看,涨姿势

文图/二指禅掌门

明清丝绸之路只有一条吗(您知道清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北京那个胡同吗)(1)

明清丝绸之路只有一条吗(您知道清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北京那个胡同吗)(2)

明清丝绸之路只有一条吗(您知道清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北京那个胡同吗)(3)

明清丝绸之路只有一条吗(您知道清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北京那个胡同吗)(4)

现在推行的“一带一路”其实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延续。

很多人认为,丝绸之路是很久远的事情,后来就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

其实不然。只是多了很多条道路。

比如,清代中期就出现了一条从内地通往内、外蒙古乃至俄罗斯的商道。

这条“丝绸之路”有两个起点,一个在山西,一个在北京。

山西就不管了,现在看看从北京出发,晃悠到俄罗斯的经济命脉。俄罗斯称之为“走东口”。

是不是很耳熟?对了,与之相对的就是著名的“走西口”。

如今的外馆斜街就是当时的起点。

明清丝绸之路只有一条吗(您知道清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北京那个胡同吗)(5)

明清丝绸之路只有一条吗(您知道清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北京那个胡同吗)(6)

明清丝绸之路只有一条吗(您知道清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北京那个胡同吗)(7)

明清丝绸之路只有一条吗(您知道清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北京那个胡同吗)(8)

一百多年前,外馆这个理藩院的下属机构,就伫立在现在的外馆斜街雕塑墙的位置。

活着有点偏差也说不定。

不过,《北京市朝阳地名志》中,没有“外馆”条目,只有外馆斜街条目。

条目中称外馆斜街“因街位于原外馆地区,故名外馆,亦名哈尔哈馆”,对外馆没有进一步解释。

夏仁虎在《旧京琐记》中则称外馆是“外蒙宾馆,昔日在东交民巷北者曰内馆,在黄寺旁曰外馆”。《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北京市》一书中对外馆也有解释,它将外馆东街、外馆西街和外馆斜街综合在一起解释,称外馆“清为进京朝贡的蒙古王公住所,俗称哈尔哈馆。1912年后为蒙古商人住所,因在安定门外,名外馆街”。

总而言之,这是个处理蒙藏等少数民族及俄罗斯事务的机关衙门,据说当时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总数在400人左右。可见,这个机构还是需要处理很多事务的。

其中一项就是给去外蒙经商的商人签发“院票”,无院票为非法经营。

明清丝绸之路只有一条吗(您知道清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北京那个胡同吗)(9)

明清丝绸之路只有一条吗(您知道清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北京那个胡同吗)(10)

明清丝绸之路只有一条吗(您知道清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北京那个胡同吗)(11)

外馆的兴建很符合蒙古人的习俗,除有常见的亭台楼阁外,宅院中还留有大片空地供来客搭蒙古包用。一些蒙古商人带着大批的牲口,都集中在宅院外的牲口棚和牛羊圈中。

外藩蒙古人到这里,和在家差别不大。除了没有大片草原。

外馆地区还有几家供蒙古王公和客商洗浴的大澡堂子。一年不洗澡的蒙古人,到了这里简直就是天堂啊!我能想象得到,那些蒙古王公和客商们放下东西,不吃饭就奔向大澡堂子的猴急劲。

当然,这些都成了记忆,凝聚在这堵三面雕塑墙上。

【摄于北京外馆斜街。文图均为原创,请勿抄袭搬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