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荻

秋凉了。

岳阳是一个多雾的城市,随着早晚温差增大,一种洞庭湖特有的气候现象即将发生:气蒸云梦。从气候学角度,岳阳的雾是怎么形成的呢?在洞庭湖区,空气里的水汽量远高于其它地方,到夜晚温度下降后,空气冷却,水汽凝结成微小水滴浮在接近地面的大气中,这就是雾。岳阳在北纬30度以南,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湿润,年平均降雨量1300多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温暖期长,严寒期短,给雾的产生提供了独特的自然条件。

为什么岳阳下雨多(为什么岳阳那么多雾)(1)

从洞庭湖对岸看岳阳,呈现在雾岚中的山,从近到远相继是:月山;龙山;麋捕大山。

岳阳雾多,主要是湖面空气因辐射冷却达到过饱和而形成的,进入秋季后,特别是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的夜间或早晨。这时,天空无云阻挡,地面热量迅速向外辐射出去,近地面层的空气温度迅速下降。如果空气中水汽较多,就会很快达到过饱和而凝结成雾。如果是在微风的条件下,上下层空气发生交换,雾态很容易达到过饱和,“气蒸云梦泽”壮观景象就是这样形成的。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秋季晴朗无云的夜间或早晨,太阳一升高,随着地面温度上升,空气又回复到未饱和状态,雾滴也就立即蒸发消散。

为什么岳阳下雨多(为什么岳阳那么多雾)(2)

雾岚中,从南湖对岸看岳阳,湖中小岛呈线状排列,类似于蛇的骨植,“巴丘”的名字就是这样来的,后来演变为“巴陵”。 “丘陵”这个地理学词汇应该最先来自岳阳。巴陵,是地理学上的概念,与后羿弑巴蛇这个典故没一毛钱关系。 更何况,古文字上,“巴”就是蛇,“巴蛇”是岳阳文人杜撰的一个伪词组。 倒是有“修蛇”之说,实际上,后羿弑的就是是“修蛇”。本图片也与“雾”有关。

从气候地理角度解释,洞庭湖洼地雾的出现,常与高原地带生成的短波脊气压东移有巨大影响。雾的形成过程,同气压值在700 帕以下的天气形势关系密切,700帕这个数值,代表对流层的中低层,通常在这个数值以下有高压、弱切变等气候现象,近地面则有冷高压、均压场等天气系统配合,洞庭湖区的温度露点差、相对湿度差、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都发生在700 帕以下,对雾的形成提供了独特条件。

为什么岳阳下雨多(为什么岳阳那么多雾)(3)

岳阳七弓岭长江大拐湾处的滩涂晨雾。

“气蒸云梦”这种自然景观,在中国文学作品中多有记载。早在1260多年前,唐代诗人孟浩然写到洞庭湖秋天的雾: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韩愈曾经在洞庭遇到风雨阻隔,他也写到:雾雨晦争泄,波涛怒相投; 范仲淹说洞庭湖的雾“薄暮冥冥”:李白对雾的表述是“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气势磅礴的洞庭雾!

为什么岳阳下雨多(为什么岳阳那么多雾)(4)

国际能源专家,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教授严晋跃博士(前),国际生态城市理事会秘书长伍业钢博士在考察洞庭湖水生态时说,岳阳的雾环境在世界上都有自己独特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