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普遍存在于生活中,灰尘、土壤、铁锈、人或动物的粪便中均可发现它的存在。

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最常见是外伤、烧烫伤。

打完破伤风针眼红痒热(小伤口大麻烦破伤风如何)(1)

什么是破伤风?

破伤风是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经由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阵发性肌痉挛的一种特异性感染。

破伤风杆菌是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或伤口较深的情况下容易生长繁殖。

对于损伤重、伤口小而深的创口极易形成厌氧环境,有利于芽孢杆菌的生长和繁殖。

打完破伤风针眼红痒热(小伤口大麻烦破伤风如何)(2)

图片来源:千库网

破伤风什么症状?

破伤风梭菌侵入人体后,一般7天左右发病。受伤后越早发病,疾病越重。

早期表现全身乏力、头晕、头痛、咀嚼无力、扯痛、局部肌肉发紧……

还会因为肌肉紧张性收缩,声音、光等刺激后紧张性强烈痉挛。肌肉发病顺序为:面部表情肌、颈、背、腹、四肢肌肉,最后为膈肌。

相应征象:牙关禁闭、皱眉、口角下缩、咧嘴苦笑、颈肌强直头后仰、背部肌肉收缩形成角弓反张或侧弓反张,强悍的肌肉紧张收缩甚至导致肌肉断裂和骨折。膈肌受累后出现呼吸困难、面唇青紫、甚至呼吸暂停。

打完破伤风针眼红痒热(小伤口大麻烦破伤风如何)(3)

图片来源:千库网

什么情况容易导致破伤风?

虽然破伤风梭菌大多是通过伤口进入人体的,但并不等于所有的伤口都会引起破伤风感染。也要看伤口的风险程度以及满足破伤风产生的必要条件(厌氧环境)。

如果是日常生活中被水果刀划伤,或者轻微皮肤擦伤,伤口比较浅,而且相对洁净,是不易感染破伤风梭菌的。

但如果是被生锈的钉子刺伤,大面积烧烫伤或者沾染泥土、铁锈的伤口,这种伤口比较深并且含有污染物,易产生厌氧环境,这样的伤口就非常容易被破伤风梭菌所感染。

若被动物咬伤,要看伤口的深度。若是比较表浅的伤口是不易感染破伤风的,只有在比较深的伤口内,处于无氧环境才会感染。

打完破伤风针眼红痒热(小伤口大麻烦破伤风如何)(4)

图片来自Pixabay

建议不要自行处理

一般来说,非医学专业人员不易判断创伤后是否可能感染破伤风。考虑到破伤风病死率极高,若不幸意外受伤,存在伤口窄而深(如刺伤)的情况,且有一些易感的风险因素(如伴有泥土或异物污染,或当遭遇较严重事故后导致大面积创伤、烧伤、局部组织缺血等)时,需尽快到附近医院救治。

如何选择破伤风免疫制剂?

破伤风免疫制剂,包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和破伤风抗毒素,是一种可以中和破伤风产生的致命毒素的药物,使患者立刻获得免疫力。

那么两种药品有什么区别呢?

1、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由人血浆提取得到,使用方便,无需皮试,是各指南推荐的首选方案,但价格较高。

2、破伤风抗毒素则由马血浆提取,使用前需要皮试,以避免其导致的严重过敏反应,价格较便宜,但治疗过程时间较长且较为复杂。

医生会根据您的创伤、过敏和经济情况,选择适宜的药物治疗方案。

预防破伤风有哪些常见误区?

误区1:

只要有外伤一律应用

面对外伤若没有分情况考虑,对所有出现外伤的病人都同时应用了破伤风抗毒素(TAT)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TIG),反而会带来负面作用,增加破伤风抗毒素(马血清)所可能造成的过敏等医疗风险。

误区2:

没有采取应该采取的预防

该用破伤风预防制剂时却没有应用,比如某些非外伤性的损伤,如:肛周脓肿、结肠穿孔、中耳炎等,很少被考虑到有破伤风感染的可能。

实际上,未进行破伤风主动免疫,并罹患该类损伤性疾病时,应用破伤风抗毒素,同时要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促使其产生长期抗体,得到长效保护。

误区3:

认为破伤风抗毒素在24h之内注射才有效

有观点认为破伤风抗毒素外伤后24小时之内才有效,但实际上破伤风潜伏期多数为1-2周,伤后24小时之内甚至稍晚应用,都能起到预防作用。临床上应强调尽早应用,但只要未发病2周内应用,都应视为有预防作用。

误区4:

认为用破伤风抗毒素后就不会患破伤风

实际上被动免疫给体内带来的抗体只能持续2-3周,不能带来人体对破伤风杆菌的持久免疫力,持久的免疫力来自于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在体内产生的主动免疫。所以应该视情况将破伤风抗毒素与破伤风疫苗配合使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北京114预约挂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