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温绘红楼梦全图欣赏(第二十六回里仇都尉的原型是晚明贰臣洪承畴)(1)

洪承畴

红楼梦里有一个很不起眼的名字,仇都尉。一般人看到这个名字都是略过不提,其实这个仇都尉在明末清初的历史上曾经是叱诧风云的人物之一。

红楼梦第二十六回里的原文:

正说着,小厮来回“冯大爷来了”。宝玉便知是神武将军冯唐之子冯紫英来了。 薛蟠等一齐都叫“快请”。说犹未了,只见冯紫英一路说笑,已进来了。众人忙起席让坐。冯紫英笑道:“好呀!也不出门了,在家里高乐罢。”宝玉薛蟠都笑道:“一向少会,老世伯身上康健?”紫英答道:“家父倒也托庇康健。近来家母偶着了些风寒,不好了两天。”薛蟠见他面上有些青伤,便笑道:“这脸上又和谁挥拳的?挂了幌子了。”冯紫英笑道:“从那一遭把 “ 仇都尉” 的儿子打伤了,我就记了再不怄气,如何又挥拳?这个脸上,是前日打围,在铁网山教兔鹘捎一翅膀。”宝玉道:“几时的话?”紫英道:“三月二十八日去的,前儿也就回来了。”宝玉道:“怪道前儿初三四儿,我在沈世兄家赴席不见你呢。我要问,不知怎么就忘了。单你去了,还是老世伯也去了?”紫英道:“可不是家父去,我没法儿,去罢了。难道我闲疯了,咱们几个人吃酒听唱得不乐,寻那个苦恼去?这一次,大不幸之中又大幸。”

这里冯紫英提到的“仇都尉”不是别人,正是晚明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贰臣洪承畴。仇字是多音字,它还有一个读音是洪承畴的畴音。明末清初著名官员洪承畴生于1593年(万历二十一年),于1616年得中进士,先后任职主事、员外郎、陕西督道参议等官。1631年升为陕西三边总督,是负责以剿为主的镇压农民军的主要统帅。虽然洪承畴先后俘获高迎祥,大败李自成。崇祯十一年九月,清军两路南下,明朝不得不从西线把主帅洪承畴调来,与孙传庭率军入卫。崇祯十二年,洪承畴调任蓟辽总督,兵败被俘,被清军俘虏,他在1642年松锦大战失败后投降满洲。洪承畴投降了满清后传檄定天下,驱赶永历帝到缅甸。洪承畴从明军统帅到满清爪牙,是不折不扣的大汉奸。洪承畴年老身退的时候才被满清封官,官职也都不大。

冯紫英说的从那一遭把 “ 仇都尉” 的儿子打伤了是怎么回事?原来这是晚明士大夫对满清和洪承畴的戏谑。据野史记载,洪承畴兵败被俘后,绝食数日一心求死。满清统帅也没有办法,后来范文程献计,皇太极派孝庄前去色诱,二人完事之后,洪承畴才得以投降,为清朝出力。因此晚明士大夫才有如此讥讽之语。

在明清交接之际及后世,历史上评价史可法、洪承畴、马士英等人有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满清入主中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南明政权如果没有满清介入能不能重新掌控天下?历史的长河远去,史可法等人的民族精神为后人所肯定和宣扬。他们的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爱国爱民的大义,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远不是封建社会的“愚忠”两字可概括的,洪承畴成为满清消灭起义军和南明势力的排头兵,应该是不折不扣的贰臣,他们的屈节投降影响恶劣,毁坏的是我们的民族精神,但是他是不是使社会迅速趋于稳定?应该不应该肯定?史可法等人明知故国大势已去不可救药,仍然负隅顽抗,应该不应该予于否定? 这些都留给后来人评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