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到这个标题也许有很多诧异,影视剧中秦始皇嬴政这个名字深入人心。但实际上秦始皇真的叫嬴政吗?
这涉及到一个问题 ,姓与氏的问题
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种族的称号,姓的起源比较古老,形成以后非常稳定。有人根据《春秋》,考得秦汉以前的二十二个姓>(见顾炎武《日知录》卷二三)。
例如周王室和鲁、晋、郑、卫、燕、虞、虢、吴、随、巴等封国都是姬姓,齐、申、吕、许等国是姜姓,秦、徐等国是赢姓,楚国是芈姓,殷人后裔的宋国是子姓,夏人后裔的越国是姒姓,传说中虞舜后裔的陈国是妫姓,等等。这大致可以反映西周至春秋时代姓的情况。这些姓究竟如何发生,当时的人已不能详考,只有一些零碎的历史传说。
譬如《国语·晋语》载“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周语》载“我姬氏出自天鼋”。
至于秦汉以后,对于姓的发生,说法虽多,也更为精致详密,但往往出于后人的自我作古,可信程度还赶不上先秦的传说。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透过一些有关姓的记载、传说,从中窥得上古和远古时期社会的某些重要侧面。许多古姓都从女旁,连“姓”这个字本身也从女旁,这是我们祖先曾经历过母系氏族社会的痕迹。有的古老姓氏与动物有关,则暗示了我们祖先曾有过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现象。
“姓”,从所居之村落,所属部族之名称。“姓”追溯着古老家族的栖息地,携带着久远部族的气息。按人类社会的进化方式,女子一贯主内持家,就是在女人说了算的母系社会,权威也不等于要征伐打斗,女人的工作不像男人那样东奔西跑的风险性比较大,所以,家族血脉的流传要女子来承当,倒很能说得过去。
女子称“姓”,隐约体现着母系社会的遗风。后来,父系社会的风气改造了人们的意识形态,姓氏合一,父系传承演化出今天华夏繁茂的宗祠姓氏文化。寻根溯源的习惯成了汉民族永远不能释怀的情结。不过,我们几乎都淡忘了那一段史实——那时,当男人们踌躇满志地建功立业时,女子们默默地守护着家族的标志和象征,实在而又抽象地维系着血脉的传承。
秦始皇的姓
氏相对于姓,来源稍微晚了。是各种历史的影响的产物,谈到姓,必然想到氏,现在姓氏连称,但期姓氏是分开的。姓是族号,姓是表示人血统来源的,氏是姓的分支和发展,即表示子孙的血统来源,在秦朝以前,贵族有氏,故男子只称氏而不称姓。
>秦朝后,姓氏逐渐合而为一,汉代则通谓姓,天子至臣民皆有姓。氏的本意为木本,是植物之根,为象形文字,后来被转注为姓氏的,取木之根本意。氏最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形成。如,传中的人文始祖黄帝姓姬为轩辕氏,炎帝姓姜,为神农氏。
氏的产生相当复杂,大体有九大来源
(1)以国名为氏,周代各诸侯国国君及后裔,如鲁、魏、蔡等。
(2)诸侯的儿子称公子,公子的儿子称公孙,公孙的儿子以他祖先的字为氏,称公孙。
(3)以祖上的谥号为氏,如楚庄王的后代以庄为氏,齐桓公的后代以桓为氏。
(4)以职官名称为氏,如史、仓、库、市、徒、王、太史等。
(5)以居住地名、方位为氏,如东郭氏、南宫氏、百里氏等。
(6)以受封之地为氏,即受封的卿大夫、士大夫以受封的田邑为氏,如赵、刘、冯、白、商丘、钟离等。
(7)以职业技艺命氏,如巫、屠、优、等。
(8)以姓为氏,姓作为氏族公社时期氏族部落的标志符号而产生,其后人有的便直接承袭为氏。
(9)以亲属的排行为姓氏,如伯、仲、叔季等。
《左传·隐公八年》中有一段话,清楚地揭示了姓和氏的关系: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
说清了姓与氏,就可以解决秦始皇叫什么的问题了?
秦始皇的氏
秦以前,姓的社会职能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的称号,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姓起源较早,形成后也较稳定,氏起源较晚,并不断变化,姓为氏之本,由姓所出。商周以前,姓用以区别婚姻,同姓、昇姓、庶姓之说;氏用以区别贵贱,贵者有氏,而贫民百姓有名无氏。而且,氏同而姓不同,婚姻可通,同姓不可通婚。汉后,姓和氏的区别已开始消失,以后中国的姓与氏合而为一,或言姓,或言氏,氏盹姓。
而先秦时代,成年男子称氏不称姓,女子称姓不称氏。秦国与赵国都很有意思,都是嬴姓赵氏。
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祖先,造父,封于赵城,所以是嬴姓赵氏。嬴姓的来源于大费,也叫柏翳,也叫伯益,跟随大禹治水有功,还帮舜管畜牧,所以被舜赐姓为嬴。
赵氏又是怎么来的呢?
赵氏的来源于造父,他擅长为周朝周缪王驾车,当时有徐偃王作乱,就靠着造父的驾车,让周缪王及时回周地平定这场叛乱,所以周缪王就把赵城封给了造父,所以造父一族改称赵氏。
赢姓来源
而秦人祖先非子之父为大骆,非子自然是造父的后代,也是擅长畜牧,为周孝王养马,周孝王想立非子为大骆的嫡子,但是大骆说,他已经有嫡子了,是成,这样改是不对的。周孝王说,你们的老祖先伯益也是很会养畜牲,所以被赐姓为嬴,我也要封个土地给你,那就把秦给你吧。于是秦姓也就这么来了。
史料记载证明:
史记记载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
《淮南子·人间训》说:“秦王赵政,兼吞天下而亡。”
日人陇川资言作《史记会注考证》,于《始皇本纪》说:“周缪王以赵城封造父,造父由此为赵氏,是秦之所以氏赵”
当“姓”与“氏”合二为一,由于我们现在都讲究姓名,所以下意识的将秦始皇称为了“嬴政”,而忽略了秦始皇的“氏,”这是一种习惯性的错误,也是对于历史文化不了解所导致的错误。因为我们没有深层次的探究“姓”与“氏”,所以我们按历史记载,严格来说秦始皇可以被称为赵政或者秦王政。
文|黑白史
今日头条原创首发文章,未经允许,禁止其他平台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