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面价=土地出让总价/允许最大建筑总面积,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成交楼面价与房价有什么样的区别?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成交楼面价与房价有什么样的区别(楼市百科一分钟读懂)

成交楼面价与房价有什么样的区别

【楼面价计算方法】

楼面价=土地出让总价/允许最大建筑总面积

【楼面价定义】

楼面价是单位建筑面积分摊的土地出让价格。

【举例说明】

①某一地块出让总面积50亩(33335㎡;一亩约等于666.7㎡)。

②地块规划容积率为:2.0≤容积率≤3.0。

②出让总价为400,000,000元(4亿元)。

以此计算楼面价为:

楼面价=4亿/(33335㎡*3.0)=3999.8元/㎡。

注释:允许最大建筑总面积为(出让总面积*允许最大容积率)。

【扩充阅读】

楼面价是片区板块房价风向标。

我们平时在阅读土地市场新闻时,经常会看到诸如“XX片区某某地块以XXXX楼面价成交”。楼面价作为单位建筑面积土地成本,用来做横向比较会比较直观明了,更方便大家对这个片区的房价趋势做一个判断解读。

楼面价与房价的关系。

房价=土地价格 建筑物价格。房价的构成因素很多,比如建安工程费、税费、财务费、利润、开发管理费、公共配套设施费、销售费用等。据推算,土地成本占房地产开发成本比例40%左右。所以很多人都会以楼面价来大概估算项目开发建成后的房价:房价=楼面价*1.8-2.5倍。当然这个只是非常笼统的算法,因为房价受到市场波动因素影响比较大。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