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西帕克

今年五一,网飞上线了导演伍思薇的新作《校园情圣》,在豆瓣获得8.2分高评价,是这个小长假的口碑佳作。

李安最想合作的电影(最会拍同志电影的华人导演)(1)

作为一部网飞出品的美式青春类型片,本片也难免有一些罐头类型片的味道。社交障碍的书呆式主角,呆萌的运动健将男生,爱看书看电影的文艺女神,因为某些原因走到一起,继而发生爱情,熟悉的场景则包括教室、礼堂、舞会、操场和泳池。

这些配方从《怪胎与书呆》《早餐俱乐部》时便已开始,在网飞上则得到了量产。从《性爱自修室》《去他的青春》到《这样不OK》,再到本月几乎同期上线的本片和讲述印度裔少女破处之旅的新剧《好想做一次》。

李安最想合作的电影(最会拍同志电影的华人导演)(2)

《好想做一次》

虽然大体相似,但每部作品又有自己那一点点不同的看点。放在本片中则是,在青春片越来越卖「性」的当下,这却是一部探讨柏拉图式爱情的「素」电影。

华裔女生艾丽·楚,暗恋同校的文艺女神阿斯特四年,却不敢表白。性格木讷的运动健将保罗,也喜欢阿斯特,他拜托艾丽帮忙写情书追求,两人也因此成为朋友。艾丽将自己的爱,写在信纸上,借着保罗的身份,追求阿斯特。也让三人「他爱她爱她」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复杂。

李安最想合作的电影(最会拍同志电影的华人导演)(3)

《校园情圣》

在《校园情圣》的开头,用一小段动画,诠释了柏拉图「另一半」的理论。「人被劈成圆形的两半,终生寻找另一半」柏拉图将原本的人分三种,男人、女人、阴阳人,但他们都是球形人,四手四脚,一对脸孔相背,脸孔之下是圆圆的背。宙斯想削弱人类,不让他们反抗,将他们劈成两半。他们被分开后,会用一生寻找自己的另一半。

人的另一半是在出生前便由上天内定好的,无论同性异性,无论种族肤色,能找到就是唯一。这些理论,也让柏拉图成为最早的「平权主义者」之一。《校园情圣》以此为开头,而关于爱是什么,如何寻找爱,则成了贯穿全片的主题。这也是电影原名「The Half of It」(又译「真心半解」)的由来。

李安最想合作的电影(最会拍同志电影的华人导演)(4)

在大多数美式青春片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开放自由的美国。而本片则特意展示了不同的美国。在一个几乎全民信教的小镇里,每周的礼拜,就是生活的核心。人们似乎从出生开始,便已经定下了人生轨迹。

即便看过很多书的阿斯特,也无法想象另一种生活的可能,保罗甚至认为同性恋是需要下地狱的。这也让艾丽成为了小镇最「激进」的异类,她是无神论者、亚裔、学霸,同时在年幼时,就已明确了自己的性取向,而唯一限制她的,其实是周遭这个清教徒式的小镇。

李安最想合作的电影(最会拍同志电影的华人导演)(5)

艾丽、保罗、阿斯特,在片中都在以各自的方式寻找着自己的另一半。但与大多数同类型作品喜爱以大团圆收场不同。虽然他们两两的友情更加深了,但没有一对情侣最终走到了一起。因为在这个从头「素」到尾的求爱之旅后,他们找到的其实是更好的自己。找寻另一半的过程,其实更是在「认识你自己」。

导演伍思薇,十六年前,拍摄了处女作《面子》,由陈冲主演。讲述了一个华裔家庭中的各个成员,为了保住面子,各自隐藏秘密的故事。

李安最想合作的电影(最会拍同志电影的华人导演)(6)

《面子》

这部被不少影迷称作女版《喜宴》的佳作,在当年便获得了金马奖观众票选最佳影片。然而这之后,伍思薇便沉寂了十六年,直到这部新作上线。

伍思薇作为一个公开出柜的华裔女同性恋者,一直是那类容易被贴标签的人。她既经历过《校园情圣》中对性向的探索,也经历过《面子》中向家人出柜的艰辛。而在《面子》中饰演了母亲的陈冲,亦在《校园情圣》中客串了照片中的母亲,是连接两部作品的定量。

李安最想合作的电影(最会拍同志电影的华人导演)(7)

伍思薇

《校园情圣》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作《面子》的「前传」。前者中由利·刘易斯饰演的艾丽和后者中不敢向母亲出柜的女儿威尔,其实都是伍思薇人生不同阶段的写照。

代写情书,是全片矛盾的中心。网飞官方简体中文译名,很懂的将电影译作「校园情圣」,其实是指出了本片对电影《大鼻子情圣》(以及埃德蒙·罗斯丹的原著戏剧)的借鉴。

在那部1990年的作品中,杰拉尔·德帕迪约饰演的西哈诺,因为鼻子太大样貌丑陋,而不敢追求表妹洛克珊,只能借着帮年轻的新兵克里斯蒂代写情书,表达自己的爱意。不仅写情书的意向被完全借鉴,甚至连《大鼻子情圣》中的阳台约会双簧桥段,也被改编成了《校园情圣》中约会偷发短信。

李安最想合作的电影(最会拍同志电影的华人导演)(8)

《大鼻子情圣》

虽然是相同的戏剧冲突,但《校园情圣》无疑是想借助传统套路,传达新的信息。

在《大鼻子情圣》中,洛克珊最终发现了真相,看似选择了西哈诺,但实际上选择的却是老白男的男权价值观。传递的信息是,年长而有权力的男性,即便不会表达,却真正知道女性需要什么。不选择他,便不会有幸福。甚至连德帕迪约的大鼻子,也在暗示着他有更强的性能力。

而到了《校园情圣》里,伍思薇则试图告诉观众,爱情并不是选择题。最终得知真相的阿斯特,即便愤怒于保罗的欺骗,但对于艾丽的爱情亦是犹豫的。

艾丽虽然爱着阿斯特,但却并没有把这份爱上升成生活的全部。她依然按照原本的计划,离开小镇求学,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其实,在寻找真爱的路上,你完全可以不做出任何选择。

伍思薇等了十六年,才拍出第二部电影,在这十六年里,问题却还是那些问题。在年轻人追求自我的主线之外,由邹兆龙饰演的父亲,则代表了大多数游离于社会之外,真实的美国华裔,所面对的问题。有着博士学位的他,却因为奇怪的英语口音,只能在小镇上做着最底层的工作。每天看着经典电影学习英语,中年丧偶,孤独才是常态。

李安最想合作的电影(最会拍同志电影的华人导演)(9)

片尾艾丽的离开,则会让他彻底独居,这亦是电影没拍出,却更现实的困境。这个角色与《面子》中的母亲,可谓异曲同工,亦是伍思薇在喜剧类型作品中植入的现实思索。

艾丽对阿斯特说「我们多年后再见」,因为她知道现在的阿斯特,还没有勇气做出任何改变。

潜台词则可能是,这个时代还不能解决这些问题,那只能继续等待一个更好的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