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头虎脑”的小牛犇
牛犇 原名叫张学景,一九三五年出生在天津,六岁时父母双亡后,就去投奔北平中电三厂当司机的哥哥。碰巧又与演员谢添是邻居,“虎头虎脑”的他特别招人喜爱,一来二去彼此就熟悉了。
演员表里“小牛子”的扮演者当时还叫张学景
一九四六年著名导演沈浮拍摄影片《圣城记》。影片讲述美国传教士金神父在乡村里创办了小学。归国华侨朱荔在小学里当老师,她结识了国民党军官罗大军,两人相爱。抗战爆发后,日本鬼子占领村庄包围了教堂,深陷危险的罗大勇趁机逃离教堂。最后金神父为保护无辜乡亲惨遭杀害。
片中谢添扮演金神父、白杨扮演朱荔
影片的主演谢添介绍给导演沈浮,让当时还叫张学景的牛犇扮演片中的村童“小牛子”。这部影片《圣城记》里主创人员当中沈浮、谢添、魏鹤龄全是天津人,自然对这个才十一岁的“小老乡”不论表演上,还是生活上都是关爱有加,也让他成功地完成影片的拍摄。
《圣城记》的出色表演,张学景又连续出演了三、四部的影片。年幼成名的他又在白杨推荐下,准备去香港参加导演张骏祥拍摄的影片《火葬》里扮演女主角白杨的“小丈夫”。
临行前谢添对他说,现在大家只记得你叫〝小牛子〞,所幸不如再加三个牛,叫牛犇,犇者,奔也。从此,生活中少了个张学景,银幕上多了个出色的演员叫牛犇。
《海誓》剧照
随后牛犇在香港又参加了由李丽华、陶金主演的影片《海誓》,这是讲述渔夫和渔霸老板之间恩怨情仇的故事。李丽华扮演秋妹,牛犇扮演她的弟弟小雄。 牛犇日后在回忆《海誓》的时候不无感慨地说:李丽华当时长得真漂亮,可我长得又瘦又小,还又丑,担心演不了她的弟弟。
李丽华、牛犇在《海誓》里扮演一对姐弟
李丽华得知后,不但坚持让我来演,还特别关心我。又让我去她家玩,又带着我去买衣服,那是一套挺贵的美国西部牛仔服,都镶了好多珠子,还有帽子还有靴子!可我真舍不得穿这么好的东西,悄悄地又跑回了服装店,整个全退了,把钱揣到了自己口袋里。”
一九四九年,著名剧作家吴祖光在香港指导拍摄根据广东作家黄柳谷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春风秋雨》,影片讲述了主人公“虾球”从一个出身穷苦的流浪儿,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游击队战士的故事。牛犇扮演主人公虾球的好友“牛仔”。
小“牛仔”由牛犇扮演
一九五二年,牛犇接到他的“良师益友”谢添的来信,信中不光介绍新中国成立后,祖国欣欣向荣的变化,还催促他赶紧回来。于是不久牛犇就回到了内地。随即他又重返阔别多年的北京,参加拍摄了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冼群根据老舍同名话剧改编的故事片《龙须沟》。
《龙须沟》里牛犇扮演二嘎子与于是之扮演的“程疯子”
影片《龙须沟》完成,牛犇也来到上海,加入了上海电影制片厂,又拍摄了许多家喻户晓的影片。昔日的童星牛犇逐渐长大成人,也成为新一代电影艺术工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