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名将吴起是有争议的人物。他身为将帅,与士兵同吃同住,为士兵吮吸脓疮!对待亲人,他却拒绝回家为母奔丧;为了将帅之位,亲手杀死妻子!是个“狠人”。

他文武双全,战功赫赫,却因为品德有失,被一票否决。带兵能力超强,却被同僚下套,被国君怀疑。曾官至国相,却最终死于乱箭之下。

他一生辗转于鲁国、魏国、齐国3个国家。3次,都是因为出色的能力,获得重用,位高权重;3次,都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高开低走,而悲惨收场。

吴起的十大忠告(一代名将吴起狠人话不多)(1)

吴起出生于卫国一个商民家庭,为了求取官位,耗尽家财。因被同乡人讥笑,他一怒之下居然杀死了讥笑他的人,畏罪潜逃。临别前和母亲发誓:不成卿相,誓不回家。

史书里用这句话写出了他的野心。

人生之路,无非是想好:有什么,要什么,能舍弃什么。

吴起这时候空有一身本领,想要的居然是卿相的高位,而他能舍弃的是什么?

第一次,吴起来到鲁国。

此时正逢齐国进攻鲁国。鲁国希望任吴起为将,带兵抵御齐国,但又忌惮他的妻子是齐国人。

吴起为了获得将位,亲手杀死了妻子。谁也不知道当时他的心理,是“毫不犹豫”,还是“忍痛割爱”。随后他被赋予兵权,带领弱小的鲁国军队,打败了强大的齐国。

盖世的战功,掩盖不了他的人品问题。

鲁国解除了危机后,很多鲁人开始攻击吴起,说他为了获得将位,残忍杀害自己的妻子。母亲死去,也不回家奔丧。品德有亏。

舆论压力下,鲁国的国君鲁元公“开除”了战功赫赫的吴起。

吴起的十大忠告(一代名将吴起狠人话不多)(2)

第二次,落魄的吴起来到了魏国,因其出色的将帅能力,再次被赋予兵权。

他在魏国带兵,和士兵同吃同住,还为生病士兵吮吸脓疮!

士兵的母亲听说这件事情后,却大哭说:“我的孩子活不长了。”

原来当年吴起曾为士兵的父亲吮疮,其父为报恩,冲锋在前,死在战场。

士兵的母亲说:“如今吴将军又为我儿子吮脓血,我担心孩子也会和他父亲一样,为吴将军奋不顾身,最终战死疆场。”

吴起虽然在军中威望日盛,在战场上不断立下战功,却因此被当时魏国的国相—公叔痤所忌惮。

公叔痤向国君魏武侯进言:吴起虽然厉害,他却未必对魏国忠诚。您得试探一下他。

公叔痤提议说,可以试探把公主嫁给他。如果他同意了,说明他愿意留在魏国。如果他推辞,说明他心不在魏国。

与此同时,公叔痤却特意邀请吴起到家里做客。公叔痤的妻子就是一名公主。在吴起面前,两夫妻特意演了一场好戏:公叔痤就像懦弱的“受气包”,而其妻则扮演“野蛮公主”,“母老虎”一样的霸道蛮横。

吴起不知是计,以为娶了公主当妻子,就会受窝囊气。因此当国君试探吴起,让他娶其中一位公主为妻的时候,吴起“没头脑”地拒绝了。

政治联姻未成,国君魏武侯开始怀疑起吴起的忠诚。“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吴起越是军功赫赫,越是受到国君更多的质疑。

吴起最终选择了主动离开。临走前,他对身边人说,如果国君不听信谗言,我是能够成就魏国的霸业的!

吴起的十大忠告(一代名将吴起狠人话不多)(3)

最后一次,吴起来到了楚国。

楚悼王倒是求贤若渴,久闻其名,很快就把吴起提拔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相。

吴起终于实现了他离开家乡之前的誓言,做到了国相,如愿以偿。

能人是不甘寂寞的。为了楚国的发展壮大,吴起很快在楚国发起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削弱贵族们的权利,逐渐收回他们的爵位和俸禄。裁减多余的官吏,以此来供养士兵。

吴起的改革正中要害,因此很快得到了成效。楚国被邻国欺负的局面得到了缓解。

可惜吴起运气太差了,他动了贵族官吏的“蛋糕”,得罪了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

而楚悼王,支持吴起施行这个改革的大boss,居然在改革施行不到一年就死了。

没有了靠山,可想而知,吴起很快受到楚国各方的攻击,一代名将就此陨落,命丧乱箭之下。可悲可叹!

#历史故事#

#历史小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