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晒制作过程感想(这堂课让你了解这种传统工艺)(1)

蓝晒染

“知布织道”学习坊课程四

1842年,英国科学家和天文学家约翰·赫歇尔发明了一种能制作蓝色照片并长久保存的成像工艺,叫做蓝晒。蓝晒就是用感光剂——柠檬酸铁铵和铁氰化钾制成的混合液涂抹于白纸或者白色织物上自然阴干,用实物覆盖于感光纸或感光织物上,通过照射紫外线,使感光剂发生化学反应。

近日,“知布织道”学习坊课程四《蓝晒染》在非遗JIYI空间开课,有来自社区的近40位学员参加了课程学习。为了能在课程中创作出独具特色的作品,很多学员揣着自己收集已久的厚厚一摞树叶,也有的带上家中闲置的白色环保袋、旧衣物,刷上蓝晒叶、摆放花草羽毛等,放在阳光下或者紫外灯下,共同见证“奇迹的发生”。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原本绿色的感光剂经过化学反应变为不溶于水的蓝色试剂,而被实物挡住光线的区域则会留白。经过简简单单地几步操作,一件件独一无二的作品就呈现在大家面前了。

▲在紫外线照射下的颜色变化

蓝晒制作过程感想(这堂课让你了解这种传统工艺)(2)

蓝晒制作过程感想(这堂课让你了解这种传统工艺)(3)

蓝晒制作过程感想(这堂课让你了解这种传统工艺)(4)

蓝晒制作过程感想(这堂课让你了解这种传统工艺)(5)

《蓝晒染》将传承与创新有机结合,使居民朋友们在了解和学习传统蓝染技术的同时,在作品中融入新时代的文化特征,这正是当代传统手工艺得以较好地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方式。

项目背景介绍:

“上海市民文化传承及科学创新社区学习坊”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上海申创教育发展中心承办。学习坊是融合高校、企业、校外教育机构及社区街道的优质资源,打造服务社会、面向市民、落地社区的新型学习方式。它应用STEM课程教学,为市民提供创新的学习渠道和平台。

蓝晒制作过程感想(这堂课让你了解这种传统工艺)(6)

作者:华泾镇

编辑:曹香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