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

金秋的海盐通元,晴空万里,微风徐徐,站在丰义村的登高平台上放眼远眺,民居错落有致,茶林葱郁成片,农田沃野四方,远处的跨海大桥在云雾之中,若影若现,美如仙境。

近年来,通元镇聚力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打造“美好记忆·丰山溢水”党建引领美丽乡村精品线,建成乡村振兴展示馆,探索农村未来社区模式……在乡村振兴实践探索中,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特色路径,实现“一村一处景,一镇一幅画”。

党建引领

打造美丽经济“金名片”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坚持党建引领,切实发挥党员在致富道路上的先锋和表率作用。”通元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一直以来,通元镇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抓党建、强经济、聚民心。

“乡村振兴示范区”和“农业经济开发区”是通元镇的两张名片,而雪水港村作为“两区”建设的主战场,正在不断探索共富新路径。

15年来,雪水港村坚持党建引领,成立了雪水港村“美丽党员”服务队。围绕“美丽乡村”中心工作,设置美丽家园宣传团及积存垃圾清运队、绿道补植养护队、墙面广告清除队、治水护水队、渠道路面维护队“一团五队”党员认领岗位,引导党员带头做好清洁家园、优美庭院、文明行为、爱护家园、志愿服务“五个示范”。同时,依托党员联户机制,建立健全“村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员先锋站(中心户)—党员—群众”的管理联系网络,落实每名党员公共绿化责任区块和对所联系的5至10户农户宣传带动责任,每月开展“美丽党员”评定和通报,鼓励引导农村党员争做“美丽党员”,示范带动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美丽家园”建设,美丽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前不久,海盐的“美好记忆·丰山溢水”精品线亮相嘉兴市党建引领美丽乡村精品线发布仪式,通元镇的丰义村和雪水港村是这条线上的两个重要站点,通元的“美丽党员”们齐心协力,精心打造了主题雕塑、丰收大道、融禾园区、乡村振兴展示馆等精品节点,提升游览线的质感,做到“点上有故事、线上有体验、面上有风景”,从而让党建“活”起来、让乡村“红”起来、让群众“动”起来。

党建引领美丽乡村精品线也是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共同富裕的“黄金线”。孙雪红是通元镇雪水港村小卖部的老板,她十分感慨,“这几年,咱们村的景色越来越美了,环境也越来越好,来玩的游客也明显增多了,这对我的生意很有帮助。”

海盐县通元镇美丽田园(嘉里共富我看嘉兴)(1)

海盐县通元镇美丽田园(嘉里共富我看嘉兴)(2)

农旅融合

勾勒村富景美“和谐图”

漫步在通元镇丰义村,笔直的道路两旁水杉高耸挺拔,花木扶疏掩映着农家小院,放眼望去,远处的青山郁郁葱葱。如今,随着乡村振兴的持续推进,丰义村已形成集观光旅游、四季采摘、民宿度假、田园康养、研学体验、红色教育于一体的有风景、有故事、有体验的省3A级景区村庄。

位于丰义村山前埭的山前乐郊本草园,该园占地50余亩,目前园内种植着100余种珍贵的中药植物,以人文科普、休闲养生为主题,提供科普研学、文化旅游、亲子课堂、校外活动等多种互动旅游项目,致力打造长三角地区新型农旅短途旅游的主题体验园区。

海盐县通元镇美丽田园(嘉里共富我看嘉兴)(3)

而作为嘉兴地区首个利用村内存量集体建设用地资源实现有效开发的民宿项目丰义人家民宿,以江南水乡为主体风格,既有农村的恬静淡泊,也不失江南的氤氲秀丽。独特的自然环境与安逸的乡村气息,让民宿一下子“火”了起来。丰义村党委书记奕国华告诉记者:“很多游客上半年来旅游的时候,就已经预订好了下半年的住宿,我们的民宿还是很抢手的,很有人气的。”

农业兴,农民旺。为进一步加快农旅融合,通元镇还委托海盐县乡旅公司等专业团队开展景区资源挖掘包装、业态招揽培育、旅游产品打造、品牌提炼推广和日常运营管理等工作,推出“观光休闲游”“赏花美宿游”“主题研学游”等十余条旅游线路产品,先后吸引丰义人家农家乐、憶相山庄等一大批乡村旅游项目的落地,为美丽乡村带来了美丽经济的新业态。据统计,今年初以来,丰义已接待旅客35万人次以上。

海盐县通元镇美丽田园(嘉里共富我看嘉兴)(4)

创新赋能

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

走进位于通元镇雪水港村的融禾农业科技园,里面一片忙碌的景象,一个个圆滚滚、沉甸甸的阿鲁斯网纹瓜挂满枝头。嘉兴融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尹忠琦一边关注着大棚内的气温、湿度等实时动态,一边检查植物的生长状态。

海盐县通元镇美丽田园(嘉里共富我看嘉兴)(5)

尹忠琦打开手机,向记者展示了他的“神秘技术”,“我们全部采用新技术,每个大棚内都通过设备设置了植物生长的参数,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我只要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点点就可以操作。气温超过20℃风机会自动打开,超过25℃遮阳网也会自动打开,灌溉、施肥设施会根据温度、湿度、酸碱度数据变化自动开启和关闭。”

在新技术的加持助力和融禾人的精心管理之下,今年融禾迎来了大丰收,其中,初秋接档的阿鲁斯网纹瓜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好评。“这个网纹瓜吃起来香气扑鼻,口感软糯,水分充沛,每只售价可达120元。这也是我们创业的初衷,用高品质创造高效益,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舌尖体验。”尹忠琦表示。

这样的创新科技不仅仅在融禾,雪水港村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时候,以科技赋能,全力构筑“零碳村落”,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贡献。

记者了解到,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村里创新推广土灶“柴改电”,建立“政府-企业-群众”多方合作推广机制。截至目前,累计推广“柴改电”537户,减少柴火消耗约8.53吨,碳减排15.64吨。

富了钱袋,还要富脑袋。为让文化更好地激活乡村、赋能乡村,近年来,通元镇在挖掘本土人文历史、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创新打造通元非遗系列文创产品,深度融合非遗文化与城镇建设,打造人文新景,不断提升文明乡风。

海盐县通元镇美丽田园(嘉里共富我看嘉兴)(6)

【共富同行·感悟幸福】

扬子晚报首席记者张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小小乡村实现美丽蝶变”

很难想象,10多年前的丰义村,还是一座座尘土飞扬、寸草不生的砂石矿山。如今竟然蝶变成了旅游经济的富矿,一处深受广大游客喜爱的网红打卡地。

美丽乡村带来了美丽经济,从前的土灶头全部变成了电灶,零碳村落的理念深入人心。丰义村和雪水港村描绘了一幅幅江南田园的美丽画卷。这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写照,是共同富裕的典型代表。

金华日报记者陈芮:“嘉兴,不仅仅是红色”

提到嘉兴,总是离不开南湖、红船……印象中的嘉兴是红色的。这次跟随采访团采访,走进通元镇,让我深刻感受到在党建引领下,乡村振兴的共富路子越走越宽。

在通元镇,我还看到了一个多彩的乡镇,这里有农文旅融合3A景区村丰义村,为美丽乡村带来了美丽经济的新业态;有融禾农业现代产业园,运用高科技农业,促进共同富裕;有幸福港雪水港村美丽乡村,通过打造乡村振兴金名片,带领村民富口袋、富脑袋。

我想,这仅仅是嘉兴共同富裕的一个缩影。嘉兴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模式多元化,多彩的“嘉里共富”样本正徐徐打开……

海盐县通元镇美丽田园(嘉里共富我看嘉兴)(7)

小时新闻嘉兴服务中心记者陆永林:“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携手走向共富大道”

金秋的通元,既有农村的恬静淡泊,也不失江南的氤氲秀丽。一直以来,通元镇坚持走美丽乡村带动乡村旅游、乡村旅游带动美丽经济的发展道路。其中,丰义村已形成集观光旅游、四季采摘、民宿度假、田园康养、研学体验、红色教育于一体的有风景、有故事、有体验的省3A级景区村庄。

美丽乡村,美丽经济。在融禾农业科技园里,随处可见新兴技术,感光遮阳膜、自动滴灌系统……现代农业的发展在这里都得以呈现,高品质创造高效益,通元镇以数字赋能为载体,通过引进一批智慧数字农业型的高科技企业,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的数字化、科技化,促进共同富裕。

雪水港村有效利用本土红色资源,打造一系列具有当地特色的重点场馆,有“米酒记忆馆”“乡村振兴展示馆”等,同时深化品牌宣讲,发出党建强音。作为一位新闻媒体人,我会更加笔耕不辍,做好表率,用媒体的担当和文化的力量,携手走向共同富裕。

本文来自【嘉兴日报-嘉兴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