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平、礼泉、乾县、武功一带,是古右扶风的核心地区这个地区是古丝路第一站,也是西兰公路的第一站,古来交通便利,人流纷纭,文化璀璨,戏曲发达清人严长明在《秦云撷英小谱》中提到的“礼泉腔”就存在于这块地土上这里曾经孕育产生了阿宫腔、弦板腔等著名小戏,另外曲子、道情戏也都很流行大戏秦腔兴起后,这里也一直是各路名流纷纷竞场的重镇,与此形成反差的是,这里的本土剧社却十分稀少,相比与南边的周至、户县,西边的宝鸡地区,北边的彬县等,实在寒碜难言这个地区最早的秦腔戏班是民国初期武功马魁创办的马家戏班,因为有花旦宗师袁璧辉担纲,红极一时但是随着马魁在民国七年(1918)被杀,这个戏班就解散了此后十多年,这一带基本没有本土的秦腔剧社,直到民国二十二年(1933)兴平县陈良村符瑞亭创办了个“丕吉社”,搭台上演秦腔古典戏和自编新戏,但为时不长,就被小戏戏霸白凤刚领人踏毁民国二十四年(1935)兴平县北张村人任云章(又名任老六)在县北街山西会馆创立了个“仁德社”(即丁醒民回忆录所说的民意社),卖票(签子)演出《三堂会审》、《五典坡》、《葫芦峪》、《辕门斩子》、《回长安》等古典戏这个戏班实力很弱,虽然许多外地艺人也经常前来临时搭班,但是一直经营惨淡,主要依靠本土人士的热情才支持到了1949年真正扛起这一带本土秦腔戏班大戏旗帜的是成立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的武功秦声社,因为著名演员刘金库领导有方,这个剧社驰名西北剧坛,算是给本土剧社挽回了点脸面在秦声社之后,兴起的本土秦腔戏班就是乾县的晓钟学社,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秦腔富平三意社?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秦腔富平三意社(秦腔剧社之十晓钟社)

秦腔富平三意社

兴平、礼泉、乾县、武功一带,是古右扶风的核心地区。这个地区是古丝路第一站,也是西兰公路的第一站,古来交通便利,人流纷纭,文化璀璨,戏曲发达。清人严长明在《秦云撷英小谱》中提到的“礼泉腔”就存在于这块地土上。这里曾经孕育产生了阿宫腔、弦板腔等著名小戏,另外曲子、道情戏也都很流行。大戏秦腔兴起后,这里也一直是各路名流纷纷竞场的重镇,与此形成反差的是,这里的本土剧社却十分稀少,相比与南边的周至、户县,西边的宝鸡地区,北边的彬县等,实在寒碜难言。这个地区最早的秦腔戏班是民国初期武功马魁创办的马家戏班,因为有花旦宗师袁璧辉担纲,红极一时。但是随着马魁在民国七年(1918)被杀,这个戏班就解散了。此后十多年,这一带基本没有本土的秦腔剧社,直到民国二十二年(1933)兴平县陈良村符瑞亭创办了个“丕吉社”,搭台上演秦腔古典戏和自编新戏,但为时不长,就被小戏戏霸白凤刚领人踏毁。民国二十四年(1935)兴平县北张村人任云章(又名任老六)在县北街山西会馆创立了个“仁德社”(即丁醒民回忆录所说的民意社),卖票(签子)演出《三堂会审》、《五典坡》、《葫芦峪》、《辕门斩子》、《回长安》等古典戏。这个戏班实力很弱,虽然许多外地艺人也经常前来临时搭班,但是一直经营惨淡,主要依靠本土人士的热情才支持到了1949年。真正扛起这一带本土秦腔戏班大戏旗帜的是成立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的武功秦声社,因为著名演员刘金库领导有方,这个剧社驰名西北剧坛,算是给本土剧社挽回了点脸面。在秦声社之后,兴起的本土秦腔戏班就是乾县的晓钟学社。

提起晓钟社,学者戏迷自然就想到了范紫东先生。其实,范先生主要忙于自己的政务和学术,同时还要关注西安易俗社的事情,他并没有精力专心于晓钟社。真正对这个剧社贡献最大的是著名剧作家张秦伯先生和刘文伯先生。

张秦伯 (1905~1985年)生于乾县城内北大街一书香之家。父亲张西园,颇富学识,与旬邑县萧之葆交情甚厚。萧为清末翰林院学士,饱读诗书,张秦伯少年时即拜萧翰林为师,聆受教益。

张秦伯勤于治学,无意功名,只潜心文学。他尤其酷爱戏剧,以为高台教化,可移风易俗,改造社会。遂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发起创办秦腔新民剧社,他自献三间瓦房,以玄帝庙为排练场,自任社长,聘请著名艺人杨安民、张景民、杨三执教。招收第一批学员30余人,张秦伯不但督促学员练功练声,排演剧目,而且授以国语、算术、历史等课,提高文化水平,增强演员素质。

杨安民(1915~1993)陕西长安县王莽乡稻地江村人。出科于益民社,主工文武小生。后从惠济民先生从事戏曲教育、导演。先后在化民社、晓钟社、竟存社、裕民社、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宁夏觉民社、咸阳人民剧团担任教练。

张景民(1910~1995)礼泉县人。出科于户县忠盛民乐社,主工小生,兼演二花脸。后从事教练、导演工作。先后在晓钟社、艺声社,宝鸡市人民剧团担任教练。曾在晓钟社力排众议给任哲中排导《周仁回府》,使之声名大振。

因为新民社经济拮据,不久又增添张瑞山、薛厚斋、王崇轩三股,由四家合办。

当时,担任乾县参议会会长的范紫东先生,热情地支持这个家乡的剧社。他认为剧社可取“晨钟暮鼓”之义,走“易俗学社”之路,建议改名晓钟学社。张秦伯采纳了范先生的意见,由此,新民剧社就更名为晓钟学社了。针对剧社经济艰难的状况,范先生劝在野军官刘文伯出资相助。

刘文伯(1893~1961)名一敬,字文伯。陕西乾州(今乾县)人。幼入私塾,13岁入乾州高等小学堂,后为陕西靖国军将领,属胡景翼部。曾随胡景翼的国民二军参与北京政变,驻军河南的时候,刘文伯在“禹洲事件”中大发横财。国民二军失败后,刘文伯随回陕西的李虎臣部参加“西安围城”,后归杨虎城部。曾参加“中原大战”。随杨虎城回陕西后,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围剿陕北红军不利,心生倦意,携巨资归隐家乡乾县。

鉴于刘文伯势大,张秦伯主动放弃社长职务,担任专职编剧和教练。

刘文伯对晓钟社十分重视,他为剧社搭建了简易舞台,很注意改善艺人生活条件,还招收了两期学生。在范紫东先生的介绍下,经常有易俗社演员在晓钟社献艺,易俗社每有新作,晓钟社也都能及时排演。当时的晓钟社跟秦声社是该地区最著名的两个本土秦腔剧社。

封至模先生在脱离陕西省戏曲专修班后,在张凤翙、张峰伯、杨晓初、王捷三等人的支持下,自己出资在西安小东门内创办了秦腔上林剧社,经济特别困难。寇遐、马平甫等人就介绍刘文伯介入。刘文伯在西安城内的岳王洞街有自己的公寓。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他就把乾县晓钟社迁入西安,跟上林剧社合并名为西安私立晓钟剧校,简称晓钟社,社址在狮子庙街。

此时的晓钟社成立了新的董事会,由寇遐任董事长,马平甫、韩绾青、薛子厚、裴德生、马青宛为董事。封至模为社长,张秦伯为专职编剧。

晓钟社进入西安后,深受坊上回民的欢迎,但是,由于国家政局混乱,这个剧社在艺术上的成绩不是很大。

民国三十七年(1948),由于对刘文伯不满,封至模、张秦伯先后离社。由于封至模带走了剧社的的骨干演员,晓钟社不久就散班了。

1950年,晓钟社学生任哲中和刘遇道借建国社戏箱,纠合晓钟社残部,组建艺声社,刘遇道为团长,还在西安招收了崔慧芳、乔梅英、董存秀等一班学生。此年,这个剧社被乾县政府接收为乾县人民剧团。1953年被宝鸡专区接收为宝鸡人民剧团。

总体来看,晓钟社艺术成就一般,它基本没有自己的创作,培养出的学生也就只有任哲中、殷守中、彭义中、李晓俊、傅晓民等几个人成就较大。跟上林社合并后,原晓钟社学生基本都不能担当台柱。这个剧社早期基本以易俗社剧作为主,进入西安后,演出了许多封至模、张秦伯的作品。

建国后,张秦伯当选为乾县第一届人大代表,后又担任教育科副科长、文化馆副馆长等职。著有秦腔剧本《东林书院》、《滕王阁》、《昆山案》、《丰乐园》、《骊山烽》、《进履得书》等。

建国后,刘文伯历任西安市人民政府委员、陕西省人民政府委员及民革陕西省委员会委员等职。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中,他将其16亩果园及敬业托儿所全部财产交给国家。1961年10月19日因病在西安逝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