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是中国古时对玻璃料器的通称,她的使用已有超过3000多年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自古以来一直为皇家专用,对使用者也有极其严格的等级要求,所以民间很少见。
琉璃被誉为中国五大名器之首(金银、玉翠、琉璃、陶瓷、青铜)、佛家七宝之一,到了明代琉璃制造工艺已基本失传,不过即使是明代很残缺的工艺依然是受到品级的保护。
琉璃的颜色多种多样,古人也叫它“五色石”。
汉代,琉璃的制作水平已相当成熟。但是冶炼技术却掌握在皇室贵族们的手中,所以当时人们把琉璃甚至看成比玉器还要珍贵。
唐代:诗人元稹《咏琉璃》云:“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尘”,描绘出琉璃灿烂夺目的迷人风采。《邺侯家传》记载:“唐代宗大历十三年,上召李泌入见,因容路嗣恭初平岭南,献琉璃盘,径九寸,朕以为至宝。”由此可见唐代琉璃之珍贵。
元代,琉璃生产已形成一定规模。其早期产品以珠、笄为大宗,还有簪、扣子等。笄,颜色以蓝为主,另有水晶、黑、白、茶晶诸色。
明朝:明代洪武年间,除内宫监设“外厂”,为宫廷生产“青帘” 等贡品外,民间琉璃生产也日趋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