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交友,还是找对象,或者是其他保持亲近关系的人,都要考虑能不能与他亲近。因为一旦亲近错了人,要么会做一些违背本心的事,要么会为自己招来祸患,要么会消耗你的人生。

所以,《易经》比卦中说“比之匪人,不亦伤乎”。“匪人”就是指不能亲近的人,比如心术不正、行为不端等。俗话说“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如果你与本不该亲近的人,关系却非常亲密,难道不是一件很可悲的事儿吗?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曾国藩最好的深交方式(曾国藩这九种人)(1)

如何才能不“误交匪人”?曾国藩给了我们一些很好的建议。

曾国藩说:“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并且总结出了一套“八交九不交”理论,就是有八种人可深交,九种人不可交。

其中“八交”是:胜己者;盛德者;趣味者;肯吃亏者;直言者;志趣广大者;惠在当厄者;体人者。大家在择友的过程当中,可以把这些标准拿出来进行参考对照。

本篇文章中,我们主要讲述曾国藩总结的“九不交”,因为交友不慎,后患无穷,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哪九类人不必深交?

志不同者

所谓,“志不同者,不必强合;凡勉强之事,必不能久”。人都有自己的脾气秉性,不能强求一致,人也有自己的追求和梦想,也不能强求一致。强求在一起是一种彼此消耗的状态,到后面会出现很多的矛盾。

《论语》中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志不同,不相为友。”交友,贵在彼此的价值观相同,若是两者相差甚大,终会渐行渐远。

曾国藩最好的深交方式(曾国藩这九种人)(2)

三国时期,管宁与华歆是同窗好友,关系十分交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管宁淡泊名利,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华歆却贪慕荣华富贵,丢失初心。他们两人锄地时,共同发现一块金子,管宁不为所动,华歆却拿在手中恋恋不舍。一起读书时,窗外有华丽马车经过,管宁安心读书,华歆立马放下书出去观赏。从此,管宁与华歆割席断交,两人再也不是朋友。

曾国藩最好的深交方式(曾国藩这九种人)(3)

当然,志向不同,并没有好坏对错之分,但是“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志向相同的人在一起,无论干什么都会非常地畅快

谀人者

谀人者,就是阿谀奉承,喜欢去拍马屁,见到谁都去奉承。这种人通常驱利性很强,曾国藩认为是不可以交的

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谀人者多心怀鬼胎,交友动机不纯,有着利己的目的,虽然不会明面上表现出来,但背后做事就会阴奉阳违,不值得让人信赖。

曾国藩最好的深交方式(曾国藩这九种人)(4)

《论语》中也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花言巧语,善于表面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这样的人与你无法成为真正的朋友的,他们的眼里只有自己和利益,今天可能会因为利益跟你关系很亲密,那么明天也会因为利益出卖你,所以,遇上这种人,不要深交。

恩怨颠倒者

恩怨颠倒者,就是指不辨恩怨的人。当一个人恩怨不分、处事糊涂,那就缺乏基本的是非观。

曾国藩说:“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君子不受人恩,受则难忘”。他认为若是君子,受过别人的恩惠会一直记在心里。但是对于恩怨不分的人,他们非但不会记在心里,反而会把别人对他的好当成坏,好坏不分,甚至可能记恨好心帮他的人。

曾国藩最好的深交方式(曾国藩这九种人)(5)

所以,与这样的人交往无疑是消耗自己,最好与之保持距离,莫要给自己招致麻烦。

好占便宜者

爱占便宜的人,性格自私,做事不顾他人感受。并且贪婪短视,只考虑到眼前的蝇头小利,做人做事往往是舍本逐末

曾国藩说“与好利人共事,则己必受累”。由此可见,与好占便宜的人交友、共事,最后自己肯定受他们牵连,搞得自己身心疲惫。

生活中,像有些人在金钱上一毛不拔,吃饭、聚会的时候从来不主动买单。在平常的相处时,总是想方设法从别人身上占一些便宜。对于这样的人,就不要深交了。人与人之间,讲究礼尚往来,友谊是相互的,即便是再好的朋友也不例外。否则,只靠单方面付出,彼此之间的关系不可能长久。

曾国藩最好的深交方式(曾国藩这九种人)(6)

这种人,大恶可能没有,但有利益可乘,一定不会放手。左宗棠曾说“好便宜者,不可与之交财”,喜欢占便宜的人,与之交财必会造成损失。对于这样的人,最好避免与其有利益往来,否则很容易便会产生纠纷,发生不愉快的事情。

所以,曾国藩要求其弟“此次澄弟所受各家之情,成事不说,以后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益,不可轻取人财。”

全无性情者

全无性情者,是指没有自己的风格与主见,人云亦云,随大流的那些人

一个人如果缺乏独自思考问题的能力,只是一味的人云亦云,为人处世必定优柔寡断,这样的人是不能与之共事的,并且他的优柔寡断也会影响到你的决定。

《论语》中也说过“小人同而不和”,同而不和的人没有自己的独立观点,总是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他人,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甚至是只求表面一致,转过背来就互相攻击,这都属于小人之气。

曾国藩最好的深交方式(曾国藩这九种人)(7)

曾国藩认为盲从会误己,他也拒绝跟随波逐流的人交朋友。因为一个人如果不能形成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就会善恶不分就不能正确地批判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今天他可以和你交朋友,明天也可以和你的敌人成为朋友,而且关键时刻特别容易掉链子。

不孝不悌者

古人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如果连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连自己的骨肉兄弟都不友爱,又怎么能够真心对待别人呢?

曾国藩最好的深交方式(曾国藩这九种人)(8)

所以,曾国藩告诫我们,对待不孝不悌的人,还是尽量远离吧!这种人不会有多余的爱心用在朋友身上,一旦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或是不能为他所用,就会毫不犹豫地转身就走。

择友并非一定要比我们优秀,但为人的品行一定要端正。如果他是一个孝敬父母的人,那么他首先是一个心存善良的人,这样的人才值得交往。

迂人者

迂人者,是指思想顽固迂腐的人。这类人顽固而不开化,眼界通常很狭窄,只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东西。与之为伍,时间久了也容易变得消极封闭。

有一个小故事:

一个人买了缸漂亮的金鱼,却又不懂怎么养,只知道每天给金鱼喂食。没过几天,金鱼都变得病恹恹的。邻居告诉他:“鱼缸里的水要经常换,不然鱼会死的。”

那个人说:“金鱼没精神,肯定是没吃饱,跟水有什么关系?我多喂点鱼食就行了。”邻居耐心地跟他说了半天养金鱼的窍门,但那个人全当耳边风,还一次性往鱼缸里倒了很多鱼食。结果第二天一看,金鱼全都死了。

曾国藩最好的深交方式(曾国藩这九种人)(9)

哲学家罗素说:“愚者和狂徒对自己总是如此确信,而智者则满是疑虑。”迂腐之人总是迷之自信,他们听不进不同的意见,不接受新的事物和观点,也看不到自身的不足,最终会被社会所淘汰。

落井下石者

落井下石者,是指看见人掉进陷阱里,不仅不伸手救他,反而推他下去还扔石头的人。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

古语有云:“作奸犯科者,未必小人;然纠缠刁难,落井下石,必敬而远之”。落井下石的人要比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心术不正之人更可怕,一定要敬而远之。

曾国藩最好的深交方式(曾国藩这九种人)(10)

所以,人生的旅途中难免会经历挫折,在你患难时跑得飞快,甚至落井下石的人,一定要坚决地踢出你的朋友圈,与这类人相处对你有百害而无一利。

德薄者

德薄者,就是德行浅薄的人,不注重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而且擅长投机取巧。

假如一个人没有道德观、做事不考虑后果,没有原则底线,那么他便会成为那种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人,眼中只有利益没有朋友。《易经》说“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一旦德不配位,早晚会招致灾祸。所以,与这样的人相交,很容易惹祸上身,为了不必要的麻烦,还是趁早远离为好!

曾国藩最好的深交方式(曾国藩这九种人)(11)

《格言联璧》中有句话如此形容德薄者,说“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品德浅薄的人,心理阴暗尖酸刻薄,所以总认为别人都是可憎可恶,眼里有许多讨厌或鄙弃的人。

对于这一类人,曾国藩也说:“人若一味见人不是,则到处可憎,终日落嗔。”一个人如果总是找寻别人的不对之处,那么遇到的都是可憎之人,发生的都是烦心之事,一天到晚充满怨恨。也就是说这种人同时也充满了负能量,与之长期相处,有害无益。

结语

曾国藩制定的交友原则,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要懂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这既是交友原则,也是识人守则,可供今人借鉴和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