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大学士,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若是说《宰相刘罗锅》里的刘墉、和珅,《康熙王朝》中的索额图、明珠,《雍正王朝》里的张廷玉,《延禧攻略》里的傅恒,高贵妃的父亲高斌,尔晴的“玛法”来保,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们的共同点在于,都曾担任大学士。

清朝的大学士有多难(如何成为一名大学士)(1)

(历史上确实有喜塔腊·来保,他也确实当过大学士,就是没有尔晴这个孙女……)

宰相刘罗锅》所说的“宰相”,指的就是大学士。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后,严格意义上说,明清没有宰相。但宰相制度存在上千年,深入人心,即便废除,也还是要有类似于宰相的一套辅佐制度。内阁制就应运而生啦,而内阁里的首领,就是大学士。

明代的大学士比较牛X,比如早期的“三杨”,再比如后期的张居正。而且明代内阁的首席大学士尤其牛,称“首辅”,也就是辅臣中的NO.1之意,和宰相差不多。《明朝那些事儿》里夏言、严嵩、徐阶、高拱等人之间的内斗和倾轧,本质上都是首辅之争。

清代没有首辅,而是实行“群相制”。如果说明代的首辅还类似于宰相的话,清代的大学士离宰相的地位、职能相差就更远啦。由于大学士之职延续明代,雍正以后,也成为品级最高的职衔,尽管难以再现昔日宰相的风光,但时人仍将大学士类比“宰相”。所以从民间和通俗的角度看,说刘墉是“宰相”,也不算离谱。

清朝的大学士有多难(如何成为一名大学士)(2)

(《宰相刘罗锅》里刘墉的影视形象)

《宰相刘罗锅》里的主人公刘墉,是一个严重的“驼背”。见六王的格格时背了一个斗笠,以遮盖身体缺陷。这在历史上显然也不可能的,且不说通过考古发掘,估计刘墉身高有190,就是清朝在选大臣的时候,仪表相貌都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大臣甚至长得清秀俊美,比如和珅。想成为大学士,最好能有一副让皇帝看着舒服的“好相貌”,如果没有,起码也不能让皇帝看着恶心,否则,如何能在御前侍奉呢?

清朝的大学士有多难(如何成为一名大学士)(3)

除了外在条件,更重要的则是官员的能力与学识。大学士的进阶之路,满汉差别还是挺大的。因为清朝是满族人创建的王朝,对旗人尤其是满人实行大力度的民族优惠政策,入仕门槛低,职官需求量大。总体而言,满人竞争压力小,也相对更容易成为大学士。

比如,汉人想要成为大学士,首先要考中进士。(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清代唯一一名不是进士的汉人大学士——左宗棠。)

清朝的大学士有多难(如何成为一名大学士)(4)

考进士难度很大,不是每年都有,全国一次也就录取两三百人,注意是全国。有的人六十多岁才考上,也是相当执着了。由于大学士需要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也就决定了进入官场的时间不能太晚,如果你到40岁还没考中进士,那基本上这辈子跟大学士无缘了。随便列举几个大学士考中进士的年龄(周岁):史贻直17岁,王熙19岁,刘墉22岁,于敏中23岁,纪昀30岁。

清朝的大学士有多难(如何成为一名大学士)(5)

(纪大人起步晚,成材更晚)

满人难度小就小在,不用参加这一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科考,直接可以从文员(笔帖式)或者侍卫干起,不管起点是文是武,条条大路通罗马,都有可能位极人臣。当然,满人的区别在于,最好能出自望族,有祖父辈的提携,可以加快进阶速度。比如索额图的父亲索尼是元老级重臣,傅恒的伯父马齐,儿子福康安,都是大学士,富察氏家族也是显赫一时的名门望族。

清朝的大学士有多难(如何成为一名大学士)(6)

《延禧攻略》里的傅恒

当然,这个容易也是相对的。即便是满人,想要做到大学士的级别,都必须要出类拔萃,只靠拼爹是远远不够的。由于满人的文化程度总体不如汉人,尤其是在清前期,所以满汉大学士的格局主要是,汉大学士多是文士,饱读诗书,主要从事文字和秘书工作;满大学士多是实干家,有的甚至封疆一方、战功赫赫,文武搭配,相得益彰。

最后,想成为大学士,还要活的足够长。像傅恒这种26岁就当大学士,48岁就挂了的人,毕竟是少数。有不少人升任大学士的时候,已经75 了,比如尹泰76岁,孙柱和陈元龙77岁,高其位78岁,别说在清代,就是现在,这个年纪还能每天上班的人,恐怕都不常见。有些人不是当不了大学士,而是倒在了成为大学士的路上……

所以,要想在清代成为位极人臣的大学士,首先要身体好,其次要有学识、有能力,如果家世好,长得帅,就更加分了。你get到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