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时代发展到什么时候,对人的爱,是永远不会过时的。------谢晋

#老门吉#

电影《芙蓉镇》摄制于1986年,谢晋执导,刘晓庆、姜文主演。影片在1987年第7届金鸡电影节上获得最佳故事片等5项大奖。2018年8月18日,被评为改革开放40周年十大优秀爱情片。这部影片上映后,得到了空前的赞誉,被誉为史诗般的作品,以当年2毛钱的票价创造了惊人的1.2亿元的票房收入,堪称中国最好的影片。

该片是一部反映解放以后,多次政治运动中小人物悲欢离合的电影。通过芙蓉镇上的“豆腐西施”胡玉音、右派分子秦书田等人在“四清”到“文化大革命”的一系列运动中的遭遇,对中国六、七十年代的历史做了严肃的回顾和深刻的反思。芙蓉镇上的风风雨雨正是中国当代社会历程的缩影。

现在,有的年轻人对那段历史了解不多,在看了这部片子以后,感受不深刻,甚至有的人评论说:不过如此嘛。

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谢晋导演那代人经历了多少时代带给他们的苦难,那段历史对他们的影响有多大。影片中对胡玉音和李国香两位女性人生态度和人性特点的描写,非常具有对比性,她们的遭遇使她们成为悲剧性的代表人物;刘晓庆和姜文两位主演,在戏里戏外同时演绎的爱情故事也是非常的曲折、精彩、浪漫。

姜文和刘晓庆是怎么分开的(姜文和刘晓庆演绎了一代人的悲惨命运)(1)

1、影片的时代背景和谢晋那代人所遭遇的人生痛苦

经过六、七十年代的那十几年的折腾,中国文化艺术界集体进入了思考时代,那十年对中国的伤害不仅是在政治和经济上的伤害,最主要的是对人性的摧残。如何反思人性所遭遇的摧残,是中国文化艺术界集体面临的共同课题。

文学领域出现了“伤痕文学”,电影界出现了“反思电影”,反思那十年给人性带来的种种伤害。反思电影的代表作是由谢晋完成的,他的反思电影三部曲有:《牧马人》、《天云山传奇》、《芙蓉镇》。

对人性思考最为深刻的,也是谢晋导演的扛鼎之作《芙蓉镇》。展示了小人物在历史遭遇中的人性,对人性的呼唤和对美好感情的讴歌。引起轰动的原因之一,是古华的剧本出名,获得矛盾文学奖,引起社会关注。

人们对谢晋的期望值也很高,谢晋导演的片子有个特点,因为紧跟时代,常常在审核中遇到麻烦,当时《芙蓉镇》就被禁演过。

现在有些导演,为了不惹麻烦,拍的作品远离时代。而真实反映现实的作品,有的人不爱看,因为反映的社会问题直指人心,太尖锐深刻。

谢晋的片子里面反映的都是社会现实,影片反映的话题比较敏感,文革时代人性是如何扭曲的。所以会受到限制审查不通过。可见当初的难处。

谢晋导演通过这部影片中右派秦书田的一句台词,呼喊出内心的悲痛,以及对那段历史的不堪回首!

“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

因为,谢晋的父母都是在那个年代因为政治运动,双双自杀身亡!

六十年代初期,《早春二月》和《舞台姐妹》成为大毒草。谢晋因为导演了《舞台姐妹》遭批判200多次,被抓进牛棚,父母苦于无法生存,父亲绝望地吃了100颗安眠药,悲苦地离世。死去时,坐在桌前,谢晋去抱起他时,腿是卷曲放不平的,这在谢晋心理造成很大的不能言表的痛苦。

时隔一年后,他母亲又跳楼自杀了。没有生命体征的老人家在单元门楼,静静地躺在那里,谢晋把母亲从冰凉的地上抱起时,心已经痛得没了知觉。

和平年代也会有人死于非命,这就是那个时代的特点。这也是《芙蓉镇》剧本产生的原因。

编剧古华就是听到湘西一个小村落,有个寡妇死去两任丈夫的悲惨遭遇,才构思出《芙蓉镇》剧本的。

若只反应一个寡妇的悲惨遭遇显得过于单薄,于是,古华把她的遭遇放到了历经十几年的政治变迁中,写出了整整一代人的多重遭遇和悲苦。人们才有幸看到这部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史诗般的巨作。

“伤痕文学”,顾名思义,人们所遭遇的是从肉体到心灵的伤痛。

当时,人们觉得这个剧本非常好,很多制片厂看了没人敢接,于是有人想到了谢晋,并且说:只有谢晋能堪此大任!

姜文和刘晓庆是怎么分开的(姜文和刘晓庆演绎了一代人的悲惨命运)(2)

2、片中两位女性的人生态度和人性特点的对比

在那个年代,城里人被批斗的是知识分子和走资派,乡下被批斗的都是地富反坏右,以及走资本主义道路小商贩。

片中的胡玉音和丈夫桂桂,一起辛辛苦苦经营的米豆腐店,生意红火,把辛苦攒下的钱用于盖房子。国营食堂经理李国香摇身一变成了革委会主任,开始迫害胡玉音夫妇,胡玉音害怕就逃到娘家避难,两个月以后回家时,她的丈夫桂桂已经不堪迫害,自杀身亡了。

胡玉音和秦书田再婚以后,被主任迫害判刑十年时,秦书田有一句对身怀有孕胡玉音说的台词:“活下去,像牲口一样地活下去!”如果单纯地认为这部影片是爱情片,那就太片面了,这部电影是对一个时代的回顾和对那段不堪回首往事的反思。

胡玉音是那个时代的代表人物,悲剧色彩浓烈。是被李国香一类的人压迫和整治的对象。

胡玉音长相甜美,肤白貌美,娇嫩可人,性情开朗活泼,嘴甜心美,男女老少都喜欢她。

爱情上,因出身不好被黎满庚抛弃。黎满庚虽然非常地喜欢她,但是碍于那个以身份论一切的年代,不敢娶她,把对她的爱埋在心理。

事业上,勤劳致富被打击。胡玉音勤劳善良,开的米豆腐店生意红火,粮店老古也对她照顾有加,把米克送给她,成为李国香批斗他们的证据。

桂桂不幸去世后,她和秦书田的婚姻也受到李国香的打压,被发配打扫马路,成为了患难夫妻。

李国香是那个时代整治人的,但她也是个悲剧人物,她自己也被别人整治,后来又东山再起,是因为有个政治靠山,县领导的舅舅。

李国香原来是国营食堂的经理。长得黑不溜秋,女生男相。平日里,不拿正眼看人的主儿。总是带着不屑于顾鄙视的眼光看人,居高临下的架势。性格飞扬跋扈,争强好胜,嫉妒胡玉音的美貌、富足和男人们对她的喜爱。她追求粮站主任谷月山,但谷月山不理她。有着严重性压抑倾向的李国香,嫉妒使坏,靠运动整人。

当运动来了,李国香借助运动栽赃陷害,开始批斗胡玉音,罗列了一大堆罪名,说胡玉音挖社会主义墙角;每月收入相当于领导干部;用的是贫下中农的地基;对联是反动右派写的;谷月山卖给她的谷子买来变成商品肥了自己。

李国香把自己丑恶的一面,借助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发挥出来了。她自己也被批斗,自己却理直气壮地批斗别人,没有忏悔和丝毫不安,打着正义的大旗。这些问题不是她个人的错,是时代赋予她的,值得我们思考。

这就是那个时代的悲哀,把自己的人性毁灭了,才能活下去。你不踩死我,我就踩死你。这是人性扭曲、社会面目全非的时代。

李国香自己偷情,却毫不羞耻,还把别人当狗男女抓来批斗。最后,她攀高枝成了新的领导人,这一幕具有新的寓意。她对秦书田说:“你平反是我签的字。”迫害人家,还给人家平反签字。

这一幕反应出社会现实,这样人没有受到惩罚,时代还给予她权力和正义感。这该谁来负责?

泥沙俱下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给这部片子留下了特别深刻的思考:违背人性所做的坏事,用不道德的行为为自己捞好处,这样现象现在也存在,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当年,曾经有一位演艺圈的大导演揭发了父亲,父亲因此死在牛棚,这个阴影他一生都不会磨灭。

通过《芙蓉镇》的戏剧冲突、人性冲突,看到的是人性的扭曲,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更能读懂那个时代的无奈

姜文和刘晓庆是怎么分开的(姜文和刘晓庆演绎了一代人的悲惨命运)(3)

3、演员姜文和刘晓庆戏里戏外的爱情故事

谢晋导演选角过程中,刘晓庆四次写信自荐,在自荐信中她写道:“经过努力我落选了,我不遗憾,如果你选择了我,你不会遗憾!”谢晋笑着说:”那只好让我们两个都不遗憾了。“

当时全国名气最大的女演员就是刘晓庆,她叛逆的个性,非常有关注度。剧组8个演员7个都是学院派,只有刘晓庆是野路子。

谢晋导演问她为什么要演胡玉音,她回答说:“为了得奖!”演完,她如愿以偿,因这个角色她得了“最佳金鸡女主角奖”。

《芙蓉镇》挖掘了当时还是新人的姜文,通过秦书田的演绎,看出他可塑性极强,不可限量,伯乐谢晋导演不但挖掘了一个影帝,还栽培了一个优秀的导演。

当年,谢晋给姜文写信邀请他来试镜:”不是因为不相信你的演技,而是你太年轻。“23岁的姜文才大学毕业两年,要演绎右派分子秦书田,非常具有挑战性。

多年以后,当姜文成为著名导演时,回忆说:”我最佩服的导演是谢晋导演,没有他的点播,就没有我导演梦的实现。“

拍这部《芙蓉镇》的时候,相差13岁的姜文和刘晓庆演对手戏,姜文是初出茅庐的牛犊,面对大名鼎鼎的刘晓庆放不开,谢晋要求她们拍接吻的戏时,刘晓庆有些抵触,后来经过谢晋做工作才接受,拍的时候姜文很紧张,站的很远,刘晓庆大喊:”来!“他才过来。

谢晋导演就在晚上给了姜文一坛酒,让他抱着这坛酒去找刘晓庆对戏,他们彻夜痛饮。这一对戏,就对出一段闻名全国的姻缘和佳话。两人发展成恋人关系后同居三年。晓庆说,当时剧组都支持她和姜文的姐弟恋。

姜文被刘晓庆鼓励去当导演,并给他筹措资金,把家里妈妈和妹妹的生活费都收刮得干干净净,促成他拍出了优秀的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姜文后来在导演的路上,一发不可收拾,拍出了多部优秀作品。也是因为这部电影,姐弟恋分道扬镳了。

2002年,刘晓庆因为税务问题,蹲狱422天,刘晓庆的形象落入了低谷,人人唯恐避之不及,而这时候的姜文却给予了刘晓庆雪中送炭式的帮助。

当时姜文托律师给关起来的刘晓庆传话:“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很好地反思一下。也许以后的刘晓庆才是真正的刘晓庆,人性会更加完整。

这种精神的鼓励后面会有更多的跟进,姜文花重金请知名的四大律师,把刘晓庆保释出来,这一份慰藉,可以说是刘晓庆一生的温暖。

姜文和刘晓庆是怎么分开的(姜文和刘晓庆演绎了一代人的悲惨命运)(4)

总结,《芙蓉镇》绝对是史诗般的伟大作品,影片所提出的反思意识具有跨时代的意义。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苦难,多一份反思就少制造一份苦难!

我是专侃娱乐的#老门吉#,关注我,一起分享快乐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