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那女人“咬你几口”的话,和一伙青面獠牙的笑,和前天佃户的话,明明是暗号。我看出他话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他们的牙齿,全是白厉厉的排着,这就是吃人的家伙。――《狂人日记》

说起鲁迅,大多数中国人都不会陌生,从《少年闰土》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到《纪念刘和珍君》,鲁迅陪伴许多人走过了小学、中学的时光。

老师们讲到鲁迅时总会说,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朝花夕拾》……

学生们提到鲁迅则会更生动些,比如表情夸张地大喊“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又比如挤眉弄眼地跟同学抖机灵,“不是‘偷’,是‘窃’,读书人的事,能叫‘偷’吗”……

好像每个人都很知道鲁迅,但是如果想真的理解鲁迅还是要先理解其作品。今天浅析《狂人日记》,也只是读书时有感而发,鲁迅不愧为“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他的思想到今天依旧振聋发聩,让人战栗窒息。

鲁迅先生写的狂人日记被誉为什么(鲁迅狂人日记揭示)(1)

文言与白话交织,揭示新旧文化对立是“吃人社会”的背景

《狂人日记》创作于1918年,这一年文学革命刚刚开展一年,遇到的最大挑战是“白话文如何取代文言文”。

革命是艰辛的,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都是文言文造就的,想用白话撼动文言文的根基无疑是蚍蜉撼大树――“不自量力”。与之对应,旧文化强大的背后是封建势力的锐不可当,大部分中国人仍然深受封建礼教的荼毒,思想愚昧,麻木不仁。

《狂人日记》采用倒序写法,开篇先用文言文交代了狂人已经“病愈”的情况,然后才在正文用白话日记体记录了狂人“生病”期间的所见所闻及所思所想。

文言文的题记正是旧文化的表现,白话形式的正文则是新文化的兴起,然而,正如当时的旧文化远强于新文化,狂人的短暂“觉醒”终究没能抵过封建势力的侵蚀,他终于也成了“被吃掉的人”和“吃人的人”。

鲁迅先生写的狂人日记被誉为什么(鲁迅狂人日记揭示)(2)

表层结构表现狂人的病态思维,深层结构承载作者的思想,揭示“吃人社会”的真相

作品中狂人是一个迫害狂患者,他思维荒缪,语言混乱,但在看似疯狂的话语中却包含了深刻的思想,也揭示了“吃人社会”的本质是精神摧残

(一)“吃人”的是民众的愚昧和麻木

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多看我两眼呢?

日记开头以狂人的视角“我”展开记述,这是狂人觉醒的开始,也是被其他人认定为“发疯”的开始。

狂人知道自己的精神世界已经与以往不同了,但他很害怕这种不同会为自己带来杀身之祸,甚至怕到连狗看他一两眼都会觉得别有用心。

狂人的状态其实反应了当时已经觉醒的少数人在面对大多数人的愚昧时产生的本能的畏惧与退缩的心理,他们不相信自己能与整个大时代抗衡,于是便小心地隐匿自己,甚至让自己从清醒状态再次陷入昏睡状态。

这让我想起来了钱玄同请鲁迅为《新青年》写作时的一段对话。

鲁迅先生写的狂人日记被誉为什么(鲁迅狂人日记揭示)(3)

狂人便是这其中较为清醒的一人,他是很痛苦的。虽然鲁迅赋予了他唤醒沉睡中人们的使命,让他带着希望打破铁屋,但他的言行始终被人们当做“疯子行为”,周围的人包括他的大哥除了对他引以为耻,并没有人对他所说的“吃人社会”有任何感悟和触动。

狂人是孤立无援的,这就注定了他会被大多数人的愚昧所同化,“病愈”也在意料之中了。

(二)“吃人”的是家庭制度和封建礼教

但是小孩子呢?那时候,他们还没有出世,何以今天也睁着怪眼睛,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这真教我怕,教我纳罕且伤心。

我明白了。这是他们娘老子教的!

狂人看到小孩子也在议论他,便疑心这些孩子也是要害他。孩子本是天真的,他们对社会的认知都是来自父母传统的教育和古文典籍,因此思想也是受到了家庭制度和封建礼教侵害的。

鲁迅先生写的狂人日记被誉为什么(鲁迅狂人日记揭示)(4)

而狂人的大哥更是作为封建家长存在,在狂人“发疯”时,或是不理不睬,或是抓了他关禁闭,他为狂人请大夫看病,却从不尝试去理解狂人的“疯言疯语”,自家的小妹妹去世,他也不哭,还劝慰母亲不要哭。

大哥是强权的代表,是家庭制度的执行者,也是封建礼教的维护者,他在整个家中说一不二,拥有绝对的权威,狂人在这样的家庭压迫下,是不可能得到自由和解放的,他的觉醒只能被大哥用蛮力强行镇压,最终被引导着走向所谓的“正轨”。

不止狂人,闰土、孔乙己、阿Q都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他们一定也都有过少年风发的意气,也曾清醒地尝试过反抗现状,然而,压在他们身上的这座大山实在太沉重了,无力反抗,便只能面临“被吃掉”的命运。

(三)“吃人”的是因循守旧和不思变通

他便变了脸,铁一般青。睁着眼说,“也许有的,这是从来如此……”

“从来如此,便对么?”

“我不同你讲这些道理,总之你不该说,你说便是你错!”

狂人向家中的客人请教“吃人”是否正确,客人却被问住了,甚至诡辩“狂人说的都是错的”。这其实是新思想与旧思想的一次交锋,显然那些饱读诗书自认博古通今的人却连狂人的一个问题都回答不清,他们只懂得照本宣科,并且宣扬他们学习和应用的方法都是完全正确的。

鲁迅先生写的狂人日记被誉为什么(鲁迅狂人日记揭示)(5)

狂人的大哥也是如此,他教狂人做论时,无论怎样好人,翻他几句,他便打上几个圈,原谅坏人几句,他便说“翻天妙手,与众不同”。但其实做论从来没有哪个观点是绝对正确的,言之有理便可以是一篇好论。狂人的大哥却把某一观点奉为了圭臬,在自己信奉的同时也不许别人有反对意见。

所以,他不能像狂人那般看到每页都写着“仁义道德”的历史书其实字缝里满本都写着“吃人”两个字,他也不能在狂人劝说他不要“吃人”时理会其中的深意,他就是个因循守旧惯了的俗世之人,不会也不想变通。

日记在最后向社会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唤,是的,生活在这样一个“吃人”的社会,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而孩子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希望,如果也成为这“吃人社会”中“吃人”的一员,那是何等可怕的事情,“救救孩子”不只是卑微的祈求,也是对国民人性抱有的最后的期盼。

“吃人社会”从未消失,到今天它演变为了对弱者的欺凌和网络暴力

家暴、潜规则、校园欺凌、人肉搜索……这些听起来便让人毛骨悚然的事件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上演。

11月22日,湖南邵阳一中学发生恶性校园欺凌事件,几个年少无知的社会青年对一中学女生暴力殴打。

11月24日,韩国女星具荷拉在家中死亡,而就在42天前,她的好友崔雪莉刚刚离开人世。

11月25日,papi酱旗下艺人宇芽在社交帐号上自曝被前男友多次家暴。

这些都是过去几天发生在我们身边活生生的例子,被曝出的却永远只是冰山一角,更多在黑暗中挣扎的受害者们因为不敢发声而选择了默默忍受,并不断被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拉向更加绝望的深渊。

一些人从受害者变成了新的施暴者,更多的人则是永远生活在过去的阴影中,郁郁寡欢,甚至失去自我。

鲁迅先生写的狂人日记被誉为什么(鲁迅狂人日记揭示)(6)

鲁迅笔下的“吃人社会”其实从未消失,只不过不同于《狂人日记》中整个时代都被封建和愚昧笼罩,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大都有着清醒的思想和改变现状的决心。

面对家暴,勇敢反抗,坚决维护自己在家庭中的人权;面对欺凌,勇敢发声,拒绝默默忍受和无底线的纵容;面对黑暗的社会规则,勇敢举起法律武器,坚决捍卫个人的尊严和权益。

新的世纪,家暴、欺凌、潜规则、网络暴力……只是“吃人社会”的表相,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每个受迫害者的怯懦和退缩。法律可能保护不了每个人,但它能保护大多数的人,当发声的人足够多,罪恶终将无处藏身。

《少年的你》里有这样一句话:“路上总会有阴影,抬头就会看到星光。生活,就像夏天的柑橘树,挂着青皮的果,苦是一定的,甜也有。”愿你在冷铁卷刃前,得以窥见天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