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可一

编辑整理:宣琪 《欢喜书法禅》四期学员

古篆为真草相氐,真草为古篆生机。

这两句是一个提纲式的句子。我们先说相氐,相氐这个词是第二次出现了。之前说过,古篆是楷书、草书的根本源头。就好像河流一样,不管我们流到哪里,都没道理让源头枯竭。“古篆为真草相氐”,这句便是此意。

后一句则说的是我们后期的书法——草书和楷书,它们都是古篆书的生机。

18课狼有什么启示写出具体事例(不是凭空创造的写法)(1)

欢喜书法禅学员 sophia.霏同学作品

大家重点看下“”这个字,这个字的本意是什么呢?是弓弩,就是古代的弓箭,弓弩的发射和扣板就是机关。

重点说明下,“机”这个字在古代就是有的,就是“木”字旁边一个几何的“几”,它与繁体的并不是一个字

也就是说,在古代“机”和“機”这两个字是共存的,而且两个字的用法也不一样。可如今,现代汉语中却把两个字混用了,实际上我觉得这是对汉字的一种污染。

木字旁 几,有两种解释:① 一种树的名字;② 机案,就是我们所说的茶几。

木字旁 幾,辞源上一共有14个意思:也就是说它有14种用法,这里就不赘述了。

在古代“机”和“几”是通假字,二者是可以互用的。

但古篆生机中的“机”,绝对不是木字旁一个“几”的“机”,而是复杂的这个“機”,意为很复杂的生机,一定是和弓弩相关的意思。“真草为古篆生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真草是篆的衍生,或者说是变化进化而来的。

飞白、分隶,传驿而定耳。

传译就是驿站。就是说飞白书与隶书是演变过程中的中间传递环节。

作小楷先学署书。

得署书,小楷传驿而定耳。

学小楷之前要先学习署书。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里面记载:“检者,书署也,凡一切封检题字,皆曰署,题榜曰署。”

署书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榜书。大家注意看这句话,又是一个操作手册。作小楷先学署书,就是说,学习楷书也是要先学大字的。所以我们在最后一季学楷书的时候,要先从大字的榜书学起。

象形古文,方圆不移。

象形文字的创造原则,虽然是对大自然物象的一个抽象,但它的方圆符号体系与大自然的物象是一一对应、不变的。

之前有跟大家讲过石虎先生在《字思维》,里面所说的亚文字符号系统,那五个符号就是对大自然物象的一种抽象,是与大自然是一一对应、不变的。所以说象形古文是方圆不移的。

大小二篆,惟圆用事。

八分以圆法行方,真楷以方法行圆

到了大篆和小篆的时候,主要用的就是圆了。我们从大小二篆的篆体里,不如看金文和甲骨文,更象形化,进一步把抽象化方为圆了。

大小二篆的符号体系是在长宽两个维度上,用圆来过度;横和竖之间的转折,是用圆来过度的。大家不要理解为篆都是以闭合的圆圈构成的。

“八分”就是指隶书,隶书是从篆书过渡而来的,字形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方笔。前面说的“纵逸为体,波折为用”,但其行笔的原则还是与篆法接近,所谓的“以圆法行方”就是这个意思。

18课狼有什么启示写出具体事例(不是凭空创造的写法)(2)

欢喜书法禅学员 陆贤薇同学作品

真楷以方法行圆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它的意思是说楷书在纵横两个维度的线条衔接,实际上是有动作上的连带关系的。这种连带关系是在垂直于纸面的上部空间完成的,并没在纸面上留下痕迹。

如果把这个动作循行的线路绘制成图,我们会发现它实际上是一个圆的曲线。所谓方法行圆,圆法行方就是这个意思。

这一句实际上讲的是动态的操作,与静态的墨迹之间的关系。隶书从篆书过渡而来,我们最早能够见到的隶书就是简牍帛书了。简牍帛书中的隶书,发挥了毛笔更全面的特性。隶书与篆书不同的是,其增加了提、按、顿、挫的关系。

比如说,隶书很明显的笔法就是蚕头燕尾,这种写法是怎么来的呢?

古人想让字具备装饰性,于是出现了一种字儿叫鸟虫篆。鸟虫篆的特点,就是笔线的头上,画一个鸟的头;然后在笔线的尾部,画一个凤尾;然后把本来是横的线条,变成了曲线,就是有个波折,像虫蛇的造型一样。

我们看到隶书的蚕头燕尾,其实就是从图案的启发当中来的。我们说书法艺术以这种自由多样的笔画造型,以及组合关系来表现作者的情感也好,说审美趣味也好,这种变化就是从最早的篆书的装饰性中来的,这是一种继承。

所以我们要知道隶书的这种一波三折是怎么来的,不是说书法继承者凭空想象创造出来的。


留言给我,获取价值 59元的四节书法学前必修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