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政府会计是财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提出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明确要求,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坚持准则中的准则包括什么?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坚持准则中的准则包括什么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政府会计是财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提出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明确要求。
《基本准则》共六章62条。
第一章为总则,规定了立法目的和制定依据、适用范围、政府会计体系与核算基础、基本准则定位、报告目标和使用者、会计基本假设和记账方法等。
第二章为政府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明确了政府会计信息应当满足的7个方面质量要求,即可靠性、全面性、相关性、及时性、可比性、可理解性和实质重于形式。
第三章为政府预算会计要素,规定了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3个预算会计要素的定义、确认和计量标准,以及列示要求。
第四章为政府财务会计要素,规定了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5个财务会计要素的定义、确认标准、计量属性和列示要求。
第五章为政府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规定了决算报告、财务报告和财务报表的定义、主要内容和构成。
第六章为附则,规定了相关基本概念的定义,明确了施行日期。
《政府会计准则》适用于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统称为政府会计主体。各部门、各单位是指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直接或者间接发生预算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军队、政党组织、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军队、已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单位和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社会团体,不适用本准则。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基本准则》的出台是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于构建统一、科学、规范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除了有利于规范政府会计核算,提高政府会计信息质量,夯实财政管理基础,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之外,《基本准则》对于准确反映政府运行成本,科学评价政府绩效以及提升政府工作透明度,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同样具有极大的促进意义。
与此同时,此次发布的《基本准则》在政府会计制度理论上也有着重要的创新。上述负责人表示,《基本准则》科学界定了政府会计要素的定义和确认标准,并确立了“3 5要素”的会计核算模式,明确了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属性及其应用原则。除此之外,《基本准则》还构建了政府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的政府会计核算体系以及政府财务报告体系,为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财政部印发了《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详情及案例参考权易汇找审计与评估条目财政部令7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