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教你的爱情智慧(傲慢与偏见利益与阶层)(1)

《傲慢与偏见》

只考虑金钱的婚姻是荒谬的,

不考虑金钱的婚姻是愚蠢的。

文 / 杨大侠

壹·真理

“凡是有财产的单身汉,必定需要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这是《傲慢与偏见》开篇第一句话,也是这本书的主题:

彬格莱是一名有钱的单身汉,他娶了班纳特家的大女儿吉英。

达西是一名有钱的单身汉,他娶了班纳特家的二女儿伊丽莎白。

柯林斯是一名有钱的单身汉,他娶了伊丽莎白的朋友夏绿蒂。

简·奥斯汀写这些人的婚姻和爱情,一方面是写爱情的动人可贵,另一方面也反映了18世纪的一个社会现象。

这个现象,到现在依然没改变,那就是:

利益与阶层,往往是决定一份爱情能走多远的关键因素;

嫁给爱情的愿望,对多数人而言,是宛如童话一般的奢侈理想。

傲慢与偏见教你的爱情智慧(傲慢与偏见利益与阶层)(2)

彬格莱和吉英

贰·第一层

班纳特家是当地第一大户,在狭小的乡下世界里,可谓有头有脸。

因此,班纳特太太总是得意洋洋,议论张家长李家短,瞧不起周围的人。

当城里人彬格莱来到他们村的时候,班纳特太太立马变了一副嘴脸,对彬格莱阿谀奉承,赞誉有加。

这时候,利益与阶层就出来了:

一个人永远瞧不起比自己阶层低的人,同时永远想攀上比自己阶层高的人,因为阶层越高,财富越多,女儿嫁过去更有生活质量和保障。

奥斯汀很到位地刻画了不同阶层之间的鸿沟:

必须由一家之主班纳特先生去拜访彬格莱,等到彬格莱礼节性地到他家回访后,主妇才能在高阶层的人面前露面;等到彬格莱坐到他家饭桌前之后,女儿们才能露面。接着,乡下的少女们才有机会,和上层人彬格莱共同参加舞会。

吉英是幸运的,在舞会上,她和彬格莱一见钟情。

她的幸运有两点:

一是她长得漂亮,是当地“村花”;同时性格好,从不说人坏话;再坏的人,她也能想到对方的难处和优点。

二是彬格莱性子单纯,没有阶级观念。

他们除了相思之苦,没有经历任何挫折,就结合在了一起。

吉英代表了一小撮人:她们凭良好的性格和外貌,就能跨越阶层,拥抱财富,享有永不过期的爱情。

傲慢与偏见教你的爱情智慧(傲慢与偏见利益与阶层)(3)

伊丽莎白与达西

叁·第二层

彬格莱的好友达西,对班纳特家的二女儿伊丽莎白,也是一见钟情;只不过,他俩的结合并非那么容易。

故事前半段,达西很想跟伊丽莎白倾诉爱慕,但每次靠近她,就说不出话;看到她的姐妹、母亲和朋友,他直接皱起眉头。

故事后半段,伊丽莎白也想对达西倾诉爱恋,但一看到达西,她经常就赶紧跑开了;见面时,也不知道怎么开口。

这当中,自然有年轻男女相爱的青涩,同时也有阶层观念从中作祟:

在达西看来,乡下人都是没教养、没文化、粗鲁野蛮的。他还没跟乡下人充分接触以前,就给乡下人贴上了标签,认为他们跟自己交往,无非是为了自己的财富。他要对这种人,展示出上层人的傲慢。

在伊丽莎白看来,乡下人虽然粗俗,但都天真可爱;而城里人虽然有钱,但都眼高于顶。她看到达西的傲慢,也给他贴上标签,觉得他不是善类,而且还以为他从中作梗,有意拆散姐姐和彬格莱。对于这种人,她有挥之不去的偏见。

但最终,两人还是走在了一起。他们能够结合,也有两点:

一是达西虽然对乡下人不爽,但他真的喜欢伊丽莎白;他虽然口头上羞于说爱,并难以接受跟乡下人做亲家,但他能为伊丽莎白默默付出,为她扫除困难和障碍。

二是伊丽莎白在乡下人中,属于有文化、明是非的清醒者。她虽然对达西有偏见,但她能透过偏见,去洞见达西的为人,以及乡下人的问题所在。

伊丽莎白属于另一小撮人:她们没有绝世的容貌,也没有特别好的性格,但她们拥有自己的主见,明辨是非的能力,不断向上的内心,以及追求理想的热情。她们不计较利益与阶层,只想博取真正的爱情;当她们成功后,爱情会更长久更甜蜜,并在无形中,跨越了阶层,拥有了利益。

傲慢与偏见教你的爱情智慧(傲慢与偏见利益与阶层)(4)

夏绿蒂与柯林斯

肆·第三层

柯林斯是班纳特五姐妹的表兄,因为上层人咖苔琳夫人的提拔,他也拥有了不错的收入,算得上是个上层人。

他一开始想利用身份和利益为引,追求伊丽莎白;而伊丽莎白追求的是爱情,才不管你有多大官、多少钱。

柯林斯表白遭拒后,伊丽莎白的好友夏绿蒂却主动来接触柯林斯。

更让人吃惊的是,柯林斯接受了她的追求,并很快跟她结婚。

他俩的结合,完全没有爱情,完全是利益和阶层的体现:

柯林斯是一个很愚蠢的人,他是只想“娶位太太”的真理践行者。这就像一份工作,只管结婚,而不管对象是谁、聪不聪明、有没有能力。

夏绿蒂其实是个很有想法的人。她自知没有吉英和伊丽莎白漂亮,也不如她们聪明、有亲和力,因此她很正确地给自己下了定位:“我知道自己不是个罗曼蒂克的人,我只想拥有一个舒舒服服的家。”

当伊丽莎白知道她要嫁给柯林斯后,跑去责问她。她反驳道:

“柯林斯先生不幸没有得到你的赏识,难道就不能得到别的女人的赏识?”

她所赏识的,是操持家务,饲养家禽,掌控柯林斯事务的一切,包括他的财产和地位。这当中,唯独没有爱情。

她说:“只要把柯林斯忘掉,其余一切都很舒适融洽。”

夏绿蒂让我想起我朋友讲的一个故事。

我朋友有个同学,结婚后并没有爱情。但那同学从没考虑离婚啥的,因为她丈夫能挣钱,“他能让我过得好,买东西的时候不用犹豫,生病了也不用担心。”

夏绿蒂就代表了我朋友的同学这类人,也是一大撮人:只要有利益和阶层,就有了幸福和感情;而爱情,是奢侈到无法触碰的东西。

傲慢与偏见教你的爱情智慧(傲慢与偏见利益与阶层)(5)

丽迪雅与韦翰

伍·第四层

班纳特家最小的女儿叫丽迪雅,她是一个无知、不安分的人,年轻帅气的公子哥,她见一个爱一个;直到碰上韦翰,她学会了专一。

而韦翰也不是什么好人。他曾伤害过达西、欺骗过伊丽莎白,整天游手好闲、到处风流,欠了一屁股债。但是他自小在达西家里长大,按阶层划分,他也算一个落魄贵族。

他俩的结合,谁都不看好,甚至连韦翰自己也不喜欢丽迪雅,但丽迪雅对他,有用不完的热情。

丽迪雅的热情,全凭自己年轻;年轻的力量,冲破了所有财富和阶层的壁垒。

与丽迪雅结婚,韦翰可以从达西那里拿到3000磅的财产。这对于一个落魄贵族而言,无疑是保留上层身份的最好的后路。

然而,他俩之间,始终是丽迪雅爱他,多过他爱丽迪雅。因为对他而言,丽迪雅家境一般,没有能够让他随便挥霍的钱财;他的心中,仍然做着娶个富婆、回归上层身份的白日梦。

丽迪雅也代表了一大撮人:追求爱情的年轻的心,遮蔽了辨别是非的眼。这份年轻的热情,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你做着无关利益和阶层的梦,而不知枕边人心猿意马,同床异梦。

傲慢与偏见教你的爱情智慧(傲慢与偏见利益与阶层)(6)

班纳特太太和五个女儿

陆·嫁给爱情,是一种奢侈

班纳特先生年轻时,是一个知书达理的文化人,也是一个疯狂渴求爱情的人。

班纳特太太年轻时,如同几个女儿,也是貌美动人。

班纳特先生不理会什么利益和阶层,以为娶了她,就可以拥有永久的爱情。但是——

“结婚不久,他对太太的深挚的情意便完结了。他对于家庭幸福的理想也完全给推翻了。”

因为班纳特太太是“一个智力贫乏而又小心眼儿的女人”。

从班纳特先生,到他的女儿,到女儿的朋友;从18世纪乃至更早,到现在,其实都是这样——

嫁给爱情,是一种奢侈,因为爱情是很容易过期的。

但是如果有了利益和高级的阶层来加持,这份爱情却可以无限延长保修期。

不要以为这话太现实、太难听,就像现代人都厌烦的“门当户对”,又何曾真正消亡过呢?

不知道是谁,说《傲慢与偏见》中有这么一句话:

“只考虑金钱的婚姻是荒谬的,不考虑金钱的婚姻是愚蠢的。”

这本书我读了三遍,翻了三个版本,都没找到这句话,但这也不影响它的现实意义。

是啊,一份爱情,一份婚姻,两个人的结合,都是为了更美好的生活。

有谁愿意一辈子都为了柴米油盐而发愁?

有谁愿意一辈子因为利益问题,在婆媳关系中斡旋冲突?

不要讨厌阶层和利益,只有它们,才是爱情的保鲜剂,才能让一份婚姻更长久。

就算无法长久,你也拥有了选择的权利——

爱情那么奢侈,却任由你挑选。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