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谈这类有些迷信色彩的东西,因为看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后,我对古代思想、哲学等事物有了新的认识,原先是人云亦云,被迫地接受别人的观点,现在开始有了个人独立的思考和全新的认识,这对我个人来说是个进步。

易经告诉我们宇宙的几个大法则(术数不全是迷信)(1)

能思考、会思考是人类最高的智慧,在思考中不断反思所作所为的合理性,找出进步之处并留存,同时找出问题所在,并思考解决方法,在之后的实践中不断加以论证,总结出经验并留存,以指导之后的行为。反复这个过程,就是我们不断进步的秘诀所在。

我们是踏在古人的肩膀上看世界,享受着他们积累并留下的经验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持续创新和发展,无论怎样,我们都有必要探索一下这些经验的积累过程,以便更好地理解我们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也更加深入地了解我们不断前进的勇气和信心的源泉到底是什么。

易经告诉我们宇宙的几个大法则(术数不全是迷信)(2)

前人就是这么做的!追根溯源,我们的先辈带着认识自然界的原始欲望,夹杂着控制自然界以造福自身的原始冲动,创造了五千年的历史。我们习惯性地把它们区分为精华和糟粕,其实,所谓精华就是对现在的我们有利的东西,所谓糟粕就是对现在的我们不利的东西。但所有的事物放在当世当时,都是有意义的,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这其中就包括“术数”。

要谈“术数”这个事物,先要摆脱传统思维,不要一概以迷信论之,先看看它们的本来面目是什么,对当时的人类社会的意义是什么,以及对我们现在的影响是什么,然后再看对我们以后的借鉴意义是什么。我们要摒弃的是将迷信作为信仰并大肆宣扬,以及通过这些事物蛊惑人心、非法牟利的人和事。

易经告诉我们宇宙的几个大法则(术数不全是迷信)(3)

一般地说,狭义的术数,是专指预测吉凶的法术;广义的术数就包括天文、历法等。通常所指的术数是狭义的术数。这些都是古人通过对自然的长期观察,思考总结出的、限于当时认知水平的方法和规律,是一种对宇宙自然、对国家社会、对人生吉凶预测推演的系统。

术数的本身是以迷信为基础的,但很多术数又是科学的起源,去除那些对于鬼神、上帝等超自然力的信仰成分,剩下的就是术数的科学成分,或者说就是科学。古代的天文、历数、医药、化学是和这些术数交织并发展起来的。我们所说的阴阳家,实际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力求对自然事物做出合乎自然力的、实事求是的解释。至于以后这个概念逐步演变成迷信的代名词,有太多的因素和原因,这个另说。

易经告诉我们宇宙的几个大法则(术数不全是迷信)(4)

《汉书·艺文志》中将术数分为六类: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

天文,就是观星象,以断吉凶。

历谱,就是查四时节气,合同日月星辰,以考寒暑杀生之象。

五行,就是利用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之理,以推理测事。

蓍龟,分两种。龟,又叫“卜”,在龟甲或兽骨上,先凿一个凹陷,后用火烧灼,通过出现的裂纹判断所问事情的吉凶。蓍,又叫“筮”,用蓍草的茎,按一定的程序操作,得出一定的数的组合,再查《易经》来解释吉凶。

杂占,笼统地说,就是指除了卜筮(蓍龟)之外的占卜术。

形法,指堪舆(风水)、骨相等传统方术。

易经告诉我们宇宙的几个大法则(术数不全是迷信)(5)

要想把这些都搞清楚,需要些本事,也需要大把时间,个人只能走马观花,了解皮毛,我们不妨可以了解一些基础概念,比如:

阴、阳。

五行:金、木、水、火、土。

八卦:坎、坤、震、巽、乾、兑、艮、离。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

这些概念是所有术数的基础,也是根植于国人文化里的基因,不能不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