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香港电影,武打动作片可谓是绝对的大哥大类型;1949年后大批中国内地的电影工作者因政治及经济理由纷纷南下,在香港设电影厂,跟本地影人合作拍摄电影,使香港成为南中国唯一的也是最大的电影中心。再加上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加坡、马来西亚电影势力过渡到香港。才得以有今天香港电影的鼎盛。

50年代末期香港从武打动作片为切口,打开了亚洲观众的眼帘。曹达华就是那个那个年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四十年前录像厅播放的武打片(录像厅记忆篇之武打动作片)(1)

四十年前录像厅播放的武打片(录像厅记忆篇之武打动作片)(2)

四十年前录像厅播放的武打片(录像厅记忆篇之武打动作片)(3)

当时的古装武侠片大多以民间熟悉的侠义神怪故事为骨干,但武打场面并不讲求真实感,后期才加一些玄幻的特技。

20世纪70年代是香港普及文化的重要转折点,代表人物李小龙

四十年前录像厅播放的武打片(录像厅记忆篇之武打动作片)(4)

四十年前录像厅播放的武打片(录像厅记忆篇之武打动作片)(5)

傅声等人,加上当时众多的优秀导演;将香港的电影彻底冲出亚洲并奔向世界。

四十年前录像厅播放的武打片(录像厅记忆篇之武打动作片)(6)

到了80年代香港的武打动作片出现了分水岭,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出现了

四十年前录像厅播放的武打片(录像厅记忆篇之武打动作片)(7)

成龙包括七小福以及袁家班和刘家良的班底,将武打动作片成三足鼎立之势。

四十年前录像厅播放的武打片(录像厅记忆篇之武打动作片)(8)

四十年前录像厅播放的武打片(录像厅记忆篇之武打动作片)(9)

四十年前录像厅播放的武打片(录像厅记忆篇之武打动作片)(10)

80年代末期和90年初武打动作片才真正的迎来黄金高峰期,一批优秀的武术指导和导演带来了武打片的盛宴。

四十年前录像厅播放的武打片(录像厅记忆篇之武打动作片)(11)

徐克,程小东等人结合最新的特效高科技和自己对武侠的解读。

四十年前录像厅播放的武打片(录像厅记忆篇之武打动作片)(12)

四十年前录像厅播放的武打片(录像厅记忆篇之武打动作片)(13)

香港的武打动作片就如烟花灿烂般,在它最靓丽的8.90年代完美的盛放;现今虽然还有很多优秀的影视从业者在继续着武侠梦;但是风采依然不在。

谨以此文感谢和纪念录像厅里刀光剑影的岁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