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众所周知,上古明君尧将帝位禅让给了德才兼备的舜,并把自己的两个女儿都许配给了舜。也因此,成就了一段“尧舜禅让”的千古美谈。然而,传说终归是传说,传说未必真实,也未必失真。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大公无私、唯才是举的传统美德,因此,几千年来,人们对“尧舜禅让”从未产生过怀疑。

传说,尧在位七十年,眼看年事已高,却一直因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继承人而愁眉不展。于是有一天,帝尧召集各部落首领建言献策。

尧舜禅让之谜大全(尧舜禅让千古传颂)(1)

舜帝

开会时,部落首领绝大部分提议,让尧的儿子丹朱继位,但是,却遭到尧的极力反对。因为尧认为,自己的儿子丹朱品行不端,不适合继承大统。

于是部落首领驩兜推荐掌管水利的共工继任。但尧仍旧反对,他觉得共工油嘴滑舌,表里不一,根本不放心把帝位交给他。最终,讨论会只得不欢而散。

时光荏苒,已几度春秋。尧再次召集各部落首领议事。这次,各部落首领一致举荐舜。此时,尧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微笑,并且表示认同。原来,这几年帝尧也没有闲着,他曾“微服私访”,一直在寻找接班人,也听说了一些关于舜的事情。

水神共工

听说,舜幼时丧母,父亲再娶,但后母心肠狠毒,其弟象为后母所生,骄纵傲慢。但是,舜却依旧对父母孝敬有加,对弟弟耐心教导,是大家公认的品德高尚之人。

于是,尧就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一则帮助,一则以示考验。经过多年的考察,尧觉得舜就是他一直苦苦寻找的接班人。于是,尧就顺理成章地把地位禅让给了舜。

然而,孟子、荀子等儒家学者并不认同这种“禅让说”,他们认为,舜是靠自己的德行被拥戴上位的,当时尧并没有把帝位禅让给舜,而是一直犹豫不决。

尧舜禅让之谜大全(尧舜禅让千古传颂)(2)

孟子和荀子

尧死后,尧之子丹朱和舜争夺帝位,但舜并不想与丹朱争权,于是就避居南河之南。可是,舜的威望早已名扬九州,各部落首领纷纷前来朝拜舜,而疏远丹朱。

各部落之间有什么纠纷也都愿意请舜来主持公道。就这样,舜在各部落首领的拥戴下,顺应民意,登上了帝位。

众人几乎都坚信“尧舜禅让”的美传,然而,却有极少数学者觉得,所谓“禅让”、“拥戴”,只不过是被儒家美化的传说罢了,事实是舜篡夺了尧的帝位。

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在他的《韩非子·说疑》中记载:“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尧舜禅让之谜大全(尧舜禅让千古传颂)(3)

韩非子

司马贞在《史记正义》中曾引用《竹书纪年》中的话说:“尧德衰,为舜所囚。舜因尧,复偃塞丹朱,使父子不得相见也。”

据说,舜曾暗地里扶植亲信,打击异己,重新任用被尧排斥的伯虎等“八恺”和庭坚等“八元”,将尧重用的混沌、穷奇等四人赶出了权力中心之外,史称“去四凶”。舜是有意架空帝尧的权力,后又软禁了尧,将丹朱放逐丹水。

但是,毕竟“禅让说”已流传了几千年,早已深入人心,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全否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