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逃离北上广”是几年前就火遍网络且热度一直持续的话题,因为这个问题反映了越来越多年轻人对职业和人生路的选择,作为一个毕业就加入沪漂大军的90后,今天来总结和浅谈一下感受和想法。

01 大小城市的优劣势

先分别来说下大小城市的优劣势吧。

大城市优势:基底厚,产业强,发展速度快,创造财富多。拥有先进的科技技术产业,国家重点资源倾斜,大型公司多,发展平台多,人才集中,发展的机会多,收入水平相对高。

劣势:节奏快,房价高,压力大。生活成本高,生活压力和就业压力大,人才济济导致竞争激烈,如果自身能力一般或不足,不持续自我提升,天花板有限,还会随时面临被淘汰的风险。以及漂泊原乡,多和父母亲人分居两地,照顾父母的难度加大。

毕业生是留在大城市还是小城市(毕业后选择大城市好)(1)

一般来说,考上国内知名985、211名校,或硕士、博士毕业生在毕业后更愿意选择去大城市发展,更别提一般二本子和我这样的激进丝丝也想去大城市分一杯羹了。

其实很多人有过在大城市发展的经历,最初的目标都是趁年轻赚一波钱然后回老家发展,从来没有思考过该怎么留下来。都是在周围很多优秀的人的奋斗环境熏陶,慢慢地造就了自我的快速成长,从而经历了脱胎换骨的改变。经过激烈竞争,最后成功”上岸“的人都会选择扎根在大城市。

环境就是一个能不知不觉中同化人的根本因素。

小城市优势:生活、物价、房价成本相对偏低,工作压力小,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就业,稳定且有保障。安逸舒适,工作加班现象相对少,能有更多自我支配的时间。很多人的出生和成长的地方都在小城市,环境熟悉,和父母在一起,也便于相互照顾。

劣势:发展速度慢,产业结构单一,工资水平较为一般;公司少,平台少,多样化就业机会少,导致考公和事业单位内卷竞争大。周围优秀人才相对少,互相竞争意识薄弱,对于个人成长就比较慢。靠人脉社会关系生存的优势大于自我竞争。

毕业生是留在大城市还是小城市(毕业后选择大城市好)(2)

之前就有话题,为什么说大城市更为公平?体现就在这里。

大城市可以完全靠你个人的努力程度和实力,给自己闯出一个容身之地来;但是小城市不行,小城市是人脉关系至上的地方,你即便本身能力很优秀,也会受限于这样的社会环境。

举个例子,如果你是个能力很强,但是社会人脉关系一般的家庭,就好比一台豪车发动机,强行塞到手动挡的一档转速齿轮上,无论你怎么发力,速度上限只有30-40马力;

或者说你1.8米的身高,放在只有1.6米层高的房子,你除了能弯腰慢步行走之外,做不了什么;没办法直起身子,更别提在户外一样,畅快淋漓奔跑,弹跳和伸展。

小城市好比那个局限的空间,大城市才是那个海阔天空的世界。

02 城市的职业偏好

大城市:重点发展第三产业(教科书内容),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型产业,芯片,互联网,金融,行业领域内大型公司,总部,科技公司等,以及国家重点发展的基建产业,军工、医疗的等技术向研究产业。

这类岗位大多都集中在一线城市,而这些产业相对应的专业型人才,在大城市将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同时也会带动那些,为了运转大基数人口数量而存在的服务业和基础产业,比如生产必需品、房地产、外卖员、滴滴司机等等;

毕业生是留在大城市还是小城市(毕业后选择大城市好)(3)

小城市:第二产业比例高(也是教科书内容),工商制造业,工厂,一些技术成熟后大规模运用实践的企业,因为成熟技术的成本低,相对要求也没有那么高,更好地投入生产发展的运作。

以及小城市一直以来的热门话题,公务员和事业编制单位热,因为确实稳定和安逸,也没有那么辛苦,会更受人们欢迎。如果目标本就是考公或者事业单位,稳定且安逸的小城市更适合。

在这里要提两点,第一以上说的是大方向,并不是说小城市就一定没有高新技术产业,大城市就一定都是好的产业,不需要抠细节;

第二小城市租金地价都便宜,对于企业来说更适合用于成熟技术的规模制造,增加就业的同时,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并没有说哪个城市一定好一定不好,这些都是相对而言的。

毕业生是留在大城市还是小城市(毕业后选择大城市好)(4)

03 个人能力

假如你去大城市发展,你可能需要具备的资质有:较高学历,高起点技能,较强的个人能力作为背书;

专业如果是芯片,人工智能,或者高级游戏程序员等技术性很强的,能力发展需要大平台支撑;家庭背景不能太弱,同时个人要有持续提升和深造的觉悟,内心强大,能够抗压等等;

假如你在小城市发展,不一定需要最高的学历,最强的专业,你的家庭能有很强的社会人脉关系是最好的,同时圈子里评价高,性格善于人情世故,你会过得更好的概率更大。

说得直白一点的结论,城市也存在对人的筛选和分层:如果你本身综合能力强,那你适合在大城市发展;如果你各方面资质一般,那也许在小城市发展更安逸和幸福一些。

但是人的一生,并不是一层不变的,所有的个人能力,素养,水平都是可以通过努力、下功夫去提升的,唯一存在门槛的东西是时间成本。

04 性格和价值观

如果性格激进,喜欢有追求有目标的生活,天生好强,喜欢拼搏,肯吃苦耐劳,爱好体验生活,无论如何都想趁年轻闯一闯,见见世面的;或者不甘安逸,不想呆在舒适圈,或者想赚大钱,那可以尝试去大城市发展的,当然大城市也比较适合这类性格的人;

如果出生和成长在小城市,习惯了小城市的节奏,比较安逸,平淡,喜欢小圈子,好好享受岁月和人生的;喜欢职业稳定,不想抗压的,不想离开家人亲戚圈子太远的,如果那么小城市更适合发展。

说白了就是你的个人能力和追求,和你喜欢怎样的生活。价值观也是影响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定位也会潜在影响你对一件事情的处理方式是偏于激进还是保守,从而影响事情的结果。

05 生活成本

大城市许多工薪族工资收入的35-40%用来给房租,是很正常的事,还有水电煤,吃喝用度交通等等,能够保障自己的基础生活就不容易了,想要买房?看到令人望闻生畏的数字,起码可以吓退80%的沪漂年轻人……

这些其实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幸福感,没有能力和收入的持续提升,也没有更强大的奋斗目标或精神寄托的话,时间一长,是容易有想逃离的想法的。

但是小城市租金支出只要收入的10%左右,很多在家乡城市工作生活的人,都可以住在自己的家里,生活成本降低了,可支配收入比例其实不一定都比大城市的人群低。

房价?那肯定是比大城市要低很多,只要不是要求过高,要买一个满足居住需求的房子还是比较容易的。

毕业生是留在大城市还是小城市(毕业后选择大城市好)(5)

幸福感对比?在这里没有数据,光凭我的想象那还是不要说了。所以才会有很多在大城市打工的人想,趁年轻拼搏几年多赚点钱,然后回老家生活来提升幸福感。

06 选择背后的感受

在这里,我仅站在沪漂这个角度和经历,谈谈我的看法。

我见过很多身边在大城市工作几年后回老家发展的朋友,也有很多有职业发展目标的朋友在上海扎根定居,买房结婚。

回老家的朋友也有现在过得很不错的,因为感受过不一样的城市生活,历练过经历过,有了自己的选择和方向;

当然也有朋友因为不想那么累,承受一线城市的高租金高物价回到小城市后,竟然无法习惯小城市的生活。毕竟适应过大城市的环境和生活节奏,被老家那种截然不同的环境搞得极度不适应;城市慢节奏生活,承受长辈的世俗压力,亲戚圈子的价值观差异,小城市工作环境中的人情世故,周围人的目光短浅……

深感温水煮青蛙的无助感比大城市的快节奏和高压力还要痛苦,于是她决定又重新起航去到了另一个大城市发展。

毕业生是留在大城市还是小城市(毕业后选择大城市好)(6)

生活在大城市,几乎所有人都有过觉得自己是一颗渺小得像一颗螺丝钉的感受,也有很多人希望在漫天繁星的夜空里,自己能成为那颗闪闪发亮的星星。

著名自媒体人粥佐罗说过这样一段话:

“三十岁不结婚,你就是怪物。

结了婚不生孩子,你就是怪物。

女喜欢女,男喜欢男,你就是怪物。

好好的事业单位不干,你就是怪物。

你夏天穿个超短裙,你个不要脸怪物。

你花俩月工资纹个花臂,真他妈怪物。

说实话,小地方怪物真不多,为什么?

因为小地方不允许怪物存在啊,

你若是个怪物,你就完蛋了,

人人都要挽救你,教育你,随时随地,

为了你好,他们要你变成跟他们一样的人。

一个人教育你还好,

说不定你还能对抗一下,过过招儿,

但10个人100个人都要教育你时,

孤立无援的你,会彻底崩掉,

每次被教育后你可能都要经历一个

漫长得像一生一世的难眠之夜。

嘿,如果你是怪物,去大城市吧。

去看世界吧,

那里的人都很忙,没时间拯救你,

你唯一需要对抗的就是你自己。

别让任何人,糟蹋了你的人生,

你的人生,要毁也要毁在自己手里。”

这段话充分体现了小城市和大城市的价值观差异,在大城市里,“冷漠”不是贬义词,因为大城市没人关心你到底活得怎么样,你的私事,你的看法,你异于常人的喜好;你在大城市做自己,比在小城市做自己容易太多了。

裴多菲说过:“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虽然本篇和爱情生命没有啥关系,但是活着世上,自由却是和幸福感直接挂钩的宝贵财富,在大城市,你可以活得相对自由。

一个城市发达程度越高,制度越是完善,人们的机遇就会更加公平;越是公平,大家的精力才能都投入事业和发展中,一个城市的发展才会走向正循环,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造就更发达的环境水平;

而欠发达的城市地区,资源人脉高度集中,你想要往上走,永远都绕不开那一批手握资源的人,你手上拥有的学历技能在关系面前没有多大作用。

在人情社会里生活,每天处理人情世故都能内耗到你大部分精力,大环境造就了一个不利于上升的环境空间,那自己的天花板能有多高不是一眼望穿吗?

毕业生是留在大城市还是小城市(毕业后选择大城市好)(7)

千万不要小看环境给人带来的影响,你在某个圈子呆久了,眼界和见识会受到严重的限制,你能听到的声音只能来自周围圈层的只言片语。很多人一辈子生活在小地方,被局限在圈子里,你会在不知不觉中把这个圈子的评价体系当成唯一的参考,获得这个圈子的认可,可能就成了你这辈子唯一的目标;你不会更新你的思维模式,也没有机会看到更大的圈子。

其实跳出这个圈子,你会发现规则全都变了,你以前执着的,坚持的东西原来在更高一层的圈子里是这么肤浅和一文不值只有不断拓宽自己的见识,提升自己的能力才华,结识更优秀的人和圈子,你才有可能成就更优秀的自己。

待你进入中年,你会发现你这一辈的努力,都在为你的后代能有更高的起点做铺垫;因为在大城市里,享有全国最好的教育资源、就业资源和医疗资源等,如果你逃离了大城市,可能在将来,你的孩子还是会努力再回到大城市。

这一点也符合几百年来每个国家的城市发展规律,人口不断往大城市,大地方聚集和靠拢,这个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资源整合优化”的过程,地理位置,条件,资源越弱的地方,就越有被优化的风险。

07 结语

最后说一下,永远可以相信“跟着党和国家走”的战略方针,职业选择和规划,可以参考和分析国家发展蓝图。可以研读一下“十四五规划”的重点项目和产业所对应的城市都有哪些,结合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发展方向去做选择;

“跟着国家发展方向走”其实才是个人发展的最根本的底层逻辑,就好比国家需要什么行业,怎样的人才,你就成为这样的人才,你还害怕没有发展吗?只不过这个思考角度过于宏观,很多人只能看到眼前的表象和父母周围人的观念影响,常常会忽略大方向。

大小城市本就有差别,比较其实没有什么意义。大城市现有的经济水平基底强,可以得到国家资源倾斜,重点发展试点,招揽人才的优待,人文环境相对公平;但是小城市加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力度也在加大,因为人口会带动城市的发展,城市会形成国家的发展。

都在发展,就是速度快慢的问题。

毕业生是留在大城市还是小城市(毕业后选择大城市好)(8)

在这里就不像多数大V一样,鼓励大家趁年轻都到大城市来发展体验一下了,接下来的思考职业发展道路和选择,是每个人自己的功课,别人是没权利去左右的。对于每个人而言,所有的经历都应该是人生宝贵的财富,想要什么样的人生,就做什么样的选择。

但是个人发展确实会受到年龄和人生阶段的限制,鼓励年轻人去大城市看看的理由都是“趁年轻,机会多”,这个观点我是认同的,因为年纪越大,容错率就越低,你想要30-40岁再出去“闯世界”,这个难度比你大学毕业就开始闯要难不止一两个级别。

基本上到了一定的年纪,发展空间就会禁锢很厉害,而每个人也都会受到人生阶段的影响;比如你已经结婚生子,上有老下有小,房贷车贷孩子教育,正是中年求稳的时期,你难道要辞掉你的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领导职位,带着老婆孩子到大城市“拼搏一番”吗?这是完全不现实的吧。

所以无论是什么样的选择,都是基于对自己负责的基础上,才是有效选择。适合自己的城市和平台才是最重要的。

毕业生是留在大城市还是小城市(毕业后选择大城市好)(9)

毕业生是留在大城市还是小城市(毕业后选择大城市好)(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