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会中古诗词运用的题目(诗词大会的刁钻怪题)(1)

虽然自小我们就背诵着形形色色的古诗词,可直到《中国诗词大会》的到来,我们才真实地体会到:今天的人远离古典诗意,实在是太久了。诗词大会旨在通过答题参赛的形式弘扬古诗词,传承古典文化的魅力,而大会出题的原则是:熟悉的陌生题。即从那些人人都听过经典诗句之中,挖掘出不为人知的细节。

正如主持人董卿所言,温故知新可以拂去我们记忆上的灰尘,而古代文人的情话和智慧也同样能够点亮我们今天的生活。研究古诗词,是一项值得持续终生的兴趣。在第一季诗词大会中,出题方就放出了一个十分刁钻的题目:"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中"瑟瑟"是什么意思?

诗词大会中古诗词运用的题目(诗词大会的刁钻怪题)(2)

这首诗是小学四年级教材中的必备曲目,过去了这么久,它的确在我们记忆里蒙尘了。不知大家是否和小解一样,脑袋里只记得这两句,而其后两句以及诗歌名字都记不清了。翻一翻书才知道,这是来自白居易的一首借景抒情的佳作,名为《暮江吟》。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长庆二年,朝廷"牛李党争"愈演愈烈,深陷其中的白居易已然疲乏至极,无心再蹚这遭污水,因此他自请外放,在赴任杭州途中,写下了这首诗。对于"瑟瑟"的解释,诗词大会给出了三个选项,各不相同,哪一个才正确?

诗词大会中古诗词运用的题目(诗词大会的刁钻怪题)(3)

其实,这道题考验的就是理解诗意的能力,答题者必须深入到白居易的境界之中,去看他当时所看到的那一番景色,也就是所谓的代入感。这道题很多都答错了,或许大家都想到了"瑟瑟发抖"这个成语,它的意思是:因为寒冷或害怕而不停地哆嗦。所以,百人团不少人都错选了B。

而"瑟瑟"的正确含义应当是A碧绿。白居易写道,一道残阳照射在江水之上,这个"铺"字用得极妙,非常形象,当时将落的夕阳已经快与地平线等高,所以阳光自然就像是平铺在水面之上。而"一道残阳"则表明阳光并非朗照全江,而只是照射在了一部分的江面,这就为"瑟瑟"的理解提供了帮助。

诗词大会中古诗词运用的题目(诗词大会的刁钻怪题)(4)

残阳照射到的地方自然是"半江红",而我们知道,江水的本来颜色应是绿,那么残阳未波及到的江面呈现的就是本来面目:绿色。白居易整首诗描写的都是景色,他深处的情感状态并未在其中体现出来,只有联系到创作背景才能得知,所以白居易灵魂深处的"寂寥"是可以排除的。

"半江…半江…"的句式即表明,前后两者是并列关系,而寒冷与红色并不属于同类意象,这一句的意思也就成了:半边江面寒冷而半边江面艳红。如果从意境上讲,好像也还说得过去,但显然"绿色"比"寒冷"的解释更为合理,也更加合适。另外,这可是白居易的诗,以通俗易懂著称,不要想象得太高端。

诗词大会中古诗词运用的题目(诗词大会的刁钻怪题)(5)

对于这个问题,蒙曼老师给出的解释是,"瑟瑟"原意指碧色的珍宝,在这里引申为碧绿色。然而,其实如果再细究起来,诗词大会给出的"碧绿"的选项也不严谨。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生活经历:在夕阳将下之际观赏水面,有阳光处艳丽无比,而无阳光处则十分黯淡,就算江水再怎么浑绿,在光线昏暗的时候也不会发出"碧"的色彩吧?

根据白居易前文之"铺"字,说明此时已是夕阳沉没入地平线的时刻,光线必定是昏暗无比的,所以小解的理解,残阳未到处应当是暗绿乃至黑绿色的。当然,这只是小解的个人理解,或许会有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