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诗句及其翻译(古人的消夏诗)(1)

民谚云:“冷在三九,热在三伏。

眼下,正是热浪滔滔、溽热难当的三伏天。古时候是没有电的,更没有现代人享用的空调、电扇等设备所带来的的清凉世界,那么古人是如何度夏避暑的?

我们从古代文人雅士在山野在竹林在水滨,消夏纳凉时妙手偶得的古诗词里,感受那清风习习、凉意淙淙的风情,体味那超然物外、从容惬意的心境。

南朝著名诗人、文学家徐陵被贬谪回乡,依然不改旷达的胸怀与恬淡的意趣,写下了一首绿意葱茏、凉气悠悠的《内园逐凉》诗:

昔有北山北,今余东海东。

纳凉高树下,直坐落花中。

狭径长无迹,茅斋本自空。

提琴就竹筱,酌酒劝梧桐。

诗人在高树繁花环绕的自家庭院纳凉,伴着青竹抚琴,对着梧桐饮酒,怡然自得,悠哉游哉。

夏天的诗句及其翻译(古人的消夏诗)(2)

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则喜欢坐在高高的亭子里纳凉,怀念远方的故友:

《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月儿爬上了东山岗,诗人披散开头发,开窗闲卧,清风徐徐送来荷花幽香,竹叶轻轻滴下露珠清响,忽想抚琴弹曲,可在这静静的月夜又有谁来欣赏呢?想念遥遥千里之外的故友,不觉幽梦轻轻地浮了上来.....

喜欢坐在亭子里纳凉的,还有中唐诗人戎昱:

《骆家亭子纳凉》

江湖思渺然,不离国门前。

折苇鱼沈藻,攀藤鸟出烟。

生衣宜水竹,小酒入诗篇。

莫怪侵星坐,神清不欲眠。

诗人童趣盎然,穿着凉爽的夏衣,一会折了苇叶逗弄水中的鱼儿,一会攀爬藤木招引树上的鸟儿,品酒吟诗,自在逍遥。

唐代诗人白居易倒是沉得住,他奉行“心静自然凉”的消夏理念,既然不能强行与大自然抗衡,那就修身养性,潜心静气也可避暑。他作《消暑诗》曰: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夏天的诗句及其翻译(古人的消夏诗)(3)

诗人独坐院中,平心静气,凉意顿生,迎着临窗的习习清风而悠然自在。白乐天深谙“心静”与“身凉”的关系:

《苦热题恒寂师禅室》

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

非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

人们到处避暑,寻找清凉之地,倒不妨如禅师入定一般,“心静即身凉”。他在另一首《夏日与闲禅师林下避暑》里写道:

洛景城西尘土红,伴僧闲坐竹泉东。

绿萝潭上不见日,白石滩边长有风。

热恼渐知随念尽,清凉常愿与人同。

每因毒暑悲亲故,多在炎方瘴海中。

让身心变得清静空灵,确是不错的消暑妙法。

夏天的诗句及其翻译(古人的消夏诗)(4)

诗人们消夏纳凉,不拘一格,怎么凉快怎么来,哪儿凉快哪儿去。唐人王维在竹林里弹琴高歌: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裴度则爱品茗饮酒之后大睡:

《凉风亭睡觉》

饱食缓行新睡觉,一瓯新茗侍儿煎。

脱巾斜倚绳床坐,风送水声来耳边。

刘禹锡与友人在水滨池畔饮酒:

《刘驸马水亭避暑》

千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虚琼玉簟空。

琥珀盏红疑漏酒,水晶帘莹更通风。

柳宗元在小窗下酣眠:

《夏昼偶作》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宋人梅尧臣煎茶细品,忘却暑热:

《煮茗消暑》

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

不须何朔饮,煮茗自忘归。

夏天的诗句及其翻译(古人的消夏诗)(5)

秦观干脆“大树底下好乘凉”:

《纳凉》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而陆游则跑到乡下的深山里避暑:

《六七月之交山中凉甚》

城市方炎热,村墟乃尔凉。

拂窗桐叶下,绕舍稻花香。

......

“读书遣长夏,乐而忘暑热。”古代文人还崇尚读书消夏,“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亦有“清凉地”。最为独特的,是魏晋“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夏日经常一丝不挂,以读书写作饮酒消暑。有人笑话他,他却说:“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裤衣。诸君何为入我裤中?”诗仙李白也曾是“裸读”的一条白鱼,有诗为证:

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他悠然逍遥于山林间,赤条条饮酒、读书、作诗,好不潇洒自在!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则以书佐酒度夏,并诗以记之:“一生勤苦书千卷,万事消磨酒十分。”南宋的叶梦得写有一部记述文人读书轶事、各地名胜古迹的《避暑录话》,赋闲后他每日书酒自娱,“读书避暑,固是佳话。况有佳酿,万事皆休。”这番书酒之下、万事皆休的性情言辞,又有几人道得出、悟得明呢?

夏天的诗句及其翻译(古人的消夏诗)(6)

明末清初文学家李渔讲究生活品位,他的书房创意别出心裁。其制作的“尺幅窗”“无心窗”“梅窗”,精巧细致,情趣盎然,倚窗读书时,可以望见窗外的丹崖碧水、茂林修竹、鸣禽响瀑。不仅如此,李渔还制作供夏天读书用的“凉杌”,更为别致。李渔不仅倚“梅窗”、坐“凉杌”读书,也喜欢“裸读”。他在《闲情偶寄·夏季行乐之法》中云:

夏不谒客,亦无客至。

匪止头巾不设,并衫履而废之。

或裸处乱荷之中,妻孥觅之不得;

或偃卧长松之下,猿鹤过而不知。

大意为:酷暑时节,不访友亦不待客,赤裸裸躲在清凌凌的荷叶丛中,精光光仰卧碧阴阴的松林之下,打扰我的只有猿猴和白鹤,我这样释放肢体,放浪形骸,读书、写作、吟诗,逍遥快意,岂不妙哉!

“青灯黄卷伴更长,花落银釭午夜香。”(宋.叶颙《书舍寒灯》)郁闷酷热的三伏天,夜不成寐,倒不如于书橱里抽出一本闲书品读,体味倚窗夜读的妙处。沉浸在书的世界里,缕缕书香带来淡淡清风,丝丝凉意,浮躁的心儿不觉慢下来、静下来,那一帘幽梦清香而静美。

-作者-

刘琪瑞,男,山东郯城人,一位资深文学爱好者,出版散文集《那年的歌声》《乡愁是弯蓝月亮》和小小说集《河东河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