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人: 复备人: 时间
课题: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
课型 |
练习课 | ||
教学目标: |
1.在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感受统计的意义。 2.在运用平均数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 3.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已经学过的统计知识及解决问题的乐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 |||
教学重、难点: |
重点:运用平均数分析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和掌握较复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 |||
课前准备: |
课件 | |||
课时安排: |
1课时 | |||
教学过程 :教师和学生活动 1.谈话引入:同学们,喜 欢玩套圈游戏吗?四年级一班第一小组的四位同学正在做游戏,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教师多媒体出示题目) 师问:这是关于什么的题目? 生答:平均数 谈话:上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今天我们将利用这方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出示目标:通过复习,我们要达到以下目标:①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复杂平均数的方法。②能运用平均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自学指导: 过渡语:要达到本节课的复习目标,需要靠大家的努力,下面请看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回顾有关平均数的知识,想一想,﹙1﹚如何求平均数? ﹙2﹚知道平均数,如何求总数? 2分钟后,比一比谁的收获最多! 4.知识回顾:根据自学指导的内容回顾本节课的知识。 汇报交流: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求平均数、总数的方法是什么? 预设:(学生思考作答,师随机板书)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平均数×总份数=总数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谈话:刚才我们对平均数的知识进行了回顾,现在老师要考一考大家,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一)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温馨提示:(1)让学生独立解决。(2)学生班内汇报。 汇报交流:(1)教师课件展示移多补少的方法。
(2) 交流列式计算: 6+9+7+6=28(个) 28÷4=7(个) 答:男生平均每人套中7个圈。 2.在正确算式后面打“√”。(课件展示) ⑴小李加工一批零件,前2小时加工28个,后3小时加工36个,平均每小时加工多少个? A.(28 36)÷(2 3) ( √ ) B.(28×2 36×3)÷(2 3) ( ) C. (28 36)÷2 ( ) ⑵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5小时平均每小时行60千米,后3小时平均每小时行56千米。这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A.(60 56)÷(5 3) ( ) B. (60 56)÷2 ( ) C. (60×5 56×3)÷(5 3) ( √ ) 温馨提示:学生独立完成,师生评议。 3.出示题目。
分析:本题是一道求平均数的题目。 建议:解答第(1)题时,要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求平均数的方法。解答第(2)题时,要注意估算方法的讨论和交流。 (二)综合练习,应用新知 1.出示课本95页自主练习第6题。
分析:本题是用求平均数解决现实问题的练习。 建议:解答第(1)题时,教师要先引导学生明确题意,进行估计,然后独立计算,引导学生分析一下乙种洗衣粉销量越来越大的原因,让学生初步体会统计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解答第(2)题时,先让学生预测,再交流预测的理由。 2.出示课本95页自主练习第7题。
分析:本题是借助实际应用进一步理解平均数意义的练习题。 建议:练习时,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批发市场商品价格表”中的数据,结合生活经验解决问题。 3.课件出示课本97页第11题。
预设⑴: 因为每个评委的欣赏角度不同,每个人给同一个选手打分的分数也不同,这是正常的。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可以使最后的得分更加公平合理,更能代表选手的实际水平。 预设⑵: 张强:98 95 96 95 96=96(分) 李颖:96 98 97 96 98=97(分) 崔田:94 96 95 97 93=95(分) 三、回顾总结,提升认知 师:通过本课的练习,你对平均数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生自由发言,师生小结。 |
二次备课 | |||
作业设计: |
课外拓展作业:
(2)利用课余时间调查学校各班患近视眼的情况,计算一下平均每班有多少人患近视眼。渗透爱护眼睛保护视力的教育。 | |||
板书设计: |
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平均数×总份数=总数 | |||
教学反思: |
*章老师让数学学起来更简单*
*如对你有用,可关注*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