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直立在《朝花夕拾》里

他有一天长大了阅读答案(直立在朝花夕拾里)(1)

初一(13)班 庄子一

名人对《朝花夕拾》的评价颇多。温儒敏觉得这是爱与恨的交加,道出心中最为柔美的一面,又谈到了深沉的悲怆。弟弟周作人曾说这是古今少有的书,翻开觉得,惊喜,未曾见得有,及至看完了,不禁怅然,实在太少了……

《朝花夕拾》总那么乱些,可又不失情态,寿镜吾、衍太太、长妈妈、藤野严九郎、范爱农什么的,直立在这书里。

开始,我不解看这书有何意味,只知长妈妈在里面罢,似乎没趣,于是偷偷地翻到《三闲集》《野草》去了。太短了,失去了阅读的心。 当我真正翻开这书时,便思如泉涌,灵魂被震撼。

名字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这样改或是优美些,大家都晓得,北洋军阀的败坏风气,激烈的学生运动搞得南北混乱不堪。原来的名字太沉了。之前发表的报刊《莽原》其名字就如“莽乱的中原”,令人悲或忧。

“三味书屋”。古人对三味有多种说法。一是对书的感受,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或许读书有三味,酸、甜、苦,这三位聚在一起,或许就是好的读书心态吧。 思想 鲁迅的思想百感交集,正如温儒敏所说的一样,朝花夕拾是丰富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大多是童年的欢乐,百草园各种植物的欢。可是在后面的美女蛇却令人大吃一惊。它往往是口腹蜜剑的人,老和尚送的飞蜈蚣其实不存在,只是美好的愿心。

三味书屋里寿先生的呆板的教学方式及对学生的清楚,虽有教尺却不用,只是读书,真是为人君师!

父亲的病是悲惨的,让人迷惑的叶天士,加片梧桐叶就治了,若不是名医,或许也能看出小把戏,在古书记载的药引,不知是真是假,或是陈莲河的败鼓皮丸,也是一番道理。

衍太太,不得不提及,虽是亲戚,却仍那么迷信,颇像长妈妈的,人死了,手中还要捏什么《高王经》,《琐记》提了许多事,如吃冰,吃冰并不坏,确实在冬日,可他却有好的一面,如孩子摔跤,别人是添几个栗凿和一通骂,她确搽了水粉……这事有诸多,就不一一 赘述。

后来,藤野先生在日本讲学,平易近人,鲁迅抱着一颗救国之心学医,可是有一回,当鲁迅看到中国人围观中国人砍头。他的精神变麻木了,最重要的是没有什么病比麻木更恐怖了,于是他弃医从文,用文章拯救中国。

他有一天长大了阅读答案(直立在朝花夕拾里)(2)

范爱农的行为甚至令人气愤,连师傅徐锡麟遇害,连电报都不肯发,或是清政府无人道的政治,提出反馈。他同样一个态度,觉得这人离奇的口误。那种冷漠外表下的焦虑,担忧,沉思和不解,以及对基层的白眼,都表达了对社会的不满。至于后来的风化,以及溺水身亡,都表达了鲁迅同情与悼念。

《朝花夕拾》从小时候到稍大时出现矛盾,在后来的社会冲突的一系列事,都百感交集。 说真话来,讲道理,不如《野草》,巧妙地讽刺,不如《三闲集》耐人寻味。

本文匆匆述之,参照些许文章,若有误,请指出,不胜感激。

他有一天长大了阅读答案(直立在朝花夕拾里)(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