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邮有什么新鲜事(江苏高邮发布启事)(1)

11月16日,江苏高邮发布启事:向全球高邮人征集乡愁记忆。 崔佳明 摄

中新网扬州11月16日电 (记者 崔佳明)“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凝聚高邮人共同乡愁。”16日,江苏高邮发布启事:向全球高邮人征集乡愁记忆。

“听一句家乡话,看一段家乡视频,哼一首家乡歌,吃一口妈妈饭菜……是在外高邮人最大精神需求。”高邮市乡情办主任姜国权在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说,据不完全统计,至目前有十万多人生活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高邮人,覆盖各行各业。

“文字记录美好,影像承载回忆。”扬州市作协主席周荣池说,让在外高邮人“与老家多联系,与老乡多联动”,高邮市委、高邮市政府联合江苏省散文学会开展“运河边的老家”——海内外高邮人主题散文暨影像资料征集活动。

高邮,全国唯一以邮命名的城市,依傍运河矗立千年。作为世界遗产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高邮完好地保持着高邮湖——老西堤(平津堰)——明清运河故道——西堤——大运河——东堤——高邮城的自然形态,在运河两岸的狭长地带内,集中了平津堰、明清运河故道、镇国寺塔、盂城驿、御码头等大量珍贵的历史遗存,形成了“一城一湖两河三堤”湖河相依、城水交融、驿城共显的格局风貌,构成大运河全线独有的湖、河、驿、城交相辉映的自然和文化景观。

可以说,古运河穿城而过的高邮,是一座因水而兴的城市。正如高邮人汪曾祺在其作品《我的家乡》中所说:“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我是在水边长大的,耳目之所接,无非是水。水乡高邮天高云淡,斑斓而绚烂,别有一番情致。”

“每一段文字、每一张照片都浸润着思念的味道,镌刻着记忆的变迁。”据周荣池介绍,本次征集活动主题为“运河边的老家”,征集活动分散文和影像两个部分,面向海内外高邮人:籍贯或祖籍高邮,目前工作、生活在外的高邮人;曾经在高邮生活、工作过,视高邮为第二故乡的各界人士。

散文征集以“运河边的老家”为主题,通过个人视角,描绘记忆中的高邮,记录自己在高邮的珍贵瞬间;在外期间与家乡人交往过程中的感人事件;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历史遗存或事件;回乡时的见闻感受等等。征集时间为发布启事之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征集采用邮件方式,参与者通过发送邮件到电子邮箱yzgyskl@126.com参与征集活动(邮件主题须注明“乡情征文”)。

记者了解到,本次散文征集截止后,主办方将邀请有关专家组成评选委员会,根据思想性、文学性、内容与表达在来稿中评选,稿件评审结束后将对入围作品进行公示。最终将评出一等奖5名,奖金2000元;二等奖15名,奖金1000元;三等奖30名,奖金500元;入围奖50名。所有奖项均颁发获奖证书。

影像资料征集,主办方要求作品能够展现自己在高邮工作、生活珍贵瞬间的老照片;记录高邮过去的繁华街景、历史建筑的图片影像;具有历史价值的原始文献、报纸杂志、老物件等等能够唤醒年代记忆、留住浓浓乡愁的影像资料。征集时间为发布启事之日起至2023年2月28日,征集采用邮件方式,投稿作品发送邮件到电子邮箱1501571855@qq.com(邮件主题须注明“影像资料征集”)。

“征集的影像资料将作为宣传资料使用,作品版权为作者本人所有,作品一经使用将给予相应稿费。”主办方相关人员说。(完)

,